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岳亮亮    所属单位:昌吉州第五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3-05 19:33:42    浏览数( 0 ) 【举报】

 

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融合的策略研究


1.借助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兴趣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第一堂课如果能够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也不会产生厌学情绪,相反还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教师应在第一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这一门课程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用多媒体展示一张“人生的起跑线”的图片,图片上展现的是年齡一样的学生都站在起跑线上,但是却没有规定过不能借助交通工具,所以也就产生了看上去起点一样,实质上起点都不是一样。所以每位同学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准自己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自身的价值。在通过一些故事,来启示学生学习要有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电子白板进行教材讲解
    教师通过和学生分享案例,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比如教师在讲解《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需要用到的案例库放在电脑桌面上,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轻松找到进行分析,在讲解到具体知识点的时候,点开案例内容,让学生浏览一遍案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请小组组长请来进行解说。在学生表述玩自己的想法之后,老师对各个小组的解说做出评价,之后在介绍教材中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整体印象。
3.微课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微课课程的优势,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师在教授《青春的证明》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做成微课的形式,在课前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自学,再联系微课内容了解学生的自己的青春生活。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学生的心声开展微课教学,对微课的主题内容进行充实。在课后,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复习,有自己不懂的内容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搜索、查找。学生和教师建立微信群、QQ群等交流群,学习之余可以相互沟通交流学习心得,拉近彼此距离,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该将微课合理运用起来,促进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熟练掌握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进行深度的融合,系统构建学科资源库;借助微课教学,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翻转的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