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个人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11-19 2019-03-31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学科专业知识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去应用学到的知识。请您将本次培训所学融入到课堂中去,并完成一份个人教学设计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应用了本次培训所学到的哪些学科专业知识;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字数不少于300字。

 注: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个人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张磊    所属单位:芒市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07 13:44:22    浏览数( 0 ) 【举报】

教学案:                                                主备人:张磊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

学习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学习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海陆风、城市风形成。

 

二、预习导学(课前自学)

(一)气压

1、气压:指该地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总重量。

2、分类: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      ,称为      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      ,称为      压。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3、影响因素

(1)海拔: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2)气温:气温高,气体              ,气压         ;气温低,气体              ,气压        

4、等压面: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假设地面质地均匀、受热情况相同,在同一高度空气密度         ,气压        


  C 

  D 
http://t3.baidu.com/it/u=3345767846,2705121667&fm=21&gp=0.jpg(二)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由于地面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           的形式。

2、形成过程


  B 

  A 
(1)画一画:在右图中画出箭头,表示空气的运动方向。请比较各地的气压情况:


A和B地相比,A是          B是       

C和D地相比,C是          D是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

1、热力环流的形成

问题一:(学生展示)通过观看探究实验视频,观察烟雾的运动方向并画出。

问题二:(小组合作学习)思考玻璃缸内的空气为何这样运动?根据下列问题分析、总结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图一 
  图二 

 


 

 

 

 

 

 

 

 

 

 


(1)假设近地面A、B、C三地受热情况相同,同一海拔高度上的空气密度        ,气压值        ,所以同一水平面上形成了等压面,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的增加        。如图一所示,a、b、c等压面之间相互        ,数值大小关系为                   

(2)由于地面       不均,引起空气发生了垂直运动,在图二中画出空气运动方向。A地受热空气            ,B、C两地冷却空气            ,使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发生变化,近地面A地空气密度变     ,B、C地空气密度变     ,高空A地空气密度变     ,B'、C地空气密度变    

(3)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使得同一水平面上的空气密度发生了变化,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            差异,在图二中用“高压”或“低压”标出A、B、C、A'、B'、C'的气压状况,它们的气压值大小关系为                                    。同时等压线发生了弯曲,高压        ,低压       

http://wenwen.soso.com/p/20090731/20090731101059-10652161.jpg(4)同一水平面上的        差异,导致空气从           气压流向          气压,也就形成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即       

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练习内化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①、③为水平气流,②、④为垂直气流.

(1)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正确的为(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为       

 

2、热力环流的应用

(1)海陆风

问题三:歌曲《军港之夜》描写的是我国辽宁旅顺军港,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地吹······”中,是否有欠妥的地方?






案例探究一:(小组合作学习)海陆风的形成。


(2)城市风(城郊风)

问题四: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的气温有何差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和绿化带该如何布局?

案例探究二:(小组合作学习)城市风的形成。





 


 

 

 

 

 


(3)山谷风

问题五: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说:“巴山夜雨涨秋池”, 四川盆地的夜雨量占总雨量的60~70%,四川巴山为什么多夜雨?

案例探究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谷风的形成。

 

 

 

 

 

 

【练习内化2】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四、目标检测(课中完成)

1.地区间的冷热不均,首先引起大气的(    )

  A.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             B.上升运动

  C.下沉运动                         D.水平运动

2.关于热力环流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区间的地面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根本原因

  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成

  C.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D.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3. 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 (  )

http://wenwen.soso.com/p/20090731/20090731101059-10652161.jpg①市区比郊区温度高 ②郊区比市区温度高 ③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高 ④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若右图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此时为夏季,则甲

    (陆地/海洋),乙为    (陆地/海洋)。

 

 

五、分层配餐(课后作业)

A组题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    )

  A.地面辐射     B. 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太阳辐射                   B.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C.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         D.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3.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也高

  C.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     D.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就低

 

B组题

4.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  )

  A.市区          B.郊区           C.远郊            D.农村

5.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中,正确的有(    )

未标题-1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 若右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a>b>c>d
B.气压:a>b>c>d
C.该环流的形成原因是地形的差异
D.a地多阴雨天气

 

C组题

7.(1)1、2、3、4、5四点中气压值相等的是:     ;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2)3、5两点,  点气压高,  点气压低。

(3) A、B两点,  点气流上升,  点气流下沉。

(4)用“ → ”画出图中A、B、3、5四点热力环流。

(5)A、B两点,  点受热,  点冷却


附件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