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许聪智    所属单位:呼图壁县第四中学(民汉合校)    提交时间: 2019-03-06 10:34:19    浏览数( 0 ) 【举报】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所面对的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是什么呢?一是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存在差异。二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固化造成许多教育内在问题的显现,比如:“应试教育”现状、班级授课制。又如:不同学科特点、不同课型要求。再如:城乡之间、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存在着差异。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过程中需要直面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特别是人们教育教学观念的固化、教学设计思想的倾向、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活动,都将导致育人质量的差异。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必须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深入探索实现有效融合的路径,打赢有效融合的攻坚战。除了解决更新教学观念的“先导”问题外,要在操作层面上尊重客观实际,从客观实际出发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准确把握文科、理科知识的特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按照单一课与综合课、新授课与复习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不同特点与要求,落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根据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特点,谋划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按照不同学段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和教学实际需求,有选择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区别地设计好课件。否则,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很有可能会违背客观规律,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本人有幸担任2013秋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竞赛的评委之一。发现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程序上安排颠倒,操作上手忙脚乱,最终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表面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像这种情况。如果我们不从实际出发,不从基础抓起,不整体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那么,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定会成为空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目的在于在“整合”课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再进一步,使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真正融为一体,从而构建生命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广大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追踪新技术发展,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营造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强化科学调度与管理,以便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大见成效。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老师评语

1、作业的格式问题。2、内容通篇都是理论,并且看不到自己的学习感悟。3、没有结合教学实践的案例来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融合。

评语时间 :2019-03-14 11:17:5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