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作业周期 : 2019-01-24 2019-05-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提交者:学员王霞    所属单位:昌吉州实验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9-01-24 18:06:05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信息技术教学能把声音、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能为幼儿创设情境,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开拓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一、多媒体教学灵活性,增强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在幼儿班教学活动中,影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是注意力,幼儿因其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稳定性差,注意力容易随着环境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电教媒体所具备的色彩鲜明、再现真实、视听生动、画面丰富、动感性强、活泼直观等特点非常符合幼儿兴趣的需要,再配以老师的引导,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想象力有很大地帮助。

      例如,有一次我们玩“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不管我怎么大声范唱,孩子们就是提不起劲儿,后来我点击了《黑猫警长》的视听光盘,动感的音乐效果、明快的节奏和激烈的画面一下子把孩子们吸引了。他们自发地玩起了黑猫警长抓老鼠的游戏,有的幼儿还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表现,非常可爱;我常常在教唱一首新歌前,先让幼儿听准备好的歌曲磁带,那优美清新的童音一下子激发起他们学歌的愿望。如教唱《小燕子》这首歌曲时,按以往传统的教法,先教幼儿念会歌词再逐句教唱,幼儿总是无精打采,一节课下来,老师喉咙唱哑了,而孩子却还是没学会。于是我从电脑上制作了flash动画,以一幅美丽的春天为背景,几只小燕子随着优美的旋律在飞舞,那效果可大不一样了,随着那欢快而鲜明的节奏,优美的画面,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与小燕子一同遨游在广阔无垠的田野,兴趣浓了,歌曲一下子就学会了,他们还随着录音边唱边跳,就象是一教室的“小燕子”在翩翩起舞,孩子们享受到“飞翔”的快乐,而我也享受到了教学的乐趣。

      又如语言故事《小兔乖乖》,我将故事主要情节制成幻灯片,小兔和大灰狼制成抽动片。教学时,根据情节需要,分别出示跑动的小兔和大灰狼,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对于教师的提问,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回答,甚至连故事中没有的句子,幼儿也能创造性地讲出,如“兔妈妈刚走,大灰狼就悄悄地来了”等等。讲完故事,再请幼儿听《小兔乖乖》的歌曲录音进行游戏表演,幼儿们在游戏中能分清角色,并根据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创造了许多游戏情节,丰富了故事的内涵,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幼儿与教学内容直接交流的目的。

     运用多媒体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听录音玩音乐游戏,边观看直观形象的VCD光盘画面边欣赏世界名曲,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又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培养了他们对乐感或语言的感受能力。

二、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增强了幼儿学习的创造性,拓宽幼儿的形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多媒体课件能创设完美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使幼儿理解深刻,记忆加强,思维活跃,表达清晰。 例如在故事教学《鸟类大罢工》中,幼儿观看课件时,当草原、森林、自由飞翔欢叫的小鸟这第一个画面呈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马上被这优美的情景给吸引住了,沉浸到了故事的情境中去。当可爱的小鸟被猎人打死时,幼儿真正的愤怒了,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认认真真地为小鸟想办法,为小鸟而欢乐、难过、愤怒。画面优美,情节扣人心弦,使幼儿始终对故事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产生了想说的欲望。在此基础上,面对教师的一系列开放式思维的提问,幼儿积极地思索,尽情地想象,创造性地表达,使活动达到了高潮。正是由于各种综合感官的刺激,声画并茂,感染力强,把幼儿带入到了作品的情境中,激起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幼儿对作品有了深刻的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

   三、多媒体的画面可塑性,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

     幼儿的思想是单纯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他们的思想就是一张白纸,可以随意的图画。我们的教育目的重在育人,就是将美好和丑恶的事物泾渭分明的刻写在幼儿的思想里,引导幼儿认清事物存在的本质,提高辨明是非的能力。如《龟兔赛跑》中的乌龟的勤勉、踏实和坚韧,兔子的骄傲、自满和浮躁性格;以及儿歌《小熊过桥》中小熊不畏艰难的品格等,都能够通过多媒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幼儿在生动有画面形象里准确地把握了真、善、美与假、丑、恶对立关系,为他们今后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美育时,运用优美的录音,再配上直观形象的画面,可以使幼儿充分、直观地感受美。  例如,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掌握各种颜色的名称,我制作了《七彩的颜色》课件,给幼儿呈现出这样一幅优美的画面: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飞翔的小鸟,一朵朵美丽的各种颜色的“天外飞花”。随着轻柔的音乐,幼儿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既巩固了颜色名称,又复习了一些基本语句,还让幼儿得到了美的熏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动态的画面的变换,灵活的操作控制,在幼儿前一个兴趣点将要消失时,又有新的兴趣点产生,始终保持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予。让孩子心领神会,使幼儿感受到美的真谛。   

      总之,我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真正做到学用结合,联合实际,学以致用。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