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根据作业内容,标题自理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根据作业内容,标题自理

提交者:学员文静    所属单位:吐鲁番市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13 18:32:36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学设计

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2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材中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美术美术作品的语言、构成要素及不同类型美术作品不同的语言表达,目的是让学生装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开始进入美术鉴赏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美术的语言上有着不同的方式,美术作品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在教材设计中,本课内容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为例,说明美术家在美术语言的运用上是有差异的。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首先从三件具体的美术作品——工笔重彩人画、写意人物、抽象的油画开始直接的语言辨析,然后进入概念和知识的解释,说明什么是美术语言、美术语言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第三部分“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着重对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世术进行具体的辨析,以使学生对这三种基本的美术语言形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由于本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学生接受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课分为两课时进行。总之,做为美术鉴赏的基础,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对帮助学生学习美术鉴赏具有指导性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教学难度较大。由于我们的学生非专业班的学 生,绝大部分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美术专业知识,几乎没有艺术实践过,所以学生对于理解美术作品的语言手段方面上具有较大难度,而如何既能使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本课教学重点,又使课堂和谐、轻松、愉快,成为我的教学设计难点,所以我摒弃了大量的理论性语言描述,而是用优秀的美术作品说服、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本人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及其构成要素和表达的手段、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引起学生关注、探讨、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运用专业角度和眼光去感受艺术作品,并关注中国传统艺术,理解世界多元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不同的美术语言及其在美术作品中不同的呈现
难点:中西艺术的差异。
五、教法:情景设置、自学—质疑—解决、作品感受、引导探究、对比分析、巩固练习
六、学法:感知—思考—再感知—探讨—比较—巩固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具运用:多媒体课件及辅助活动用具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说明

一、导入

1、请同学们分别欣赏音乐作品《月光》、诗词作品《静夜思》、美术作品《星月夜》

 2、提问:听完音乐,欣赏完诗词同学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音乐家运用音符、文学家运用文字向我们传达某种感受引出美术家运用其专有语言向我们传达某种感受)

 3、大屏幕展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欣赏音乐、诗词、绘画作品体会不同感受

 

轻松,愉快,觉得放松了很多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思考,并浏览课本

由音乐和诗词中的艺术语言来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艺术语言,不但起到一个创设情境的作用,而且还起到了引入课题的作用

二、新知探究

环节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1

 

 

 

 

 

 

 

 

 

 环节理解语言元素

 

 

 

 

 

 

 

 

 

 

 

 

 

 

 

 

 

 

 

 

环节3  语言手段的理解

 

 

 

 

 

 

 环节四:拓展实践(分组讨论:用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分析作品)

1.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提示学生可结合课本中的理论介绍来理解)

2.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结合刚才的乐曲、诗词

音乐——耳朵——听觉

诗词——朗诵——情感

美术——眼睛——视觉

3.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特征:具体性,形象性

包括:语言元素,语言手段

 

提出问题:1  什么是语言元素?

             2  你如何理解?

             3  你可以结合课本中的作品来理解吗?

 线色(由于大多数同学对作品中的“点”不好理解,所以展示由点构成的图片,并且屏幕展示一副水粉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提出问题:什么是语言手段?

              2 语言手段包括哪些?

       美术语言形态包括哪些?

(具象艺术、意向艺术、抽象艺术)

          (教师提示,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所的语言手段是不相同的)

西方:明暗 空间 透视 肌理 构图 解剖

中国:笔墨 章法 皴法

请同学们解释这些语言手段

(大多数同学对西方绘画了解的多点,但对中国绘画的语言手段却不了解)

教师此时需要强调的是西方绘画语言手段的肌理和中国绘画中的笔墨章法皴法,结合ppt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理解

 

肌理: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

笔墨,章法, 皴法

五墨六彩:焦浓重淡清,黑白,干湿,浓淡

章法:题款位置,诗书画印各自的位置,留白等

皴法: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

 

 

展示油画作品《荷拉斯兄弟宣誓》和中国画《韩熙载夜宴图》

具体鉴赏要点: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来分析,

结合作者,历史,时代背景分析

10分钟讨论时间)

每组两个同学发表观点,其他同学可补充

 

 

学生结合课本思考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学生分析、比较

 

 

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理解

 

 

 

 

 

 

学生结合课本思考老师的问题

线

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尝试用作品来分析

 

同学们欣赏作品,并理解点线面色在作品中的应用

 

 

 

 

同学们思考老师的问题并且讨论回答

把语言元素组合在一起所应用的手段及语言形态

 

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语言手段

 

 

 结合老师展示的图片理解,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

 

 

理解中国绘画的语言手段,并对比西方绘画的语言手段:章法——构图

        皴法——肌理

 

分组欣赏作品,应用今天了解到的艺术语言来鉴赏作品

10分钟后,同学们上台发表看法

 

 

 

 

 

 

由音乐、诗词和美术在特点上的对比,让学生理解美术的可视性和具体性

 

 

 

 

 

 

 

 

许多同学对语言元素中的“点”难以理解,认为在很多作品中找不到真真实实的点

 

 

 

 

 

 

 

 

 

 

 

语言手段同学们大多比较熟悉西方的,可能是西方的作品更符合人们的视觉效果,而对于中国的,需要着重讲解

 

 

 

 

 

 

 

 

 

对前面几个环节知识点的回顾,并从学生鉴赏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


十、作业布置:选择一幅本课课本中的一幅作品,用今天所学的只是来鉴赏

、板书设计: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什么叫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2)语言手段是什么?
3)语言元素是什么?

 十二、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教学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我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围绕教学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感知—思考—再感知—探讨—比较—巩固的过程,认识不同的美术语言及其在美术作品中不同的呈现。在课堂设计中,注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关系,基本上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在活动设计中,为了活跃课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生熟悉的小组讨论方式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本课中我特意设计的中西艺术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中西艺术作品的比较,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强热爱中国传统艺术。虽然这节课能体现和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团体合作的学习方式,但还有不足。如何在一节美术课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掌握一名高中生应具备的美术知识是我接下来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