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关于阅读的目标、教学与评价——研修日志3

  发布者:李小民    所属单位:开封市仙人庄中学    发布时间:2019-04-29    浏览数( -) 【举报】

关于阅读的目标、教学与评价

巢宗祺教授谈到以下内容:


   阅读是语文课程的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

专题三 怎样理解阅读能力的综合性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标准作了这样的表述:“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这些都是新增加的内容。看来,新课标对教师学会善于整合教学内容、打通听说读写联系的障碍、提高语文实践活动质量有很高的期待。
   1.感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阅读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要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隔离开来。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我们首先要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阅读中的感受能力是以感性作为基础的,所以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缺乏感性,是过去阅读教学中人文资源严重流失、语文课走向自然科学化造成的弊端。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没有一种思维,即使是最纯的,能不借助我们一般感性形式而进行,只有在这些感性形式中我们才能理解和把握住思维。”面对工业时代精神贫困化的社会病,要实现人性的完善,现代思想家更强调人应该参与感性活动,因为感性活动更为天然,更诉诸直觉,个体可以密切介入,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更如此。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这理性的方式只体现了人与事物的一种关系,如拘泥于理性的逻辑的认知,很容易陷于对人与事物关系认识的唯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世界存在的丰富多彩。据此,我们认为,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体验情感、感受形象、触摸语言,是一切理解、探究的基础。在文章解读活动中,逻辑的抽象是必要的,但必须以感性为基础。
   2.理性分析也离不开感性 
   在阅读中,综合能力体现在哪里呢?经过十年课改,我们都说对文本要整体感知,其实就是强调阅读能力的基础是对文本的感受能力,所以,课程标准非常强调阅读教学中要突出感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们受到国外一些思潮的影响,尤其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特别重视理性,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课,导致了阅读教学人文资源的严重流失。这种完全逻辑化、理性的思维方式,往往揭示人与对象、事物的一种确定性的联系,而语文课,特别是文本对话课,它展现的是人与事物的多种联系,因此,感性非常重要。课程标准的目标提出要体验情感,要感受形象,要触摸语言,就是强调感受,要感性地贴近课文,贴近文本。这里有一个例子,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曾经和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过一段话:“我的作品本来是一头小猪,身上可能有泥巴,可能还有猪粪,但是它是活蹦乱跳的,它是活的。到了你们的课堂里以后,你们就告诉同学们,这是猪大腿,这是猪头,这是猪尾巴。这样,我的这头小猪就死掉了,就没有生命了。”这段话说出了我们语文教学最致命的问题,我们把阅读课文当成没有生命活动的解剖过程。阅读教学不是解剖文本,感性是一切理解和探究的基础。
   3.感性与理性统一,体现阅读能力的综合性 
   那么,阅读中要不要理性的活动?要的。理性的思维肯定是有的,要抽象,要逻辑推演,要概括,要归纳。但问题是当我们进行归纳概括的时候,因为纯粹的理性分析,我们把有血有肉的感性的东西丢在一边了。就像刚才说的,把活生生的小猪分析成猪大腿、猪头、猪尾巴。这在学术界有一个说法,叫知性的分析方法。知性的分析方法就是追求简单的概念,追求片面的局部的规定性。这是一种脱离感性的抽象,被一些人称为“稀薄的抽象”。这个思潮在我国过去长期流行。阅读教学就是一个套路:先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然后逐段逐段地分析,最后归纳出中心思想。这就是我们词、句、段、篇的线性分析套路,这种套路脱离了感性,所以理性的分析也不能离开感性。如果总结一下的话,那就是感性和理性要统一起来,这就体现了阅读能力的综合性,我们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它。《庄子》里面有个典故,叫“庖丁解牛”。为什么那个庖丁解牛就像舞蹈、像艺术,因为他掌握了规律,他首先是认识整体的牛,他说自己是目无全牛,但是首先是目有全牛,从目有全牛,再到目无全牛,才能游刃有余。对于文章的阅读其实也是这样的。一篇好文章绝对不是各个部分的拼凑组装,它是有生命的。还有一个教学案例。一位老师讲《孔乙己》那篇文章时,老师讲到了这样几个字。一个是孔乙己第一次进酒店的时候,他是“排”出九文大钱,后来进店时是“摸”出四文大钱。老师就讲,为什么用“排”字,为什么用“摸”字,这里就一定离不开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他的遭遇。如果脱离对这个人整体感知,孤立地讲这几个字显然就不行。这位老师还关注到前面孔乙己用的是“大钱”,如“排出九文大钱”,“摸出四文大钱”,而后面的掌柜说的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那个“大”字他不用了。为什么?因为不同的人身份不一样,对钱的感受不一样。这样一来,就使得对字词的抽象分析变成形象的整体的感知了。这几个点抓住了以后,对整个小说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也就到位了。这就是说,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确是一种生命的交流,一定要有整体感,不要把它变成枯燥乏味的,像对尸体解剖一样的操作。一般来说,这个过程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梁启超先生当年就对他的子女讲他读文章的感受,提出“三步读书法”。第一步叫“鸟瞰”,鸟瞰就是整体看。第二步叫“解剖”,解剖这个词用得不是很恰当,用我们的话来说叫透视,因为透视不影响整体。第三步又回到整体,他叫“会通”。当你对各个部分研究以后,各个部分怎么组成整体的,形成整体以后,它给人的感受,给人的领悟会更丰富。我们要改变那种枯燥乏味的程式化的阅读教学模式,要处理好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4.理解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应该统一 
   阅读能力的综合性还表现在不能把理解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分割开来,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课标“教学建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里都强调了创造性阅读,因为阅读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话、创造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发现、探索、质疑、探究,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重视对这方面的评价,是符合阅读的价值和自身规律的。不过,课标指出创造性阅读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即与理解性阅读统一起来,两者不是对立或取代的关系。作为基础教育,既要确信阅读作为一种体验,各人的感受和结论不会完全相同;同时又要承认教材中的文本解读,应该有相对确定的理解,那种离开了文本的规定性,“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的倾向,也是要不得的,应该防止。
   比较好的境界是什么呢?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就体现了阅读能力综合性,像一幅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画,一旦它成为艺术品以后,就不会对线条和色彩做机械分析了,它有生命了。对阅读能力的理解有了这么一个指导思想以后,老师在设计阅读课教学的时候,就能够正确地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综合和分析的关系了。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