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高中文科课程作业 作业周期 : 2018-11-19 2019-03-31

所属计划: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作业: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要求:字数:600-800字。要求论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严禁抄袭。

发布者:吴文粉

高中文科课程作业

提交者:学员虞水娟    所属单位:芒市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06 10:09:13    浏览数( 0 ) 【举报】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 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一、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课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理念被广泛提倡和推行。传统地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讲授法和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也日趋显现,在地理教学中我也深切感受到传统教学下的课堂一片死气沉沉,教学成绩已没有上升的空间,地理教学势必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二、社会、学校、家庭的需要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标准设置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高中教育介于初中和大学之间,学生的知识和心智发展水平对今后进入大学深造而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课堂有效性问题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三、本课的地位

本节教学内容是该章地理学习甚至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点之一,是今后学习大气环流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而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中的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下面以第一课时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一、教学内容及解析

1.内容

本节包括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两个方面。

2.解析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虽然内容简单,却是大气圈教学的开篇,让学生从这里入手,理解并掌握大气圈的物质组成及其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大气的垂直分层;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为后面天气、气候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保温作用原理。

教学难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中过多的名词、过多的环节及环节前后的顺序是学习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1.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并掌握大气圈的物质组成及其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大气的垂直分层的依据、各层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③认识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

④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归纳和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把地理知识放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大气成分的组成及垂直分层的学习,明确大气成分在人类活动下会发生变化,尤其二氧化碳的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养成保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②激发探究大气热状况的兴趣;

③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学情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对与生活中有紧密联系的一些知识肯能会感兴趣。但是针对他们是刚进高一不久的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都停留在初中的模式中,感性认知为主,理性分析不足。在这样的学情基础上,学生在学习以下难点知识时,可能会发生障碍:(1) 海拔越高离太阳更近,为什么还会更冷? 2)地面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等等。

四、 教学策略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在本节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通过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突破上述教学重、难点;通过“预习导学、问题引领、练习内化、目标检测、分层配餐”五步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练习内化,实现个性发展。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 联系生活。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学生经常接触的天气案例视频,学生看到其常看的节目时,感觉很亲切,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而且视频中也富含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凭借学生们的已有知识,将视频中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这样做对接下去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 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多媒体的信息含量比较大,可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图片和动画。本节课的一些知识比较宏观、抽象,且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锋面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通过读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文字说明,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明确的讨论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举例讨论,这样即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展示提升环节,通过分析阐述新疆地区“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这种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达到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最后,通过目标检测环节,让学生有学有练,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应借助多媒体演示手段设计多种展示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使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二)教学情景

1.大气的组成

问题1】观看图片,冰川融化和地面煎鸡蛋反映了什么地理问题?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出大气成分中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哪些成分?

师生活动: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探究活动一:读课本P35-36的文字及表2-2-1“干洁空气的主要成”,认真分析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主要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在问题中学习。

师生活动:学生看书后,进行重点勾画,然后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老师给予点评。

练习内化1 :通过填表总结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主要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干洁空气又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等组成。让学生了解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师生活动:小组代表回答,教师视学生掌握情况做补充。

2.大气层的结构

探究活动二:看教材P36“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让学生回答地球大气分为哪三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图表材料、获取信息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代表口头展示,得出地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问题2 读教材P36文字内容,总结并回答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在气温变化、空气运动、天气 、与人类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事物内在联系的理解能力,也加强对大气层的了解。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个人口头展示,教师点拨。

3.大气的受热过程

【问题3】结合同学们爬昆明西山时的气温变化,让学生谈谈感受(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感受,随着往山上爬,会感觉逐渐凉下来,从而引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师生活动:学生展示,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教师引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练习内化2:说说“海拔高离太阳更近,为什么还会更冷呢?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让学生对“高处不胜寒有”一定的了解。

师生活动:小组代表回答,教师视学生掌握情况做一定分析。

探究活动三:教师在黑板上现场展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学生在下面跟着画图学习

设计意图:增强师生间的团结合作,通过“官教兵”“兵教兵” 、“兵练兵”交流展示,加深对大气受热过程的从感性到理性的理解。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画图,边画边记边思考。学生互相交流大气受热的过程,教师点拨。

【案例分析】生活中的点滴思考:

1、晴天和阴天,哪一个昼夜温差大?

2阐述新疆地区“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地理就是身边的地理,学习地理是有用的。

师生活动:小组代表展示,教师点拨。

(三)小结               

设计意图: 提纲式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强化学生形成本节的知识框架

 

七、目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是以氮氧为主的混合物,氮氧占99%

B.大气中的氧是人类和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C.大气中的氮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还有保温作用

D.固体尘埃和氧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
   A. 氮       B. 臭氧      C. 二氧化碳      D. 氧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两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温度高了3℃,据此完成3~4题。

 

 

 

 

3.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大气的热力运动

   C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4.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 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 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 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5.谚语“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时节),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时,这是由于(     )

A晴天时水汽含量多               B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C.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D晴天时尘埃杂质多

6.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B.长较长的可见光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7.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草皮一起燃烧,产生滚滚浓烟。这样做的作用是(    

A.有利于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

B.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

C.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

D.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

设计意图:对当堂知识点全面总结,检测。

师生活动:当堂检测,对答案,教师视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讲解。

案例分析与反思: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研究,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同时又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制定好全面、具体、适宜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有效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目标制定和叙述上的要求:目标要全面、内容具体、适和学生的实际、具有针对性。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具体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本课内容来实施,让学生看了之后明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会做什么,怎样做;适宜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切的感受到以下的成功之处:

第一、这节课学生的课堂气氛很活跃,每个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展示过程中也能够做到各抒己见、相互质疑,这一切主要源于教学案例的成功选择,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取相关内容,与本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内心需求,把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

第二、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冷热感受以及民间俗语,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是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展讲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确实体现了教学的育人功能。

同时我也意识到这节课的设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第一、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面低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用的时间过多,使得后面开展大气的受热过程相关活动探究时所用的时间较少。特别是最后的案例分析所用的时间也不够,很多学生没有透彻的了解此内容。     

第二、在课堂环节进入到案例分:阐述“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的现象时,由于学生的展讲偏离了我预先的设想,过早的把答案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学生的动脑能力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活动不充分,知识的迁移能力没能得到较好的训练。      

第三、教学中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比与跨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较多,纵观教材,本课有较多的物理知识,对于初中没有重视地理学习的学生们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这些问题都是在上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在后面的几个班中我将做及时地调整。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在高中地理学科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也是师生互动的课堂。也只有将小组学习合作的模式引入到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精神,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能力。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思考的问题。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