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袁月    所属单位:高昌区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10 11:48:59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史欲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教师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富有创意的画面、丰富的情境,使学生“亲眼看见”真实的历史,激发学史的欲望,专注课堂,探究历史。例如在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课时,上课伊始,播放革命歌曲《东方红》,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氛围中,同时展示毛泽东各个时期的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接着提出问题: 歌曲中为何称毛泽东是“人民的大救星”?他是怎样“为人民谋幸福的”?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和精彩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史热情,轻而易举就解决了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再如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 周年纪念大会[新闻报道]”,教师通过视频的情境导入,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了 60 年前的中国,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仅有十几个国家承认,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必须为国家找朋友,最大限度地团结更多的国家,让我们国家摆脱被孤立的状态,改变周边国家对我们国家的敌对。学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深刻体会到,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新政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同时,也从中体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的艰辛和领导者外交的政治智慧。 
  二、运用视频,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由于历史学科固有的过去性、客观性、复杂性和意识性的特点,学生感到历史遥远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大量珍贵历史瞬间(图片、录像)的重现,将遥远陌生的“死去”的历史变为近在咫尺“活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这一课时,一位开课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与体验 20 世纪以来我们人类对爱的追求与表达,精心设计并播放了三个影视资料的环节,升华了爱的主题,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第一个环节:播放泰坦尼克号。 
  片断一:当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人们是这样选择的…… 
  片断二:冰冷的海水中,当生命只能让一人延续时…… 
  教师:在刚才的两个场景中,最能打动你的场景是哪个?为什么? 
  学生:(1)人们选择“让妇女儿童先上船”;(2)乐手们用音乐减少人们的恐惧心理;(3)杰克把生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等等。 
  第二个环节:播放 2008 年 5.12 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我们与你同在》朗诵视频。 
  教师:5 月 12 日,自四川汶川发生7.8 级地震之后,全球关注,举国恸容,中国文化界情牵灾区,心系受灾群众,渴望为灾区和百姓捐款捐物,奉献一份爱、贡献一份力。5 月 18 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厅举行慈善募捐晚会并进行现场直播。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界最大的一次募捐活动。内地港澳台演艺明星纷纷行动起来、企业和社会团体个人纷纷慷慨解囊,共募集 15 亿 1400 ?f元善款,此时此刻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 
  第三个环节:介绍公益歌曲《四海一家》的创作背景,播放录制现场。 
  教师:爱无国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已成为至理名言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响应。1985 年 1 月 28 日晚上 10 点30 分,45 名歌星齐聚录音棚,为筹集赈灾善款录制公益歌曲《四海一家》。是什么力量让这么多巨星暂时忘记了艺术的竞争齐聚一堂,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不辞辛苦,完成We are the world的录制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通过图片了解一下歌曲创作的背景……这是80 年代的非洲,1984 年埃塞俄比亚出现了骇人听闻的大饥荒(中间 PPT 放非洲灾荒图片)。 
  图片一:因饥饿而倒下的孩子 
  图片二:因饥饿而在哀号的儿童 
  图片三:因饥荒而被迫背井离乡的一家 
  图片四:一只非洲儿童的手 
  教师:看到这些图片,我想同学们能感受到他们在演唱歌曲时的心境。伴随着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感受人类的博爱,共同祝愿明天会更好,让世界充满爱。 
  教师课文总结:在这感人的歌声中,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 20 世纪世界文化的特征。 
  教师运用视频,环环相扣,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和音乐的感观刺激,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可见,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尤其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将大量的历史材料展示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多看多读多听多练提供了操作平台,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分析史料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提升。 
  三、适时总结,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高中历史课堂教,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层层设问,在学生解答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消化、吸收;同时,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适时总结,梳理重点知识,通过简明扼要的思维导图,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的记忆。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