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王刚    所属单位:鄯善县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1-24 19:10:09    浏览数( 1 ) 【举报】

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相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能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课程整和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随着课程整和的发展方向,与各学科的整合从简单的课件到运用网站进行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整合的内涵也越发深刻。下面我就根据自身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的定位


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相对于过去单一的体育课模式,我们的体育教学活动层次感丰富,立体,清晰。信息技术与体育整和定位的好,则是一堂以体育为主,信息技术为辅的整和课,体育还是本位,定位的不好,一味强调信息技术,课的本身已经没有体育性,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可以上,无非是用用电脑,滑动鼠标,敲击键盘,何来学科整和。所以在教学中,要始终以体现体育性为主线,信息技术完全是为体育学科而服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实现教师、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信息技术不是简单的结合课程,而是要有机地与体育课程结构、内容、资源以及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体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所处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惟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课的效益。作为整合主动因素――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当中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概念,即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上课,教师永远是主导者。教师在设计整和课的环节时,就应这样体现。网络里的内容范围广,容量大,不给学生一个目标他们就会漫无目的的东看看,西瞧瞧,最后你问他掌握了什么,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教师煞费苦心搜集的海量资料就只是让学生头晕目眩、眼花缭乱的镜花水月、海市蜃楼。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给出浏览网站的目标,让学生针对性的去学,起到真正的主导者。


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


三、要注意学生年龄特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同学段的学生,他们在生理、心理的发展上,特别是诸如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以及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因此,从教学对象出发,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所以,我们在探索、促进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时,同样要重视贯彻注意学生年龄特征这一重要原则。


这是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整合”的重要依据是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的明确的描述和规定,该纲要要求小学生“学会使用与年龄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而对初中则要求“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很显然,都是应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小学和初中却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所以,“整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采取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即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教会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有力的学习工具并使之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与体育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必然,也是体育学科不断发展的需要,是中小学实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实施模式的优化选择。体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力求在教学中既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大容量,又要能体现体育的审美性、愉悦性。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体育教学的很多教学手段和方式成为了可能;在体育课上几个动作很平常,但是当学生到自己的演唱身影录下来放在网上,体会做冠军的感受那就不平常了,信息技术就可以办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可以为多向交往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但还要牢记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中介性的联想去唤起过去的经验和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而不过份地依赖信息技术,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它是否有成效,教学效果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要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后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信息手段能否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理解学习重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课堂是否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学生的知识面是否更广,学生学习空间是否更宽,学生能否在信息技术的环境和平台上真正实现其智慧结构个性化地自主、正常、高效的发展,这点是关键,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方式的优势。


就象互联网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一样,有了信息技术这个强有力的助手,我们的体育课堂活动将会越发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