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刘磊磊    所属单位:昌吉州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2-28 17:28:59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翻转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微课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昌吉州二中化学组:刘磊磊

摘要:微课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变抽象形象化、变复杂简单化、变肤浅深入化,变短期长远化;翻转课堂最大限度将学习决定权转移给学生,师生角色真正转变;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可以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化学素养

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劳厄(Max von laue)曾说:“教育所给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的东西。”学科素养是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学科育人的价值的集中体现。如何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利用微课开展从原来的“知识本位”迈向“素养为本”的教学是我们坚持努力一直探索的的目标。

一、教师胸有成竹之备

为了实施"翻转课堂",很多人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视频的制作上,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视频自然重要,但比视频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课堂上多出来的这些时间。课堂的对话和讨论,需要教师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所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

1.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安排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并确定微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收集学习资源,完整科学、合理、规范的微课教学设计。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视频的长度5-10分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提前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课堂传递阶段:在课堂中选取规定时间观看微视频,并完成教师设定的在线答疑、讨论等环节,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3.课堂内化阶段:教师在课堂中需要设置相关问题,并开展讨论式课堂,在完成问题解答之后,设置教学任务,形成探究式小组,实现生生、师生沟通、交流形成知识的内化与构建。

4.堂巩固阶段:教师依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点评,并利用学习资源拓展学习任务,将优秀作品放置于网络平台,以此实现学生知识巩固。

二、微课锦上添花之妙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一《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为例说明:

 

 

 

以下是我的微课设计过程以及师生互动预设和设计意图;

 

1.课前导入:由浅而入自主预习

环节

微课演示

教 师 讲 述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00(1)_副本 

 

 

通结合过展示水分子的模型,提出疑问。

数据展示出用一般方法表示微粒个数的困难性。

图片1_副本

 

【提问】 生活中如何计量这杯水?

但是如何表示一杯水中所含水分子的多少?

 

【引导提示】告诉学生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目,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中微粒数目的太大,难以运用和表示。

【引导提示】运用生活 “打”“箱”“盘”“捆”的计量方法,引导学生用化零为整,化大为小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从宏观实际过度到微观思考。

 

【回答】用工具测出这杯水的质量和体积。

 

 

【期待】如何解决微粒数目太大的计量问题

 

【参与】联系实际学生以“打”为例会相处很多实例:“箱”“盘”“捆”“班”“令”等生活计量词。

创设问题情景,提出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出本节课学习目的,解决微观粒子计量。

 

创设生活情境为物质的量引出做好铺垫。

 

 

《化学新课标(2017年版)》立足高中生化学学习过程,指出化学核心素养包括五个维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拟认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本节微课导入正是建立在这五为基础上有浅而入用宏观辨识来对抽象观念进行探究,学生思维冲击更易理解。

 

2.预习展示:层层铺展构建基础

环节

微课演示

教 师 讲 述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物质的量的含义、符号、单位等概念,及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国际制单位

 

image002

【讲述】 讲述物质的量的含义、符号、单位。

【提问】 对比一米、一千克、一秒衡量标准,提出,物质的量中的衡量标准“一摩尔”到底是什么含义?

 

【动】理解 、记忆、做好笔记。

【思路过度】:由宏观计量过度到微观计量的探索。

 

 

联系实例渐进地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强化“摩尔”这个单位的记忆。从学生常见的米尺与砝码入手,提出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层层递进的设计需要结合学情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物质的量》这样难得章节,这时我们老师要做好初中和高中的教学衔接工作,否则学生会很快对化学摸不着头脑,失去信心。微课教学内容分析拓展挖掘核心素养,这种源于生活的拓展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合作探究:聚焦重点合力突破

环节

微课演示

教 师 讲 述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M@C380M]BQ]OBVYMEF%DY{R

对所学知识加深应用

概念细节学习

【讲述】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符号及取值。强调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有单位的。

【引导、讨论】 通过分析自己总结出入n、NA、N的关系。

【典例讲解】

~778BB73HD43YYF5}Y}_9E2【概念剖析】

S4X($5R9EXUUC8V%OK1PQ]J

【聆听】理解记忆

【演算】阿伏伽德罗具体数据。

7}%B5GPY33QCX(@Y$2SMPE1

逻辑推理

【引导、运算】

强化知识理解。

亲自参与计算印象深刻,让学生体会1mol粒子数是如此庞大。

让学生通过探索自己认知学习比直接给出公式效果好。

高中课堂要适当加深概念的应用,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的量。

本微课环节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的螺旋式上升特征,通过对实际问题探究解决,构建自己的认知模型,让科学的概念迁移并通过数学计算来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的科学素养,构建“化学价值观”,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4.扩展升华:总结测评提高效率

环节

微课演示

教 师 讲 述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ZJKU[3KJSGSDK22WDW4R41G

梳理总结本课时所学的重要内容

展示课本练习

【小结】 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

【留疑】这时你可以解决一杯水有多少个水分子吗?为什么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取值提出疑问,并对下节课的内容作以预习。

【小测】对本节知识通过填空形式进行自我检测。

公式自我推导

自行学习下节内容。

 

学习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生有收获感。

留有疑年激发自学兴趣,变“教”化学为“学”化学







 

翻转课堂还主动权于学生,微课教学切不可表面肤浅热闹,最终还要注重学生的实效性。微课设计中要对学生的认知思维线索进行定量的分析,巧妙构思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从符号到微观、从个体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定量运算,形成“宏—微—符”表征定量的思想,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重要链条,这也是化学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体现。

 

三、微课与翻转教学碰撞之思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微课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更加触动了学生的思维,侧重锻炼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加工能力,培养了学生化学素养。然而翻转课堂教学中亦不可依赖微课,教师还是要对课堂每一个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微课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做到研读课标—研究学情—巧设悬疑—引生入境—促生长远发展,这便是我们化学教育者不断为学生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体现。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