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龚文吉    所属单位:鄯善县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20 22:01:32    浏览数( 0 ) 【举报】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

                   龚文吉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宗教是如何成为人们心灵上的慰藉。

能力目标:让学生对佛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够体会佛教带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和安慰,了解四大石窟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菩萨造像的一个演变过程。宗教对美术创作产生的影响。宗教美术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体验佛教的魅力,以激发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佛教,初步认识佛教所给我们传达的一些思想以及对人们心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难点:结合四大石窟,了解菩萨造像以及壁画在不同的时代所产生的本土化的一些演变过程。

三、  教材分析

1、    每个人对佛教的了解是不一样的,引导学生对佛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四、  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头脑中对于佛教的认识和一些佛教本生的了解能力都是非常浅的层次的,所以需要老师多用一些有趣的的故事启发引导学生,来增强他们对于佛教的认识。

五、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相关的图片,并制作多媒体的课件。

六、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实习老师,我姓李,今天这节课就由我和你们一起来学习。

2005年的春节晚会上,曾经有一个感动和震撼了很多人的一个舞蹈节目,是由一群聋哑姑娘给我们表演的,是那么的美轮美奂,精彩绝伦,她们不仅舞出了自己对于舞蹈和生活的热爱,更是展示了我们宗教中一个美丽的佛,现在,我们就一起再来重温一下那个经典的时刻。

播放视频《千手观音》。

在远古时代,人们受科技思想各方面的局限,以及对于大自然很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就相信在世界中有一个超乎于自然力量的存在,这样才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踏实感,这就是宗教带给人们心灵上的一种慰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请同学们把美术课本拿出来,翻到第二十六页,浏览这一课的内容,同时思考一个问题,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什么?(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那么中国的主流宗教是什么?(佛教)

佛教的产生。(播放PPT腋下诞生图)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时古印度的一个小国。释迦摩尼的母亲一天晚上梦见一头通体发光的六齿白象飞进了她体内,因此受孕。而后在腋下诞生一个婴儿,就是后来的释迦摩尼,佛教的创始人。

                佛教的教义讲求转世轮回说,教化人们一心行善,默默的接受人世间一切苦难,来世便会有好的结果,过上好的生活。

观看视频《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一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到答案:

一、  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二、佛教传入中国后在艺术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形式?

 (播放PPT壁画)佛本生的故事。

              

                尸毗王割肉贸鸽图

                有一天一只老鹰追着要吃一只白鸽,鸽子飞到尸毗王面前求救,尸毗王从自己身上割下来与鸽子同样重量的肉来喂老鹰。

希达多太子舍身饲虎图,

一天希达多佛祖到野外游玩看到7只小老虎围绕在 一只饿得奄奄一息的母虎前,他顿生善心,舍身饲虎。

              粗野狂放的画风,深刻含蓄的寓意,是佛本生壁画的一大特点。表现佛的壮烈的善举。还有很多同样类型的佛本生故事,同学们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来共同分享。

中国佛教石窟       PPT提问,中国四大佛教石窟?

                  敦煌莫高窟        

                  麦积山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     

分别介绍四大石窟每一个石窟的具体艺术特点以及艺术特色。

在敦煌石窟的介绍中,重点介绍飞天这一个形象。

飞天是佛教中被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飞天壁画是佛教美术中最具有艺术特色的作品。

                印度原始飞天图像时腾云驾雾的形式,早期的飞天照搬了这一形式。

                飞天在我国本土化以后逐渐改变了这一形式,变成满身缠着优美的丝带凌空飞舞的形式。这也印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丝绸,非常的唯美。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飞天比较轻巧,而到了唐代,飞天造型就比较肥胖,与当时主流审美特征有关。

 

同学们对四大石窟有一定的了解后,引导他们一起分析从北凉到唐朝的不同时期,菩萨的造像有什么演变过程。

总结:

一、佛教造像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产生了一些本土化的变化。(衣纹的处理,头饰,面部形象,

神态动作等方面)。

二、菩萨的性别逐渐向女性化演变。(“菩萨如宫娃”)。

三、不同时期不同的朝代,佛像受当时代的审美特征影响,

符合其所处时代的审美特性。

四、佛像日益趋向于俗人化,民族化。

延伸拓展

道教:

一、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并以

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自然,无为,理想国,)

二、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 。

三、道教的理想世界是希望世界成为一个公平、和平的世界。而宗教

的理想世界则是“仙境”,道教追求得道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

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

四、庄子的故事(庄周梦蝶)。

禅宗

讲述禅宗六祖的故事,简单介绍禅宗的一些思想。(南北禅宗分派)

禅宗讲求顿悟,人本心是清净的众人皆有佛性,解除一切外在的羁绊,在现世便可成佛。只求内心的静悟。

课堂总结: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

内宗教是人们解决生命中一切痛苦的唯一法宝,是进行心灵慰藉

的唯一精神支柱。正是由于宗教的强大的精神作用,也被统治者

作为统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无论怎样,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宗教美术作品,能够让我

们直接面对宗教的神圣与威严宗教到现在仍然是净化人们心灵的

文化产物。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