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齐淑梅    所属单位:昌吉州回民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21 16:20:17    浏览数( 2 ) 【举报】

第一章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⒈教学重点:⑴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⑵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⒉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二、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七年级就已经学过细胞的部分知识,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成分,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教材在初中相关内容基础上又有所扩展,加入了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层次,因此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新的概念难以理解。由于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相结合,如“问题探讨”就选择了非典型性肺炎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例,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

三、教学目标

⒈知识方面:

⑴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⑵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⒉能力方面: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⑴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⑵珍爱生命,关注环境保护。

四、教具准备:教师课件(教师根据课标和教材,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课件)。

五、教学方法:学生讨论、教师讲授。

六、课型及课时安排:新授课;1课时。

七、教学流程[来源:Zxxk.Com]

            →          →        →       →       →

 

教学过程

⒈导言

⑴教师自我介绍;

⑵教师介绍本学期教材,并说明本学期安排;

⑶通过教材第2页“问题探索:SARA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导入新课。

①教师通过课件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设问: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总结: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②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讨论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

③教学意图:考查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转入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从而导入新课。 

⑷教学时间:7分钟。

⒉学习新教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⑴教师的组织和引导①针对实例1“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教师设问: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履虫相似?这些生物能够独立生活,也应该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②针对实例2“人的生殖和发育”,教师设问: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受精卵)

③针对实例3“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教师可以请一位同学配合现场演示“缩手反射”,然后简介缩手反射的相关知识,设问: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

④针对实例4“HIV破坏淋巴细胞,导致艾滋病”,教师简介HIV,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其死亡。设问:除艾滋病外,你还能举出特定的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疾病的例子吗?

⑤教师提出要求:每3-4位同学为一组,任意选择两个问题进行讨论,两分钟后交流。

⑥同学交流结束后,教师总结,并指出这四个实例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

⑵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实例, 根据已有的知识互相讨论,交流结论。

⑶教学意图:从不同生物来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考查和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⑷教学时间:10分钟。

⒊学习新教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⑴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并引导学生思考:

①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②根据图来回忆这些层次的概念。[来源:学科网]

(除种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几个层次都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接触过的概念,因此,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和群落,例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就是一个种群,而这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另外强调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鱼既不是一个种群也不是一个群落而是几个种群。)

③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呢?(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而低等生物则比较简单。由此说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④为什么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比细胞再小的结构层次,如分子、原子,不可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⑤总结: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且层层相依,紧密联系。[来源:学。科。网]

⑵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

⑶教学意图: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同时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多样;训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⑷教学时间:13分钟。

⒋小结: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