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根据作业内容,标题自理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作业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与演示文稿一起上传平台。

(2)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根据作业内容,标题自理

提交者:学员陈文    所属单位:昌吉州第五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08 10:51:01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

2.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从而认识溶液的酸碱度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探究,掌握烧杯实验的操作,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寻找身边物质测其pH,学会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测定一些液体的pH,学会区分身边一些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4.通过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实验的探究,知道一些劣质洗发液对头发的损伤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和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以及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探究,加深对中和反应理解的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

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难点

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及中和反应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实验用品:每组有5个烧杯,分别装20 mL pH14710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浓盐酸、浓氨水、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pH试纸、玻璃棒、滴管、烧杯、玻璃片、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在上一课题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碱以及它们的性质,了解了酸和碱各自具有的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并知道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了解酸碱的水溶液能够导电,导电的原因是由于酸和碱在水中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二、新课导入

人被蚊虫叮咬后,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水(例如氨水和肥皂),可以减轻痛痒,这是为什么?

在农业上,通常用熟石灰改良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什么性?

酸和碱能不能发生反应?

三、推进新课

[趣味实验]“无中生有”:用两支玻璃棒分别蘸上浓盐酸和浓氨水后,让两支玻璃棒靠近但未接触,观察现象。

师: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盐酸跟氨水(是一种碱)会反应。

师:怎样检验碱是否存在呢?

生:用指示剂(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四、新课讲授

1.中和反应。

【活动与探究1】在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现象]无明显现象。

[分析]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提问]如何改进这个实验?如何才能比较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并判断酸和碱是否发生反应?

[学生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观察现象。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分析]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重新组合,Na+与Cl-结合成NaClH+和OH-结合成H2O

NaOHHCl===NaClH2O

[展示flash动画 ]中和反应的实质

师:NaOH===Na++OH- HCl===H++Cl

[练习]Ca(OH)2HCl===

NaOHH2SO4===

师:以上反应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都生成水和另一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师: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例如:NaClCaCl2Na2SO4AgNO3KMnO4Na2CO3

师: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物质叫做什么?

生:碱。

[归纳并板书]像上述这类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师:中和反应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生:(1)化合反应:CO2=====点燃CO2

(2)分解反应:2KMnO4=====ΔK2MnO4MnO2O2

(3)置换反应:Mg2HCl===MgCl2H2

【活动与探究2】探究酸碱中和反应中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

在烧杯中加入滴有几滴酚酞溶液的10 mL氢氧化钠溶液,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

[小结]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说明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放热。

过渡: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农业上,通常用熟石灰改良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什么性质?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土壤改良方面。

(2)治疗胃酸、被蚊虫叮咬、蒸馒头现象(教师补充生活中的洗衣液混用时的注意事项)

(3)工厂废液处理。

(教师引导和拓展)

酸性土壤改良时碱的选择空间也应该很大,为什么常用生石灰呢?

治疗胃酸的胃药成分并不是单一的,但原理一样。大家据此可以展开调查,选出你认可的胃药。

在科学实验里,经常需要把溶液的酸碱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要用到中和反应。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盐酸是酸性物质。如果我现在由于生产实际的需要,要用到酸性很弱的盐酸溶液,那么我们怎样来知道盐酸溶液的酸性强弱呢?

[归纳]

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范围为014

酸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强。

中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pH越大碱性越强。

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用pH试纸。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到pH试纸上,并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

还有一种pH计又叫酸度计,是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值的仪器。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指导完成探究报告)

学生思考:(1)平时我们接触到的物质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如何?

(2)肥皂、洗衣粉可以直接用手使用,厕所清洁剂能否也用手直接洗,为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3页,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控制在一定pH范围内;

(2)农作物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指导学生进行教材第64页的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3】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上课之前让各小组把准备好的头发放到不同pH的溶液中,但至少要留一根,便于比较。

观察浸泡在不同pH溶液中的头发,与剩余的头发进行比较,让部分学生上讲台演示。

组织学生讨论:

(1)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2)把课前准备的内容按小组交流,每位同学发一张pH试纸(分成两半,注意保管),每小组发一张比色卡,回家实验:

测量你家使用的洗发液的pH

测量你家使用的护发素的pH

(各小组整理好数据,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论文)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有:

1.中和反应

(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板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

(1)定义:酸和碱混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实例: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H2SO3Ca(OH)2===CaSO3↓+2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O4Ca(OH)2===CaSO4↓+2H2O

(3)用于医药

3HClAl(OH)3===AlCl33H2O

HClNaHCO3===NaClH2OCO2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酸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强;

中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pH越大碱性越强。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景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直观形象的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使学生学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将化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凸显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中和反应的重要性。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责任,从而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能主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良好意识。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3-18 21:51:4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