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小学美术课堂信息技术应用

发布者:韩雪峰     发布时间:2019-03-16 浏览数( 7) 【举报】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美术课堂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虽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却略显得枯燥无聊。另一方面,静态的图片和教师长时间的讲解往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真正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现艺术作品,例如简短有趣的纪录片、活泼生动的动漫,这些形式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美,才能进一步的鉴赏美,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美、创造美。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的《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节时,学生在看完书中的图片之后明显的对本节内容失去了兴趣。这时,教师及时的向学生播放了动画片《闹元宵》,动画片中有大量的镜头用于展现各式各样的花灯。色彩鲜艳、造型奇特的花灯和节奏感极强的音乐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开始关注花灯的样式和创意。在看完视频后,学生们纷纷迫不及待的开始设计自己的花灯。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效果良好。

二、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传统美术课堂的讲解一书中呈现的有限的内容作为讲解的主要内容,少数量的作品的展示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学生灵感的激发,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只好模仿书中呈现的作品进行创造,致使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自身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作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创作的自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能够呈现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从各个感官通道刺激学生,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灵感,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艺术创造。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的教学中,学生很少接触解放军,对解放军形象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直接进行创作,学生的作品大多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缺乏创新和自己的独特感受。因而,教师在上课之前,在网络上搜集了大量的视频、图片教学资源,在创作之前,教师先向学生呈现表现解放军应用作战的短视频和表现红军坚忍不拔的《小红军长征记》动画片。学生被视频中的解放军表现出的英勇无畏所震撼,也为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坚韧所感动。最后,教师向学生呈现图片,将感人的瞬间定格。学生从图片收到启发,学会选取脑海中回忆出的感人瞬间,迅速开始了绘画。有的学生认为解放军战斗的场景最感人,有的学生认为解放军救起孩子的场景最令人激动……最后的作品中,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悟,都充满着情感,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增加课堂的文化内涵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而在美术课堂中教材向学生呈现的艺术作品只是艺术宝库中的冰山一角,因此很难呈现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也不利于学生对于艺术的整体感知和审美,学习和认识也无法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艺术的几千年发展浓缩成一个十几分钟的视频,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一时期或者某一地域的艺术发展有一个宏观上的感知,产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我国古代建筑》的学习中,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从河姆渡遗址的粗狂的原始状态到西安半坡遗址的木架房屋,再到夏朝的简陋的城墙高台,再到辉煌宏大的阿房宫和巍峨的长城,再到北宋纤巧的高塔,最后来到现代的高楼大厦。视频中呈现出一幅幅图片,各式各样的建筑从不断的呈现,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似乎走入了历史,真正的置身于宏大建筑之中,不由得为其所震慑,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们跨越时空,自由的漫步于历史的艺术长廊当中,在想象的空间中自由的飞翔,审美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作用。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