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合唱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发布者:成亚丽     发布时间:2018-11-28 浏览数( 13) 【精华】 【举报】

合唱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南坛小学实验学校 成亚丽

 

著名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问题多多的桀骜少年遭受贫困等问题的多重打击,却因为合唱的魅力而拥有了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成长为人格健全的栋梁之才。法国有评论家这样赞美这部电影: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 委内瑞拉就像现实版的放牛班的春天40年前,委内瑞拉的犯罪率极高,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率达到70%来由国家投入,从幼儿园开始,给孩子发纸做的小提琴,在全国普及音乐教育,培训推广合唱活动。同时,何塞·阿布留博士为贫民区的孩子提供免费的音乐训练,让他们远离街头的毒品和枪战,在音乐中得到熏陶和进步。现在,只有3000万人口的委内瑞拉拥有150个青少年音乐训练中心,100多支青年乐团、数百支少儿和儿童乐团、合唱团,青少年犯罪率大幅下降。可以说,是音乐是合唱拯救了这个国家。 世界合唱比赛评委孟大鹏他认为教孩子合唱,主要的目的还不是为了学音乐,而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一、合唱活动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一个人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我们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健康的人格。人生的成功、事业的兴旺,人格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少年儿童处在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高尚的人格培养,是每位教师和家长不容忽视的。我们不仅要教他们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和本领,还要赋予他们一个健全、完美的人格,使他们具备:自尊自信、健康的心理、坚定的意志、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成为能适应社会环境、善于明辨是非、有生活情趣、有人生追求、思维敏捷、心地善良的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的活动,这种周期的活动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孩

子们在合唱活动中学会安静。安静是一种美德,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安静是一种能力,一种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安静更是一种修养。音乐在时空中流动的过程,要求安静的环境。

在合唱活动中学会倾听。听指挥说什么、听琴的音调、听其他声部的歌唱。学会倾听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修养。这为孩子们将来走向社会,与人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合唱活动中学会合作。合唱的和谐来自于各声部间良好的合作,该上就上,该让就让,该强就强,该弱就弱,这使孩子们将来能够瞬间适应社会角色变化。

在合唱活动中学会服从。在合唱中要自觉服从指挥,指挥是引导者,为大家带来方便、效率、享受,是执行者。服从意味着方便、享受、效率。

在合唱中学会尊重。团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团员要尊重指挥,团员和指挥要尊重伴奏,团员、指挥和伴奏要共同尊重作品、词曲作家。

在合唱中学会分享。合唱分享的是快乐和美,歌者更是传递快乐、传递美的使者。

在合唱中学会安静、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分享,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教孩子们学会做人,这也正是人格魅力所在!通过合唱排练、比赛、演出,无形提高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承受能力。在这种集体艺术活动当中,促使孩子们的人格健全发展。

 

二、合唱活动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影响

    心理指的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的总和。素质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或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素质指的是对社会各事物的承受能力。

    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不少家长和教师在中考、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压力下,关心的只是“升学率”、“考重点”、“考什么就学什么”,最辛苦的要数孩子,除了学校的上课作业,还要应付参加各类应试补习,为了成绩有个“好名次”,被禁锢在课本堆里,变成了挣分的机器。个性、兴趣、爱好、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抑制,沉重的学习负担,造成有些孩子的心理素质比较差,缺乏抗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学习热情和效率不高,既不善于与人合作又不关心他人,不能现实地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学习被动,有的甚至厌恶学习、厌恶生活。我们的孩子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参加合唱活动,对孩子的心理素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同学共同演唱,一起发出天籁之声,那纯净、甜美、和谐美妙能使人为之动情,这就是童声合唱给人带来的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参加合唱活动,给孩子提供了无限表现的机会,容易紧张、胆小的孩子会逐渐增加当众表现的自信和勇气;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孩子也会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之中建立配合以及平等观念,自觉遵守纪律;心不在焉、缺乏毅力的孩子,在坚持持之以恒的练习中锻炼了学习的毅力;对于有个性、有艺术特长的孩子,给予他们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得以更好的发展。由于合唱活动娱乐性强,又是一种很好的呼吸运动,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孩子在活动中没有压力,精神得到了很好的放松,特别是在表演过程中为自己和别人所带来的那份情感、愉悦,孩子倍感快乐,身、心都受到锻炼,心灵的境界常常伴随歌声一起得到升华。另外,在合唱训练或是排练演出中,所采用的曲目,均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是音乐文化的结晶,它们内容美、形式美,不仅对孩子有教育启迪作用,从中可以丰富情感体验、审美体验,更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孩子们唱着那些既有时代特点,又有少儿特点的歌曲,情绪高涨,无比兴奋,特别是当孩子听到自己的歌声或演出成功时,体验到一种创造的成功,成功的喜悦,使学习的压力得到缓解和宣泄,更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合唱活动对孩子智力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影响

     少年儿童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最佳阶段,这个阶段从生理到心理也都处于人生发育的最佳时期,人的体能、智能在迅速增长,也是学习求知的最佳时期,只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实施教育,可以使孩子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有的家长认为学音乐只是玩玩,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有的甚至认为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雨果就认为有两把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数字和音符”,布拉温大学教授马丁.凯蒂也认为,音乐与数学之间存在着某种惟妙惟肖、一脉相承的特殊默契。在阅读物理学家的传记时,我们也发现很多物理学家都是音乐爱好者,如:开普勒在音乐中发现宇宙和谐,完成了《宇宙和谐论》;牛顿在音乐中发现光的韵律,提出把颜色与音乐联系起来;爱因斯坦在音乐中自由想象,创造了相对论,他从小受到音乐熏陶,音乐伴随他走过一生;李四光既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也是中国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的曲作者,各门学科与音乐相融造就大师的事例中外有之。

在从事合唱活动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合唱活动对孩子们的智力发展及创造能力具有一定影响,是帮助孩子开发智力的一种手段。为了提高合唱活动的质量和表现力,使之在各声部之间音量的平衡及力度对比,音色的协调性,解决音准及音色的统一,吐字咬字,团员与指挥、与伴奏的默契等方面都要加以训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基本功训练。它包括: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共鸣训练、音准训练、节奏训练、吐字咬字训练、声部合唱功能训练,这些训练常常搀和在一起训练。我们的视唱练耳训练,不但使孩子听觉灵敏、唱音准确,有“视谱既唱”的能力,还能打开孩子的思维源泉。比如在音程构唱、调式音级构唱这样的练习中,孩子除了要唱准,并要说出其性质,这就必须算的快,转的快,每位参加合唱的团员,必须动脑去完成,这样,一个人的敏捷度、思维范围、注意力的集中得以训练。那些肯动脑,善动脑的孩子,往往总是反应敏捷,说唱快速,脑子越用越活。在训练过程中,迅速背歌谱、歌词也是锻炼孩子记忆力的好方式。特别是在排练作品时,让孩子们参与探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样,除了表现作者的意图,还可以进行再创造,不仅仅是重复作曲家已在谱面上标出的符号,还要解释出原因,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提高文学修养,增强理解能力,学会独立思考,探索知识。

总之,合唱艺术通过音乐的特征,不仅能获得审美上的愉悦,而且能产生一种精神力量,鼓舞学生。合唱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在演唱技巧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音乐素质、品德、价值观、团体合作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合唱艺术对学生品格的形成、身心发展的健康成长都有明显的作用。

附件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