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钟冬梅    所属单位:昌吉州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12 11:38:30    浏览数( 2 ) 【推荐】 【举报】

   去年的12月,我参加了昌吉州信息技术教师技能大赛,在现场9位老师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在本次活动中观摩了全州优秀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课堂风采,在获得经验和技巧的同时,长久以来的一个思考也越来越清晰:信息化之于教学,到底是什么关系?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课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在创客教育越来越流行,编程思维的培养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再去讲软件的使用,工具的用法就感觉越来越不和适宜,不能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毕竟十年前用PS合成一张图片会觉得自己很酷,现在美图软件层出不穷,简单的PS操作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与时俱进是每一位信息技术学科老师都会面临的问题。如何回归教育本质,课堂本质?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下面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一、技术工具依存于教学策略,隐藏于教学环节

一节讲算法的课上有两个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二十四点游戏,规则都清楚,计算也不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实际效果出奇地好,学生们非常投入,每个人都在认真计算,为自己组加分而努力,多想一种算法再加一分,便是在这种氛围下诞生。

那么,谁还记得用的什么工具加分?班级优化大师还是教育云平台?这都不重要了对吧?重要的是这种教学策略,是它实现了以上教学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确实被隐藏了。

二、信息技术应着力于解决教学中的痛点,从而服务于教学

这世上本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一招吃遍天下”的想法十分有害,而因材施教才是落实教学的不二法门,这个教育学原则其实并非泊自西方教育,而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教育原则,孔子便是因材施教的鼻祖,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等现代化概念,但限于技术,并非真正能满足因教材施教,在我看来,因材施教,是每个学生面对的老师都不同,每个学习阶段面对的教学手段也不同,即精确到学习的每个环节,都对应最合适的教学资源,看上去十分科幻,但它确实正在发生,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下,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亲眼目睹,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要把眼光拉回来,看我们的课堂和教学。

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大家应该更加明确一点:那就是技术是手段是工具,他最终要回归教育本质,课堂本质,要为我们的课堂服务。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