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研修日志】浅谈语文教学语言文字的回归 冯锐芳 初中语文2坊 金明区

  发布者:冯锐芳    所属单位:开封金明中学    发布时间:2019-01-15    浏览数( -) 【举报】

一、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于国家来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至关重要,者所面临的问题。中小学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担有这个责任,而语文教学在其中承担着特别重要的任务。因为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而在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与素养,就是母语的水平和素养。如何提高母语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词典并没有给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散落了一地的目标和要素,留给了百家争鸣一个广阔的话题空间。于是,语文教学中的新名词、新理念也便层出不穷,有人侧重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有人侧重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有人侧重强调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任务,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悟力;有人侧重强调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任务,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艺术审美能力。对于语文教学,有人“结构不谈了谈框架”、“策略不谈了谈方略”、“板块不谈了谈模块”,真是你唱罢来我登场,各领风骚两三年。当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正应了马克思所说的一句话:“任何一门学科的变革,必须出现很多的新名词。”

 二、语文语言教学的实质

记得《扬子晚报》有一篇《学生错别字——家长质疑大学语文教育》的文章,这位家长自称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抱怨大学语文教育的水平低劣。证据是其子作为一名大学生,竟然能“一篇不足百字的申请书竟有28个错别字”,读后让人哑然,更何况自己就是语文教师。由此不难看出,语文教学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记得《学习的革命》里有这样两句话,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第一,我们确信最伟大的真理是最简单的,最伟大的训诫是最容易明白的;第二,大多数好的学习方法,其实都是常规,但每个孩儿都是通过许多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叶圣陶老人也说过:“语文教育首先是一种习惯的教育。”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最有质量的语文课就是从语言教学开始的。著名学者冯其庸的老师丁先生曾这样教导冯其庸:①读书先从识字开始;②作文写完后好好看几遍,学会自己修改;③读书要早,著作要晚。这又一次印证了语文教学的基础就是文字的回归。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还应注意一个重要的环节,即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会认真地听。常言道,一双灵活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学生的听知加上老师简洁、精练、精到、精彩的讲解,学生将会受益匪浅。

 三、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就像女人的容颜,以内养外、补血养颜。语言就像五粮液,是在酒桶里慢慢酿成的。首先,说它是酿成的说明这已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复杂的化学变化,不是量变而是质变,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是内化了;其次,说它是慢慢的,说明语文教学急不得,语文教学没有轰动效应,语文教学没有头条新闻;最后,说它必须放在酒桶里,说明酒桶是一个载体,而语文的载体就是教材,而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管怎么做它都有一定的随意性、散漫性。教材全在教师的把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特别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善于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注意对文字的推敲和运用。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认为,人有多种潜能,其中最重要的有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等七种,而在个体的发展中,语言智能是最重要的智能之一。语言智能的发展是衡量人的发展的重要指标,要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的教学,离开了这些,语文课不能称之为语文课。因此,学习语文的重心应放在语言文字上,这其中包括:一、对语言的理解;二、对语言的运用。

如以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步骤一,识记字词。老师课前提问6个解词,让学生回答出相对应的词语,并默写出来。如:老师问:“赶回家奔赴丧事是哪个词语?”,学生回答“奔丧”并默写(其它包括祸不单行、狼藉、变卖典质、惨淡、赋闲等词语)。然后通过屏幕或黑板来展示,学生自己进行订正。步骤二,分析要点。①学生认真阅读前三段,并把内容复述一遍,着重注意“祸不单行”一词;②关于背影,思考文中写了几次背影,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并着重分析“望父买橘”一段。首先老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望父买橘”一段,其次学生合上课本,老师再读一遍,同时故意漏去几个重点的词,看同学们是否能听出来。漏去的词有:所有的“黑”字、“布”字以及“两脚”、“两手”、“肥胖”、“蹒跚”、“向左”等词语,然后请学生回答与原文相比漏去了哪些字词,这些字词能否漏掉,为什么?③关于说明,师生共同分析四次流泪及所表达的不同感情,尤其注意最后一次流泪,即在“晶莹的泪光”中,“泪光”能否改成“泪珠”,讨论后明确,泪光是写感受,用于第一人称;泪珠是写外表,用于写别人。这节语文课就是从一字一词出发,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的爱,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亲情美。这样,通过增减、调换、改动句中字词、标点、句子或段落等方法让学生在比较、推敲、揣摩、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去品评朱自清先生在遣词造句中的功力。同时,同一篇文章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历的不同在高中阶段在文章的把握上会更加深入。我们仍以《背影》为例,在高中阶段学生重新阅读本文时,会更深刻的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服饰文化在本文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时代的特征往往是通过服饰来表达出来的,也是人的经济地位的表现。《背影》中父亲的黑布小帽、马褂,无言地道出了父亲的寒酸、穷困、潦倒,而父亲再苦也给儿子买了件紫毛大衣,寄托了父亲的爱子之情。紫毛大衣与父亲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本课还体现了强烈的民族集体无意识。文章最后一段父亲信中的话“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更进一步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感情,而这种感情远远胜过了儿子对父亲的爱。

 四、深化语言文字的教学

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交给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教会学生读书就是教给了学生一辈子的本领,不管将来他们遇到什么挫折、困难,他们都会通过读书来调节,从而使自己变得高雅。

纵观古今,语文教育产生巨大反差。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教育创造了灿烂的文学巨星,它照耀着过去,也掩映着现在。中国古代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读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演绎到一般受教育则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大家都期待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鲤鱼跃龙门”的富贵与荣耀,于是教育云集了天下精英。统观古代文学史,随处可见少时天才。初唐就有骆宾王七岁《咏鹅》;王勃九岁写了最早的研究批评著作《指瑕》;王之涣也是“幼儿而聪明,秀发颖悟,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而今,人们逐渐淡忘了诗书和精神,已没有了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心,阅读佳作、品味语言几乎成为一种奢侈。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教学中,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语言修养与语文水平,主要是就他的书面语修养和水平而言的。一个孩子进入了学校学习,特别是进入中学学习,主要是学习、掌握好语言文字。这样,他才能读书,才能不断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包括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才能用娴熟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没进入学校之前,孩子通过听说对母语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对母语的语感,进入了学校主要是学书面语、学语言,当然反过来也会规范和提高口语听说能力。因此,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突出“深化语言教学”这一基础性的任务,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教会学生读书,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文学素养,并逐步养成以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来鉴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使学生不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和熏陶。因此,以后的教学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在语言理解方面,无论读或者听,都要让学生能一下子抓住对方表达的主要内容,并能品鉴一篇文章、一席讲话:它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②在语言表达方面,无论说还是写,要让学生做到得体、到位。具体说,要让学生懂得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在什么人物身上表达什么意思时,需要用什么词、什么样的句式、什么样的句调和语气。③在实际的语文纠错能力方面,无论是看别人的或是自己的文字,能凭语感初步判断一个句子的正误与好坏,一个词语在使用上的恰当与否,并能有改正的能力。若能圆满完成以上教学任务,达到语文教学目的,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修养将会得到切实的提高。

 语言,对于一个民族文明的生存与发展非常重要。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央视《百家讲坛》演讲时曾指出,母语是灵魂的语言,外语是工具的语言。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汉字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几遭磨难而没有中断,而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绵长的历史——她正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著名教学论专家杨启亮先生的话震撼心灵:“每每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字,不喜欢千古传颂至今的诗词歌赋,茫然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断流一样会凄然感慨却欲哭无泪,这真是令人心碎的语文教学命运,因为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母亲说的话……”

为了学生,为了明天,让我们聚焦课堂,走进文本,真正把学生教好,实现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回归,把一切美好的理念全集中在课堂上。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