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邓尚刚    所属单位:昌吉州回民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12 18:04:06    浏览数( 9 ) 【举报】


信息技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 的能力

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是每位生物学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传统的课堂中我们通常采用学生看书总结操作步骤,教师当堂演示的方法展示操作步骤的教学方法,我们发现因为课堂中学生就坐的位置、观察角度、师生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总有部分学生并未掌握操作要点,致使在独立操作中错误百出,操作方法极为不规范。

例如在 “观察动、植物细胞”这一实验时,我们若借助云平台、希沃白板等信息技术直播手段,放大的屏幕将老师规范的操作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既可解决因学生座位不理想而造成的观察不清的问题,就学生心理而言看老师的演示即在看电视直播,注意力会更集中,学生独立操作会更规范,长期培养其能力不断提升。

巧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

顺利完成生物学实验

中国90%以上是独生子女家庭,许多家长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这就提早增强了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与大自然的接触,特别是城市生活的孩子,与小动物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

生物学是属于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我们的初中生物学实验课堂上要观察一些小动物如观察鱼、蚯蚓,蚂蚁等。当课堂上出现小动物的时候他们好奇,却又畏惧与小动物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观察蚯蚓》一节时,要求学生用手触摸蚯蚓的背腹部,旧时的课堂往往会有两种现象呈现:

一是此起彼伏的尖叫声,

二是躲得远远的看热闹,

三是手足无措。

尽管有实验报告单,但因为对观察方法没有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学生因为害怕心理作祟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观察,用什么方法观察。

老师们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往往会选择在课堂上亲身演示,但小动物并不是每次都那么“配合”,往往会因为其它原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效果。

此时若在课前录制教师演示的“微课”,视频中主要突出以下内容:

一是老师将蚯蚓放在纸上、拿在手中触摸;

二是从观察方法上进行指导,包括观察顺序和观察中工具的使用,特别是刚毛着生在蚯蚓的近腹部,对这个位置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

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实验。

巧用信息技术,规范实验操作技能,

突出实验教学重点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他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

初中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课兴趣也很浓厚。正因为兴趣太浓厚,往往一节课中很多学生只注重动手操作,忽略了实验操作技能的准确性。老师反复的用语言加以强调,部分学生仍然无法接受到来自老师的这一“信息”。

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技能上,占有较大的优势。

例如在七年级学习过《制作并观察植物临时装片》一课后,老师可录制一段小“微课”,示范同学们在实验操作中常见的错误方法,用“大家来找茬”的形式呈现,学生在较高的兴趣氛围中发现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纠正,巩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