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培养孩子的学习的自信心

发布者:肖松     发布时间:2019-01-23 浏览数( 0) 【举报】

培养孩子的学习的自信心

一、首先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自信心

判断依据:

1、孩子能正确的自我评价

自信的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既不自命不凡,也不自我贬低,也就是说,既不自负,也不自卑。

2、孩子能完全的自我接纳

自信的学生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外界评价结果全部接纳,无论评价的结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自信的学生不回避自己的缺点,也不夸大自己的优点。能理智地、辩证地对待自己。

3、孩子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力

自信的学生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能与周围的人融洽相处。即使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也会有较强的安全感,能通过自我调整,很快适应周围的环境。

二、了解影响孩子自信心的主要因素帮助孩子克服其不良影响

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如果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顺利进行和较好完成某一次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反之,就是降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富有自信心,能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缺乏自信,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消极面对,甚至心灰意冷。自我效能感建立在四种信息源基础上。

(1)个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于那些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的人而言,偶尔的失败并不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即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如看到和自己学习水平差不多的同学通过努力取得了好的成绩,就会增强自己提高学习成绩的自信心。当个体观察到那些与自己水平接近者的成功行为时,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个体的自信心相反,当个体观察到那些与自己水平接近者的失败行为,尤其是观察到那些付出了很大努力后的失败行为时,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导致自信心降低。

(3)言语说服或暗示。他人的建议、劝告、解释、激励、心理暗示或自我规劝等也可能改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个体提高自信心。但言语说服或暗示需要一定的个体直接经验作为基础,才会有显著的效果,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告对形成自我效能感效果不大。对学生来说,父母、教师是言行说服或暗示的重要信息来源,对学生的自信心产生直接的影响。

(4)情绪唤起。正向情绪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负向情绪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比如,愉快、乐观等情绪容易增强中学生对自我效能的判断紧张、焦虑等情绪容易降低中学生对自我效能的判断。活泼、开朗、积极主动、善于交往的中学生一般来说更富有自信心或者说更容易获得自信心。而性格内向、消极被动、不善与人交往的中学生,一般自信心水平较低或者说不容易获得自信心。另外,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自信心的维持。

2、性别

有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自信心强。女生在数学能力、问题解决和科学研究上的自信心不如男生,但在一些偏女性项目上,如手工制作,男生不如女生自信。这可能是由于后天造成的,社会期望女生成为安静、保守、自卑感强的人,而期望男生成为活泼、开朗、自信心强的人,这种差异最终造成了自信心的性别差异。另外,中学生自信心的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三、根据孩子的特点,培养其自信心

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平时尽量在家里营造一种舒服的气氛,不要让孩子有压迫感。

2、多在生活上关心孩子,与其一同分析并帮他制订一些适宜的目标,当孩子达到目标后给予适当的表扬,并鼓励他向下一个目标迈进。

3、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孩子基本是根据家长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的。孩子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才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家长应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4、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很多家长,为教育孩子,总是拿学习好的同学来和自己孩子比较,或拿自己单位同志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因为这种比较,首先,对孩子来讲,会产生他不如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他看不起自己,感到泄气。其次,产生的情感是嫉妒,当一个人把精力用在嫉妒别人时,他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次,容易丧失自信心。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只有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发展他的个性。

5、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时,他们最需要的绝对不是家长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他们也不需要家长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孩子最需要的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这时家长最需要做的是:

(1)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孩子失败的原因。

(2)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个人成功之前必不可少的过程,并且作为家长,不会因为此事就减少对孩子的爱。

(3)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家长必须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家长满怀信心和热情地鼓励孩子时,会极大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恢复孩子的自信心。

6、适当和孩子谈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缓解学习压力。

7、当孩子问了问题后,不管什么问题,都该耐心解答,让其觉得家长是可以交流的对象,在交流中适当的说些名人或身边类似的成功的例子,帮助树立信心。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