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祁为忠    所属单位:托克逊县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27 19:44:35    浏览数( 4 ) 【举报】

课前预习和导入新课 以《时间都去哪了》动漫歌曲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把时间比作一去不复返的流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这里人们把时间比作为飞速的“箭”和“梭”…… 其实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

2、生字词PPT展示

陶世龙,1929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踪迹(zōnɡ)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帷幕(wéi)    龟裂(jūn)     刨刮(bào)  海枯石烂(kū)    楔形文字(xiē)

理解词语

腐蚀: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山麓:山脚。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刨刮:刮平。

沟壑: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学生展示(检测) 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一)独立思考,完成问题  (视频展示)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一:读第7——18自然段       

提示二:岩石经历了哪些攻击:阳光、霜雪、风沙、空气、雨水、生物和人类。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