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张慧    所属单位:昌吉市外国语学校    提交时间: 2019-03-13 18:45:49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是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元素综合传达信息。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就大显身手了,它要求学生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使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比如:在教学有关折纸、剪纸、泥塑、版刻等内容时,在网上找到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运用到课堂上。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优美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从而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欣赏可以激发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唤起他们的创作意识,这样就能更好地创作出好的作品。

    1、让音乐走进美术课堂

我发现音乐最能直接触及人的心灵深处,能激发和宣泄人的激情。所以我一直都尝试着让音乐进入美术课堂,运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音乐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在七年级花鸟画的教学中,我就先播放了《杜鹃圆舞曲》的优美音乐,伴随着一阵阵的鸟叫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起学生那种想要立刻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欲望。从而为新课作好铺垫,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让美术课堂成为一次视觉盛宴

    在七年级美术校本教材中《生动的小泥人》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大屏欣赏了赵本山、姚明、潘长江等明星的真人照片和泥塑图片,使学生眼前一亮,兴致勃勃地探究出了泥塑的主要特点,接着我又通过大屏幕让学生欣赏了泥塑大师的作品和同龄人的泥塑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勾起了他们创作泥人的的欲望。在学生自主创作的过程中,我又在民间小调的背景音乐下,滚动播放了大量的泥塑作品,有系列作品、现代作品、民族作品、名人作品等等。同学们在边欣赏、边合作、边探究、边创作的课堂氛围下,轻松愉快地完成了课堂作品。在评价环节,我又充分地运用了实物投影,把学生作品在大屏幕上直观地展示出来,一目了然,学生客观地进行了评价,学习了他人的优点,弥补了自己的不足。最后学生又欣赏了我国民间泥塑各个流派的代表作,使学生了解了泥塑的悠久历史,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这节课收集了大量的泥塑艺术图片资料,制作出了生动有趣、贴近实际的课件,使美术课堂成为一次视觉盛宴,让学生大饱眼福,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设疑解难,启发思维

    在美术课堂中,设置并提出疑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也是探索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动力。设疑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助燃剂。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设疑,提出启发性问题,步步诱导,层层点拨,促进思维,从而解决教学要解决的重点与疑难问题。

三、培养个性,发挥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未来教育个性化的重要体现。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求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以及行为倾向等。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得过死,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感受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

 


附件

  • 人教版 九年级美术 上册 课件 第五单元 第1课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共51张PPT).ppt 下载 预览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