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努尔艳古丽·买买提    所属单位:托克逊县滨河学校1    提交时间: 2019-03-13 12:53:17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成长的不仅仅身体》教案

 

课题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

学习[来源:学&科&网]

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_xx_k.Com]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源:Z+xx+k.Com]

发挥青春思维的长处,培养思维的独立意识,弘扬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

能力目标

运用独立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方法,积极开发创造潜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与他人交往,提高交往的品质

知识目标

知道思维独立性的表现

知道思维批判性的表现及重要意义

知道思维创造性的重大意义和根基

重点

思维独立性、批判性

难点

思维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

学法

体验法、讨论法、探究合作

教法

讲授法、启发示、谈话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PPT14):呈现 “变化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图片。

问题:青春期的我们为什么对青春有那么多的妙想?

引导总结: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变化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学习。

 

 

思考交流

 

 

 

对青春的解读,体现青春思维的特点,从而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板块一:发展独立思维

出示PPT58):“思想的发展变化促进我们成长”图片。

问题:你是如何理解哲人的这句话的?

引导总结:思想的发展变化促进我们成长。

 

出示PPT913):“青春期的思维的表现”图片

问题:你同意以上的说法吗?为什么?(因为这几种说法从不同侧面体现出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应有的独立意识。)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是指什么?(初中生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小刚理解的“酷”是什么?(小刚理解的“酷”是指穿着打扮上要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以此向别人展示自己已经人格独立了。)你同意他的说法吗?小刚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为什么?(小刚的说法没有体现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猜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引导总结:思维独立性的表现:维的独立性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板块二:培养批判精神

出示PPT1419):“思维批判性的表现”图片

问题:哥白尼挑战地心说,建立日心说,他的思维具有什么特点?

寻找在学习和生活中乐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试着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引导总结:

思维批判性的表现: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勇气。    出示PPT2022):“思维批判性的作用”图片

问题:从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引导总结: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出示PPT2326):“批判有技巧”图片

【剧本】《谁的错》张老师正在板书,全体同学都聚精会神地看老师的板书,王祥突然大喊:“老师写错别字了”,张老师停下板书转过身来高声吼到:“王祥站起来”,王祥不但没站起来,嘴里还迸出一句:“老师都写错别字,心里还不服”,张老师更是生气,走到他身旁,“你出去!”,王祥理都不理,张老师出手拉他,王祥出手拒绝,你推我攘,师生就挽在了一起,这时巡课的马校长见状,即时将王祥叫到办公室谈话。

问题:王祥的思维具有批判性吗?王祥和张老师为什么会有如此僵局?

你如何评价君君和晓琳的建议?如果你是七年级(2)班的同学,你会给班级名片制作提出什么建议?

引导总结:批判不仅要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板块三:开发创造潜能

出示PPT2730):“青春蕴含创造力”图片

问题:你认为上述同学的表现是创造吗?为什么?你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青春的创造可以是怎样的?(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你希望自己有怎样的创造?(比如我想研究一些不用电的台灯,也不伤害眼睛)

引导总结:青春蕴含创造力,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出示PPT3133):“创造就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图片

问题:看了曹冲称象这段视频,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引导总结:创造就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出示PPT3440):“创造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图片

问题: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王选发明激光照排技术、王泽山的火炸药研究、重庆小朋友发明的“指环式输液固定器”给我们什么启示?    引导总结:创造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出示PPT4144):“创造根基是实践”图片

问题:鲁班的创造给我们什么启示?鲁班的精神就是当今社会的什么精神?(工匠精神)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还需要这种精神吗?    引导总结: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的创造的热情。

创造的根基是实践。 

拓展空间

出示PPT45)    问题:在你生活的城市、社区或校园中,你觉得哪些方面不太令人满意?

小组合作,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提出具体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阅读感悟

交流分享

 

 

 

 

阅读感悟

 

观看视频

 

小品表演

 

 

交流分享

 

 

 

 

 

 

 

 

 

 

 

 

 

 

观看视频

 

完成表格填写

 

交流分享

 

 

 

 

 

 

 

 

 

观看图片

 

交流分享

 

 

 

 

 

 

观看小品表演

 

观看图片

 

 

交流分享

 

 

 

 

 

 

 

 

 

 

 

 

 

 

讨论分析

 

 

 

 

 

 

 

 

 

 

 

 

观看视频

 

 

交流分享

 

 

 

阅读感悟

观看视频

交流分享

 

 

 

 

 

 

阅读感悟

 

交流分享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分享成果

 

引导学生认识思想使人强大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思维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意在引导总结归纳“爱问同学”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乐学好问,主动探究,培养我们的批判精神和勇气;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探究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认识思维批判性的积极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批判”要有技巧

 

 

 

 

 

 

 

 

通过设计个性化名片,要求每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体现发展独立思维和培养批判精神

 

 

 

引导学生对“创造”进行辨析

 

 

 

 

 

 

 

 

 

 

 

引进学生理解“创造就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引导学生理解“创造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引导学生认识创造不是“空想”,而是植根于生产生活实践,从劳动中汲取智慧,推动社会的进步。

 

 

 

引导学生用青春的力量,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关心他人,关心社区和社会的发展。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发现问题是第一步,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途径,反思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共识。

 

课堂小结

正确认识思维独立性。

知道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及重要意义。知道思维创造的意义及创造的根基。



板书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5-13 17:14:4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