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方向性预测15道作文题

  发布者:许浩    所属单位:新县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9-06-18    浏览数( -) 【举报】

方向性预测15道作文题,必看!

1.互联网50周年(没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五十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近几年,中国又出现了以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为特点的新的产业形态——“互联网+”互联网+”是创新驱动的典范,是带动其他领域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和突破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造福着人类生活,同时也体现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出现个人相关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及表达能力。材料先介绍了互联网产生的年份,让考生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接着介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后阐明中国在互联网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明确了互联网+”的定义,介绍了互联网+”的基础性作用,展现了中国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材料的内容相对来说偏向于概括性,所涉及具体细节则需要考生加以补充。思考立意时,应紧紧扣住中国发展互联网+”这一核心,互联网产生的年代只起到提供背景的作用,写作时应当略写,重点应放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上。

切题立意:1.中国互联网+”引领世界发展。2.“互联网+”彰显中国智慧。3.中国互联网+”走在世界前列。4.中国互联网+”让生活更美好。5.“互联网+”体现中国方案。

6.中国互联网+”, 创新驱动的典范。……

中国互联网+”让生活更美好

互联网影响着世界,也影响着中国。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以开阔的思维视角,颠覆式的技术革新,实现了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为特点的新的产业形态。互联网+”则不仅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且不断与相关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互联网+”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是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刚开始,互联网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沟通有无。而富有智慧的中国人民,一方面借鉴互联网发展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拓宽互联网的运用领域,探索互联网发展之路。中国互联网+”以互联网为平台,为其他领域发展与创新提供支持。互联网+”是中国人民不断创新的有益成果,更是中国为世界各国发展进步创造的中国方案。

中国互联网+”理念先进,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进而实现了万物互联。互联网+”正改变互联网单纯传递信息的状态,试图用各类数据与信息为产业创新、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贡献力量。此前,尽管互联网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并未直接作用于社会各方面。网上曾报道,某地农产品增产了,可是当地农民并未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反而为农产品滞销而发愁。而今,互联网+”可以突破流通受限的局面,实现农产品的实时调配。互联网+”正让数据发挥其最大价值,并使其转变成为社会生产力。正如马云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所说,未来30年,数据将成为生产资料,计算会是生产力,互联网将成为一种生产关系。

中国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是创新驱动的典范,是带动其他领域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和突破口。

互联网+”的内容不断拓展与延伸,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政务……“互联网+”连通各领域基础数据,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闭塞的落后状态,从而促进各行业信息精准对接,推动各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斯韦尔德举办的Code大会上指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互联网巨头中心,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的确,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人成为网络的受益者,有着满满的获得感。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互联网+”的运用领域将越来越广阔,从而在各领域推动社会发展;互联网+”将编织更加全面的实用网,广泛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互联网+”将会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一步全方位地服务于人们,不断优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2.高考遇上端午节,回归教材说屈原!(没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高考正值端午节。在端午节,人们通过包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曾说:屈原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毛泽东评价道: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来说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有国外学者认为:屈原诗篇有着固有的民族特色,也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屈原的思想是全人类的财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结合你所知道的有关屈原的知识,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和认识。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至今日,已有些式微,更加可悲的是,当今中学生对于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等不甚了解,甚至连屈原是谁都不知道。这是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没落,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并为今用,应是终级意义。而本题的意义即在于此,从屈原的身上我们能追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找寻到文化的根脉。这也是在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理解与传承。考生在写作时要根据题目要求,挖掘屈原的精神内涵,寻找其现实意义。尤其在新课标强调文化认同和国际理解的今天,我们更应看到屈原的思想价值弥足珍贵,且必将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切题立意:1.忠君爱国 烛照千古 。2.心之所善,九死不悔。3. 之爱 家国担当。4.爱国心常在,精神千古存。……

巨鲸落,万物生;屈子去,魂长存

(标题用比喻修辞,含有深意,耐人寻味。)

数千年前,汨罗江中,沉入了一个伟大的灵魂,那纵身一跃,是他近乎偏执、狂热的爱——对国家社稷,对百姓苍生。巨鲸落,万物生。屈子用他不屈的忠魂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赞歌,我们见证着他的不朽,他也在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中国,影响世界!(由物及人,引出论述对象——屈子,并简要概述其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

徜徉《楚辞》,吟诵《离骚》,那字顿挫,正是诗人深藏内心的无奈和宁溘死以流亡兮的勇毅;那香草美人,岂止是浪漫?如不是对楚地一往深情,怎能一草一木,字字含情?屈原的世界,从文学到思想,一脉相通。他是楚地的精魂,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其爱国情怀早已凝聚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代代传承。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各种形式的纪念,让我们在心底长存那份敬意,那份澎湃,那份认同。

(联系已学,由文学到思想,体现作者对屈原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再扣论证中心——爱国情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为追求国家富强,上下求索,九死不悔。他忠于楚国,在理想无法实现时,没有择木而栖,而是始终心系家国。尽管国家孱弱无能,却从未选择放弃。屈原已降,这种坚定爱国情怀代代传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跳海殉国的陆秀夫;为救亡图存而死的秋瑾、赵一曼;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和高薪职位,怀着赤子之心毅然归国,扎根西北荒地,致力于两弹一星事业的程开甲……时代不同,精神不改。忠贞的爱国情怀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从古至今,百虑一致,屈子身上的爱国之情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追根溯源,屈子为我们诠释了爱国二字的真正内涵,它是一种认同,言行合一,赤胆忠诚,至死不休。怀有如此之情,才会视国如家,国强家富。任何年代,我们都需要这份爱国情怀,如此我们才能让自己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快车道,才能兑现我们儿时的诺言——为国,贡献一己之力!(由屈原到程开甲再到自身,爱国情怀代代延续,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文章不囿于屈原,格局阔大,立意高远。)

而在世界多元格局之下,有些人妄以为去不了的地方总是最美,感受不到的国度方为最佳,甚至可悲的对自己脚下的土地嗤之以鼻,家国二字在他们心中的分量轻如鸿毛。让他们读读《楚辞》吧,屈原的精神,犹如暮鼓晨钟,警醒着芸芸众生。正如明代海瑞以屈原为偶像,不偏私,不阿党,善良正直,刚毅清廉,书写对国家的拳拳忠心。屈原的精神激荡了这一江乌水,沿岸的人们扬起龙舟帆,更澎湃了无数文人墨客,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反观现实,再次体现屈原思想的意义,也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和个人情怀。)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巨鲸落,万物生;屈子去,魂长存。汨罗水寒,难凉屈子热血,风萧萧兮,永歌爱国忠魂。

(引用诗句,增强底蕴,契合文意。首尾呼应,意味深长!)

点评文章饱含深情,满溢崇敬,用直击人心的文字展现出屈原精神的丰富内涵,文采斐然。题目化用生物学术语鲸落,即鲸鱼死后尸体沉入海底的过程,一座鲸鱼的尸体可以供养整套生命系统长达百年,这也是它留给大海最后的温柔。屈原留给人类的,何尝不是如此?以此为题,首尾呼应,颇具匠心。此外,作者通过自己储备的知识,从屈原的文学世界中挖掘出其精神内涵,并由古畅今,探究其现实意义,尤为可贵。字里行间,可看出新时代青年的思考、感悟以及使命担当。

3.立德立才(没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见路边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小朋友都去摘,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为何不去摘,王戎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人们尝后,果然如此。

《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过河阳,暑热口渴。众人见路边有梨树,争先恐后摘梨吃。许衡坐在树下安然如常。有人问为何不食,许衡说:不是自己的不可以摘取。那人说:时局混乱,梨树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为多则材料类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理性思考能力,紧扣立德树人的指向。材料中内容相似的两则故事,其内涵实质却不相同。七岁的王戎凭借自己的智慧断定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其聪明才智可见一斑,然而细究其理,便觉言辞之间缺失道德的规范与约束。王戎不摘李子是从私心出发,断定那是苦李,摘食于己无益处。假如那多子的李树最终被证明结的是甜李,那么很难保证他依旧会站在原地不动。而许衡认为不是自己的不可以摘取,在别人劝告之后,仍坚持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原则。他拒摘梨子靠的是对道德的坚守。材料中暗含对比,引导考生从中寻找不同点和关联点,深度思考德与才的关系,从而求得作文立意所在。

切题立意:1.智慧指导人做对事,美德促使人成贤者。2.德比才更重要。3.德才兼备人可贵。4.智慧诚可贵,品德价更高。5.没有德行陪伴的智慧是危险的。(综合比较两则材料)6.美德就是最大的财富。(综合比较两则材料)……

才智需要道德扶持

才智,人人都渴望拥有,倘若没有道德的扶持,那便会如恣意疯长的树,枝节横生,反而不美。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在七岁时就崭露出他的聪明才智,不摘道边苦李,然而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晋书》里说他性好兴利,积实聚钱,而又俭啬;《世说新语》中关于俭啬的九条记载中,其中四条说的就是王戎。七岁能识李,但考虑的只是自己能否获利,王戎的才智没有道德的扶持,即使成名,也很难流芳后世。

《菜根谭·概论》中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的确,一个人若没有道德扶持,即使才智出众,最终也免不了落入失败的结局。历史上的秦桧作为有名奸相干尽坏事,他杀害民族英雄岳飞,贬逐忠臣良将,为主议和,坚持投降,死后遗臭万年,可谁又知道他曾经状元出身,博学多才,创造了宋体字,堪称一代文宗?号称民国第一汉奸的汪精卫亲日卖国,受尽世人唾骂,可谁又知道他早年投身革命,追随孙中山时也曾有一番作为?此二人凭借自身的才智攀上当时的高峰,却因为丧失了道德的约束最终跌入历史的万丈深渊。

当今社会,我们身边不少人也是如此,凭借自己的聪慧才智而不可一世,失去了基本的道德,最终换来的,也不过是一场骂名。由此可见,拥有出众的才智固然是美事,但若没有道德的扶持则很容易对社会造成危害,才智越高,危害或许就越大。智慧只有与道德相伴,才能发挥正向的作用,造福社会。

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的确,才智只能带给你暂时的优越,可只有道德才能守住它,让它恒久地绽放光彩。许衡拒摘梨子,他不关注梨甜不甜,只问这梨是不是自己所有。面对诱惑,他坚守自己的原则,这原则就是道德的体现。后来许衡成为名臣、著名学者,去世后,他的品德言行为人们所推崇,被誉为元朝一人。许衡的出众才智成就了他的社会地位,然而使他流芳百世靠的还是道德的扶持。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纵观历史,那些能够百世流芳的君子、圣人无一不是将修身立德作为立身处世的第一法则。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才智需要道德的匡扶和引领。在我们上下求索的奋斗路上,只有坚守道德底线的智慧者才能真正赢得成功!

点评本文审题立意准确,作者先从反面提出中心论点:才智倘若没有道德的扶持,那便会如恣意疯长的树,枝节横生,反而不美。之后列举分析材料中王戎的事例并引秦桧、汪精卫的事例加以论证,再引用但丁的名言从正面引出论点,并通过对许衡的事例分析论证论点才智需要道德扶持。正反对比,深刻而具有说服力,论述中彰显作者思考问题的力度与深度。

4.押题:准大学生“强国之问”演讲稿写作指导(没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五四运动100周年前夕,《中国青年》杂志联合《中国青年报》开展“强国一代,青年之问”的征集活动,收集了当代青年最为关注的10个“强国之问”:

①乡村儿童、老人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②强国一代科技人才具备什么素养?③年青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时代使命?④明星如何用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⑤放眼全球,中国青年的自信源自哪里?⑥个人的小梦想,如何融入伟大中国梦?⑦什么是真正的善良?⑧我们该如何增加文化原创力?⑨你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吗?⑩未来从硅谷到中国学原创技术的是否会更多?   假如你已经步入大学,来参加“强国之问”的大学生演讲比赛,请选择其中两到三问,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紧扣时政热点,暗合“五四运动”100周年这一重大时间节点,同时贴近考生生活,引导考生对“强国之问,青年之问”做关联性思考,体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彰显高考“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和“青年担当”的国家意志。

【切题立意】立意角度一:②科学素养+③时代使命+⑤文化自信=强国心态  “强国一代”正在成为有志青年自我认可的LOGO。这一代青年不仅具备较强的科学素养、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而且对于强国使命担当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他们跳出了简单的代际窠臼而开始为自己注入责任内涵,并赋予自己历史跨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意角度二:①乡村振兴+④明星行动+⑦多行善举=国家振兴  明星要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乡村儿童、老人送去更多善意的关爱和温暖;青年一代切问力行,理性思考,用善举感召他人、感动社会,善行天下,从而实现国家自强。立意角度三:②科学素养+⑥家国梦想+⑩原创技术=民族复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国一代”要从家国视角定位自身,紧跟时代与社会步伐,密切关注前沿科技,推动技术创新,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在个人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同频共振中完成使命,进而造福全人类。

以吾辈之心,成朝气中国

用回目式标题对演讲主题进行赋性,整齐匀称,具有美感。

亲爱的同学们:

在你们眼中中国是什么样子?(设问开头,情景导入,句式整齐,画面清新。)

是驼声悠悠,一带一路的悠扬和绵长?还是笑面盈盈,扶贫脱困的喜悦与感动?

如今的中国是个朝气的中国,这是我眼中的中国。

可是谁还记得,几十年前,在这等美好的土地上燃起过的战火?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历史总在让我们回忆那段不能直视的历史,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每次触摸都会让结痂的伤口再度流下鲜血,再冷静的人眼中都冒着怒火。(往事不堪回首,领袖高瞻远瞩,演讲主题宏大,演讲背景宏阔。)

孙中山曾在《同盟会序言》中提及:中国积弱,至今极矣。毛泽东曾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豪迈展望: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邓小平曾在改革开放之初目睹日本新干线后深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历史睡了,但时间醒着。莎士比亚曾言: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倘若没有曾经那段令人不敢回望的岁月,如今又怎么会有朝气中国?

历史是一本教科书,让我们在激流的岁月中谨怀初心,让我们在积沉的岁月中脚踏实地,这些都给予我们时代的使命:以吾辈之心,铸就朝气中国。

那么如今便有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眼前:个人梦想如何融入国家梦想?我们要如何去做才好?(巧用过渡句,由回望过去过渡到正视眼前,为写青年的时代使命和家国梦想张本。)

倘若说一个国家要拥抱强盛的明天,那么,梦想让其别开生面。这些年一直倡导的中国梦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梦在心中,心在人中;人在家中,家在国中。(句式整散结合,整句巧用回环,散句借助反问,语言典丽精工。)

犹记钟扬33岁便已是副局级别,却毅然抛下官爵,跑去西藏收集雪域高原的植物标本: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既然没有人能完成这项工作,那么就由他来开头。钟扬的中国梦又何尝不是一个伟大的梦想,我想显微镜下的倒影是他梦想的一个掠影。真正的知识分子也应如钟扬这般既光风霁月,又满身泥泞。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钟扬这样的播种者和追梦人,才有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适度举例,合理引用,例证即事明理,引证吻合材料,例证与引证的使用恰到好处。)

毕淑敏有言: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或许我们的力量很渺小,但却能在黑暗之中看到希望。以吾辈之心,成朝气中国。

新岁如喷薄朝阳,温暖你的心,照亮你的眼,在天地玄黄之中,在宇宙洪荒之间,只有责任与信念的惊雷,让人不敢相忘。时光飞驰,我们与这个国家一同坚信:雾霾之后,定有雨露或阳光灿烂;风光之中,悄有正义与责任相随。

没有风雨兼程,哪来彩霞满天?

没有翻山越岭,哪来花开春暖?

同学们,以吾辈坚韧之心,成朝气中国;我终会相信时光不会辜负沉潜的力量,也终会迎来属于中国的彩霞满天和花开春暖!(对句整齐,尽显文采;意境明朗,诗情飞扬;有意单列、倒序,意在吸睛、押韵。)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点评:本文重视思想与文采,把时代使命、家国梦想和青年自信这三个强国之问熔于一炉,立意精准大气,语言清丽典雅,读来气韵悠长。同时又重视结构的起承转合,起讲以问引领,中间旁征博引、承转自然,结尾美景期盼,一呼一应,首尾圆合。这样既避免了简单的重复与直白,也为全文营造出一种迷人的诗境,读来诗意盎然。

5.预测2019年度关键词(已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不少国家的语言机构、资讯媒体会根据每年的词语流行度、广泛知名度、用户查询率等标准评选出年度关键词。这些词语往往浓缩当年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巨大变迁,折射出本年度国家的流行趋势、关注热点、公众情绪和社会图景等,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以下是某机构评选出的我国近三年国内外年度关键词

 

请结合上述表格内容,对2019年度关键词做一番预测,旨在用两个词语预测2019年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表格类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推断能力、想象能力和综合写作能力。材料为我们提供了近三年的国内词和国际词。文字是有时代特征的,作为年度关键词,它们必须能高度浓缩这一年里的国家变迁和世界风貌,折射本年度国家的流行趋势、关注热点、公众情绪和社会图景等。两个词语必须既能勾勒热点、反映社会发展,又能贴近民生、描摹世俗人情。国内词可以是流行语,也可以是时政热点,但必须紧扣2019年展开;国际词必须体现以世界视野看中国的点,展现2019年的中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努力或面对的挑战。两个词语都必须凝聚国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切题立意:1.“今日小康助推世界大同2.与国同庆70华诞,同世共迎5G时代。3.人工智能智解全球变暖。4.七十载沧桑岁月,华为互联全球。5.“中国芯成就独创中国

以己之达,兼济天下

年度词语,是一年国家生活和公众情绪的缩影。201620172018已然过去,许多人在猜测:下一年的年度关键词会是什么?我想,也许是建国70周年和天下

2019年将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风风雨雨70年,中国在历史的洪流中坚定地前行着,每一步都饱含艰辛,而这样富有标志性的年份,对每个国人来说都具备着特殊的意义;而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寄寓着中华民族对天下大同、合作共赢的美好期盼。古语云:达则兼济天下。这两个词语正是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国内的热点和中国将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以己之达,兼济天下。

一个国家,从风雨飘摇的新生到国富民强的现状需要多久呢?中国用它的发展历程响亮地向世界回答了这个问题:不到70年。回顾这些年,中国就像一株在夹缝中生长的新芽,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对着暴风雨,它却能渴饮雨水、枕风作席,最终成为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劲松。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标志,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可以预想,在今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前又会有怎样一番震撼人心的画面——举国欢腾,人声鼎沸,人民的胸中满是对祖国的自豪、对自己作为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感,这样的热度才是真正的全民关注,是国内最大的盛事。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主张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拥护,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这是响彻国际的中国声音。这是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期待与世界共同进步的体现,是中国创建和谐世界的美好心愿。中国文化向来不主张霸道,而是主张王道,核心便是文化,倡导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如果说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注重的是发展的问题,那么和天下也许更侧重于和平问题。诚如莎士比亚所言:战争是地狱之子,和平是艺术的保姆。运用武力以暴制暴绝非长久之计,和天下的主张却能用和谐的方式去实现长久的和平,因为它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够唤起人们心中谐美好的一面。

建国70周年2019年中国的年度盛事,也将是国内最大的时事热点;和天下则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献出的良策,是合作共赢的美好姿态,终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本年度的国内热点与国际视点——以己之达,兼济天下,共同发展。

点评本文巧用回目式标题,把国内词国际词有机统一起来,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正文开头引用材料提示语,一言以蔽之:“201620172018已然过去,然后运用设问句许多人在猜测:下一年的年度关键词会是什么?带出两个关键词:建国70周年和天下,切题如刀,又快又准又狠。主体部分把总分和并列结合起来,先点题后分解,先国内再国际,一个过渡句我们欣喜地看见中国主张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拥护,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这是响彻国际的中国声音把国内词和国际词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递进式结构。有国情分析,有图景描绘,有假设分析,有引用论证,语言形象可感,说理善用修辞。结尾照应开头,回扣中心,干净利落,收束自然,深得考场作文行文结构之妙。

6.命运共同体、《流浪地球》和紫禁城上元之夜(已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3月,人类命运共同体入宪。命运共同体成为年度流行语。

20192月,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在人类共同家园——地球的生命危在旦夕时,中国人民团结协作,用智慧和生命守护地球的故事。影片以科幻形式展现家国情怀,引发数亿观众共鸣。

元宵节之际,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热情的游客不但秒光预约门票,还挤瘫痪了门票预售系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思考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是社会热点类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考查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国家认同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从立德树人层面看,本题考查考生的人文情怀、人文积淀,家国担当、国际认同,引导考生关注时事,勇于担当,做有文化自信的新青年,能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思维上看,考查考生对时事热点的理性思考,引导考生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时事。

切题立意:1.家国情怀之帆,渡命运共同体之船。2.大国崛起,撑起了文化自信。3.传统文化,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4.以文化凝民族魂,以情怀立世界威。5.展中国魅力,促世界发展。6.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7.传承文化,更传承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命运共同体

日前,《流浪地球》刷爆朋友圈,迎来票房、口碑双丰收。电影中的家国情怀以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让数亿中国人为之点赞。元宵佳节,故宫文化活动一票难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为何备受欢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已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成为每个华夏儿女的心灵归属,展现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诗词大会中,不论是明目皓齿的儿童,还是白发朱颜的老人;不论是学富五车的才子佳人,还是走街串巷的外卖小哥,都展现着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他们喜欢的不仅仅是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诗词,更是诗词中所展现的美妙意境,所传达的喜怒哀乐、家国情思,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处世之道。《国家宝藏》中,每件国宝都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崇尚的不是文物价值几何,而是每个国之重器背后的民族信仰、国家精神和文化灵魂。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也让世界更加认同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自带优秀基因。以和为贵,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各国人民和衷共济,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心态、仁者爱人的风范,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同。《流浪地球》中,当人类共同的家园遭遇危机时,中国人民没有采用诺亚方舟的方式独善其身,而是勇于担当,不抛弃,不放弃,精诚合作,不畏牺牲,救各国人民于水火。此种家国情怀,展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的梦想,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了最好的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任时移世易、沧海桑田、历史沉淀,五千年文明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磨难而愈发璀璨夺目,在世界文化长廊中熠熠生辉。如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召唤下,中国传统文化再次焕发出生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是先祖描绘的天下大同的美好情景,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追求的共同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蓝图中,发挥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文明不灭,精神不老,中国传统文化正星火燎原。

叩问心灵,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珍视和热爱也将由己及人,那就是理解并尊重各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春风,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生机勃勃;而中国传统文化也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家园温暖如春,鸟语花香,清风怡人。

7.从安徒生的身份说开去(没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除了极少数专业研究者,绝大多数的中国读者对安徒生的了解或许仅限于他是一位用丹麦文写作的童话作家。偶然的机缘,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发现,安徒生可不只是为孩子们写童话的童话作家。作为作家,安徒生最出色的作品是小说和戏剧,童话在他的创作中仅居其次,而且当时根本没引起批评家的注意。现在的丹麦读者,读得最多的也还是安徒生的小说、戏剧和游记。在被中国读者一直作为童话大王接受的安徒生的精神世界里,有太多童话以外不为人知的东西。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为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理性思维能力。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并简单交代了其发生的背景。这个问题并非个体现象,而是具有普遍价值和意义,如许多历史现象、历史问题被误读,致使我们距离真相愈来愈远。要思考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即通过不懈努力,运用探究式思维,把握问题的本质内涵,还原事物的真实面貌。行文时,要在认清本质、分析原因、分析方法上下工夫,力求让文章走向深入。同时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探究,如在网络化普及的今天,碎片式的解读问题让我们难以适从,也让真相离我们越来越远。

切题立意:1.学会质疑,拒绝盲从 。2.质疑成为习惯。3.还原真相,不盲目从众。4.还原历史的真实,全面认识问题。5.多思考,多质疑,透过现象看本质。6.运用探究思维,发掘事物真相。……

学会质疑,拒绝盲从

学习中最难能可贵的,莫过于质疑。质疑,就是发出你自己认为应该发出的声音,不能盲目相信他人的观点,要通过独立思考去推翻一些错误理论。

回顾历史,科技发展是在质疑中走向进步的。在历史上,大凡著名的科学理论都是由一些善于质疑的科学家提出来的。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中叶经过不懈的努力,提出了令人震惊的相对论,成为人类历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正是这种质疑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才让人类科技得以不断进步。

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在学习上更应该讲究学贵在疑。人们都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但何为学问?既即为学问,只有多质疑、善疑,才能获得更有深度、范围更广的知识,才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我们的事业。明朝的一位文学家陈献章曾经说过: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学会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不断去创新,才能有更为全面、更为具体、更为科学的新理论。

人们常说知识的海洋,意思是说知识就像海洋一样,对于一个人而言,无论他的知识再多、学问再大,也总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学问越大的人,越能发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很少,而坐井观天之人才会自高自大。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而学会质疑、善于质疑,则是人类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切记不可墨守陈规,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进步,让科技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这样一句话: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的确如此,如果傅光明没有质疑,那么安徒生是童话作家这个蒙蔽国人百年之久的错误言论就不会得到应有的纠正;如果没有毕达哥拉斯对世上只有分数和整数的怀疑,就不会有无理数的产生;如果没有哥白尼对地心说的质疑,就不会有日心说的产生。所以说,只有才能让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拿起质疑的钥匙,去开启新科学的大门吧!

点评本文是标准的议论文,有三个层面值得关注:一、切口较小,以小见大。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并未面面俱到,而是选择了学习需要质疑这一学生熟悉的话题来提出问题、详细分析,展示出质疑的重要性,最后又由此过渡到生活层面,深化了主题,使文章以小见大,层次感强。二、分析翔实,彰显作者的思考能力。文章在分析学贵在疑时,先从学问的角度入手展开讨论,随后又分别分析大疑小疑的区别,最后将质疑和创新联系在一起进行探讨,显示了作者思维的缜密。三、举例和引用出彩。文章引用了巴尔扎克、哥白尼等人的事例来论证观点,新颖深刻,不落俗套。

皇帝新装”VS“飞流直下

(题目新颖灵动,让人眼前一亮。)

在如今错综复杂的社会里,许多假象不仅蒙蔽了我们的双眼,也蒙蔽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假象中踟蹰,相信与不相信成了困扰我们生活的主要问题。面对这样的假象蒙蔽,我们需要不断净化心灵,用心去寻求真知,获求并还原事物的真实。(开篇直奔社会现实,展示了所写问题的社会针对性。)

大自然是美好的,它永远都会为不知是虚伪还是真实的人们展现它最真实的一面。(着笔于自然真实,让说理具有说服力。)

自古就有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它永远都有对事物的认知,他会判断高处是哪里,低处是哪端,它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应该到那里去。它从不会因为别人说高非高,低非低,而去改变它的流向!它不盲从,它永远相信自己看到的,相信真理。

连自然界中没有生命的水都会这般真诚地对待世人,那我们呢?童话故事中就有皇帝的新装,穿在身上自己都不能感觉到,离自己最近的人竟都无法判断,还要尽信他人之言,让错误的寒流不断蒙蔽自己的思想,让原本正常的你因为别人的想法而不敢表现真正的自己。(以皇帝的新装作为论证素材,很巧妙。)

安徒生作为作家,最出色的作品是小说和戏剧,童话在他的创作中仅居其次,而在我们中国,安徒生总是以童话作家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认知里。这一真实的景况被我们在盲从中误读了140多年,令人深感滑稽。安徒生是童话作家这一结论,从未引起过我们的任何质疑。(引述作文材料,让文章的论证更有针对性。)

难道真的是人类太渺小?大自然太伟大?不,不是这样的,再伟大的自然也是靠生物、非生物等微小的东西组成的。当然,有虚假就会有真实。比如,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老师拿了一个杨桃放在教室里让学生临摹,结果全班同学画的各不相同,其中一个同学画了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同学们都嘲笑他。但他却坚持自己的想法,我看到的就是一个五角星。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都渐渐长大、渐渐懂事了,回想起那次美术课,大家都不禁汗颜。(运用比较思维,将人和自然进行比较。)

当然,真实也是与虚伪并存的,著名指鹿为马事件,相信也在深深地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有时候也许是人们不愿意去思考,却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已经设下机关的不平常之事,最后弄得人仰马翻。而有的人却因为一时的利益而不敢面对真理,不愿真实地做自己。要相信金子总会发光,而真理终究会被人们解放出来。(指出了得不到真相的原因,分析深刻。)

大自然是神奇的,它不会伪装,它永远对你真诚,所以作为自然界一员的你没有资格去相信皇帝的新装,却要坚信飞流直下才是真理。(总结全文。直奔中心论点。)

点评本文最大的特点在于:一、列举现象,对比鲜明。文章开篇选取了大自然中瀑布的不盲从,并把它和现实生活中人类的盲从进行比较,提出了盲从这个话题。开篇视角宏阔,能从自然现象中体悟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二、条理清晰,论证有力。文章从自然现象和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随后用指鹿为马的成语分析问题,告诫人们要直面自我,反思自我。但作者如能进一步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扩展到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提出增强自我反思能力的方法会更好。

让优秀成为习惯

如果说生活是一片海洋的话,那么真理无疑就是海中的那个小岛,我们依赖它,我们需要它,我们必须拥有它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让自己的思想成了别人的跑马场。他们不敢质疑,思想被束缚,一味地跟着习惯走,不愿意换个角度、换个立场思考,这类人很悲剧,他们就像是被牵着鼻子走一样,总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正如那个说闻到了苹果香味的学生,他不是不诚实 ,而是被一种习惯束缚着,他认为导师刚从果园里摘来的苹果必然是香的,所以他抢着说闻到了,他正是缺乏的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老师的话不持任何怀疑成分,所以,他错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勇于追求真理的人。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兰彻与他的导师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兰彻总会质疑,他会用自己的头脑 去发明、去创造,而他的另一位同学,那个与兰彻作对,只会死读书的死胖子,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他会把书上的东西背的滚瓜烂熟,他以为的认为成绩是能力的最好诠释,认为自己比兰彻有能力,会比他活的更好。可是,结果呢,他是富有了,而兰彻则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他可以自由地设计自己想要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把学习运用到实践中,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兰彻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自己的头脑为生活开辟一片新天地。不是所有的课本都是无误的,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完美的。我们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但我们更要有一种质疑的态度去生活,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人人都应该尊重老师,但更应该追求的是真理。真理是永恒的,真理是无价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己主导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要有原则,不可盲目,不可随波逐流,让普通成为优秀,让优秀成为习惯。

点评:读罢此文,感触有三:1.针对现实,反面入手。文章题目是让优秀成为习惯,可文章开头一改常态,从反面入手,阐述现实生活不思考、缺少质疑的行为,从而确立了论证的把子,使得文章的论证具有针对性。这种由现象到真理的论证思路值得学习。2.对比手法,观点明确。第三段将兰彻和他的导师进行比较,在对比中说明质疑的重要性,为第四段的提出正面观点做了铺垫。3.材料稍显匮乏,扩展不够。文章引用的事实论据过少,导致文章内容过于单薄,不能充分展示作者的文采。

8.世界大同,和合共生(已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1.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新时代领路人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2.有人说,在当今时代,我们不能独善其身,而应该兼济天下,因为幸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单元的享受,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感受。国与国的交往,既传递友谊,又分享智慧。

读了以上内容,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来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目为阐释性材料作文,着重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时政关切意识,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写作理念。考生要能将自己所知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材料题旨相对接,表达自己作为未来公民对国策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中华民族有着美好的思想传统,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我们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其他各国人民过得好。战国时期的孟子曾问齐宣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齐宣王回答说:“不若与人。”当前世界,战乱和贫困依然困扰着部分国家和地区,疾病和灾害也时时侵袭着众多人民。国际社会唯有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才能将人类栖居的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各种讯息纷至沓来,天下大事如在眼前。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要善于去面对、去思考,要有放眼四海的胸怀和境界。

切题立意:1.世界和谐,人类大同。2.团结协作,共生共赢。3.独乐孰若众乐。4.传递友谊,分享智慧。5.胸怀博大,兼济天下。6.携手共进,彰显社会进步。

世界大同,和合共生

2018年4月11日,新时代领路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

当前,世界发展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发展鸿沟日益加深,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各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在何方?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要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否可能?人类社会要向何处去?

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以高瞻远瞩的全球治理观,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其核心要义就是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思想。

2015年9月,联合国70周年系列峰会召开,中国领导人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全面论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017年3月17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得到广大会员国的普遍认同。2018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第一次把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联合国的文件。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成为中国引领世界潮流和人类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这也标志着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百年未有的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世界愈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的交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形成了相互依存、彼此依赖的新型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正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

从自身的发展历程看,从积贫积弱到改革开放,我们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不能独善其身,而应兼济天下,因为幸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单元的享受,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感受。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们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且要助力实现“天下大同”的世界梦!

9.“永不干涉”与“间接干预”的辩证思考(没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涉”原则,即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事情,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然而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有约50只帝企鹅被困冰坑,历时两天无法走出困境,出现很多伤亡,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经过深思熟虑,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斜坡上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符合近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紧贴时代热点,关注思维品质,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本则材料选材于BBC出品的耗时四年拍摄的《王朝》纪录片。材料讲述的是一方面纪录片行业中要遵循“永不干涉”原则,一方面面对帝企鹅被困冰坑的状况,拍摄组不得不用“间接干预”的方式成功解救帝企鹅,让帝企鹅走出冰坑。题目要求考生针对“永不干涉”与“间接干预”的行为,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命题材料紧扣当下教育的热点问题,降低了考生的阅读难度,同时也降低了考生的审题难度,但思辨性较强,考生写作的角度广泛,引导考生深度思考。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命题者的意图,否则容易偏题,导致失分。

第一步:解读材料,整体感知。审题前,先要弄清楚材料的层次和结构,整体感知材料的基本内容。本则材料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写的是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要遵从“永不干涉”原则,即要尊重大自然,不得对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第二层次前面写的是有约50只帝企鹅被困冰坑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用“间接干预”的方法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后面一句说的是摄制组的“间接干预”所引发的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二是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第二步:把握重点,找准角度。其次要把握材料重点,找准写作的角度。综合材料内容,材料是围绕“人与自然”展开,一方面强调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尊重自然,顺其自然;另一方面表明在自然物种面临濒临困境时要适当干预,保护自然。

角度一:永不干涉,维护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角度二:间接干预,爱护动物生命。角度三:规矩是死的,现实情况是活的,要灵活变通。这三个角度都可以写,但是显然从材料所描述的场景来说,角度二和三的立意相对更准确一些,也更容易得高分。

第三步:综合归纳,准确立意。最后,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辩证分析、准确立意。本题材料其实就是对于永不干涉和间接干预的讨论,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切题立意:1.尊重自然更要保护自然。2.坚守原则更要善于变通。3.尊重自然更要善待生命。

4.遵守自然规则更要有人文关怀。5.不能死守规则,要灵活处理。

顺势而为

“永不干涉”原则指导下,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却遇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况——帝企鹅被困冰坑,伤亡甚多,濒临“全军覆没”。不能违背原则,更不能对陷入困境的帝企鹅袖手旁观,于是一个两全的方法产生了: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成功靠自身走出冰坑。适当地“间接干预”,实为更好地顺应自然。

摄制组的此番做法有着“中庸”的色彩——不走极端,在适度原则下巧妙而适当地“出手”,既不过度干预以致引发破坏,也没有因缺少制约而让一切混乱无序。

与此境况相似,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不“顺势而为”的成功。汉初统治者并未在残暴的秦朝结束后立即以强硬的手段巩固新政权,而是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不违农时,以靠百姓自身来恢复经济;罗斯福在美国大萧条危机中,采取了有效合理的方式帮助人民走出生活困境,以工代赈,通过间接的救济既避免了骄惰之风的养成,又让人民通过劳动以获取源源不断的收入,最终消弭了经济危机,挽救了一个国家。

由此观之,“顺势而为”即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用正确的方法合理干预,如同驾一叶扁舟,顺着河流方向稳稳地航行。于水流湍急处用力划桨以求平衡不翻,于风平浪静时收桨静坐以乘水而游。

密切关注变化的形势,因时因势而为,在新时代也为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提供了一个思想指南、行为向导。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依据当地自然条件来恢复生态,在宜林处植树,在恢复地力的肥沃土壤上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营造一片片富含生机的农田;在推进乡村振兴,大力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中,经济上适度的帮助,在保障基本生活水准后,进行“扶智”与“扶志”,顺应农民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因势而为地挖掘脱贫的内生动力,从而使贫困主体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依靠自身致富。从脱贫与治污的攻坚成就中,可见顺势而为不失为最有效的“干预”,也达到了最理想的效果。

尊重自然的规律,顺势而为的干预,为取得发展与成就的阶梯。

范文展示二

规则,也可以有温度

某自然纪录片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发现一群帝企鹅遭遇困境,摄制组施挖出楼梯,以“间接干预”的方式拯救了帝企鹅。他们的做法体现了人性之美,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然而,他们却违背了自然纪录片行业中的“永不干涉”原则,即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因此,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以我之见,规则永远不是死板的,在人性光辉之下,它也可以是活的。

同为地球上的生物,当其他生物遭遇困难时,我们应当伸出援手。中国自古便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这里的“天”,简而言之,便是自然。它要求我们心怀善良、包容之心对待万世万物,其突出表现便是对其他生灵的爱护、珍惜。因此,摄制组对帝企鹅的间接干预散发出的是对生物的尊重。再者,摄制组虽身处自然纪录片行业,但在他们目睹约50只企鹅被困冰坑、濒临死亡时,内心的同情必然被激发。而此时,他们不仅是作为纪录片的工作人员而存在,更是作为爱护生灵的人而存在,因此对帝企鹅的救助便无可厚非了。

规则是人制定的,规则也可以有温度。规则是人类为维护世界秩序,对社会中的人进行的系统性的约束。然而,社会是多元的,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则永远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普适性,作为人类,我们应当学会变通。正如材料中摄制组违背“永不干涉”原则的做法,也正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深思熟虑后对看似不可动摇的原则所进行的变通,彰显出的正是人性的光辉。如果他们确实坚守“永不干涉”原则,难道真的可以做到见死不救,目睹多只帝企鹅死亡而无动于衷吗?规则也可以被人性所温暖,规则也可以变得有温度。

诚然,对规则的变通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摄制组的做法值得赞美的是,他们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采取“间接干预”的方式,既成功救助了帝企鹅,又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对帝企鹅活动的直接干预。在社会生活中,要做到对规则的恰当变通,就需要我们具备明辨是非、权衡利弊的能力,不随意打破规则。

古人云:“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规矩同样需要温度,从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相关链接   

“永不干涉”也许是另外一种干涉

BBC的自然纪录片是很多人必追的剧集,而历时4年拍摄的《王朝》更是众人期待的焦点。不过,最新的一集节目播出后,观众们在推特上吵翻天了。

这一集的主角是帝企鹅。在影片中,摄制组趁着天气短暂好转想要抓紧时间拍摄,还没到达拍摄地点就听见远处传来帝企鹅们的哀嚎。原来,在帝企鹅大部队的一侧,大约50只帝企鹅被困在一个冰坑里。想要从坑里出来就必须爬上周围的陡坡,可是面对又滑又陡的斜坡,帝企鹅刚向上爬两步,就往下滑三步。帝企鹅们排着队不断探索不同的路线,希望可以找到走出困境的路,但却无济于事。

刚开始,观众们被帝企鹅打滑摔倒的滑稽样子逗得哈哈大笑。但很快大家就笑不出来了。当时的气温有零下60度,其中一些帝企鹅还带着幼崽,这些帝企鹅宝宝必须要踩在父母的脚上,藏在它们温暖的腹部之下,如此才能抵御严寒。可是在艰难的攀爬过程中,帝企鹅父母们不得不遗弃自己的宝宝,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用不了多久帝企鹅宝宝们就会被冻死。而且南极的天气变化无常,两天后,被困的帝企鹅仍然没有爬出冰坑,还出现了更多伤亡。如果持续下去,它们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观众们看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到BBC的官方推特下留言,要求摄制组救救那些被困的帝企鹅。同时也有一些观众表示,人类不可对自然环境进行干涉。其实,这也是摄制组的顾虑。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规定,即“永不干涉”原则。简单来讲,就是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物种的活动进行干预。

可是,看着被困的帝企鹅以及被冻僵的帝企鹅宝宝的尸体,看惯了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剧组摄影师们都心疼地落泪哽咽。他们的心情和观众们一样,认为不能看着如此美丽又顽强的生灵一步步走向死亡。

经过深思熟虑,谨慎权衡利弊之后,摄制组决定采取行动,对被困的帝企鹅出手相助。他们非常理智地采取了折中的措施——间接干预。几名工作人员用带来的铲子在冰坑周围的斜坡上挖了一条浅浅的沟,它就像一条楼梯,可以让帝企鹅有处落脚,踩在浅沟里向上爬。果然,聪明的帝企鹅很快就发现了这道救命的楼梯,它们靠自己的努力利用浅沟最终成功地走出了冰坑。

摄制组的行为赢得了众多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对此,《王朝》的执行制片人迈克·冈顿谈到这件事时说:“我们有相应的原则,而且干预自然确实是很危险的行为。但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些帝企鹅会因为自然界营造的特殊情况而死去。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作为专业的从业者,会严格遵守永不干涉的原则,但在极个别的特殊情况下,在理性与人性的博弈中,人性会占上风。这时候进行一些间接干预,挽救珍贵的生命就是一种最合适的选择。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执意坚持永不干涉的原则,也许恰恰是另外一种干涉。”来源:《做人与处世》2019年2月上

10.考前重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没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

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人类各种文明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只有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以上内容,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800字。

解题: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召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相互的交流、学习和互鉴。各国文明的相互融合,不同行业的相互沟通,才会推动世界不断前行。   

本题是组合型的材料作文,综观整个作文题目内容,材料一的重点是“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材料二的重点是“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材料三的重点是“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最后的引导语侧重于对文明交流互鉴重要性的阐释。考生要对所给材料进行审读,在构思立意时,应该将“文明交流互鉴”作为论题并与其他关键词相联系,进行综合立意,如此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

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立意的角度:一、文明交流,多彩、平等、包容。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在确定立意时,要从这三个方面阐释文明,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可从当今文明的“多彩”,看到社会现象的绚烂;由文明的“平等”,想到国与国之间文明的交流、包容与互鉴。二、交流互鉴,时代进步。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重在相互的交往与相互的学习。每个人、每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各自的文明和科技,相互之间都需要进行深入交流,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三、人类命运,文明与共。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各国文明的相互融合与交流,促进相互间的理解。只有汲取其他文明中的智慧和营养,才能不断壮大自身力量,从而更好地提升自我能力,共同解决面临的各种挑战。

切题立意:1.相互交流,促进发展。2.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共同发展。3.文明传播交流,需要相互包容。4.文明交流互鉴,世界更精彩。5.文明互鉴,促进人类进步。

交流则无敌 互鉴则无畏

交流则无敌 互鉴则无畏。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世界文明的多姿多彩,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人类发展史充分证明,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仅以亚洲来说,世界三大古文明——华夏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皆源于此。从黄河、长江流域到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从印度次大陆到中南半岛,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亚洲多姿多彩的文明交相辉映,为人类保存着最久远的文明记忆和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亚洲文明之花正在世界舞台上绚烂绽放。

“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仅以中国来说,中国既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借助古丝绸之路,佛教、阿拉伯数字、各种农作物等就从印度、西域、东南亚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洲各地。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它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等方面来看,它都显得至关重要。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但要真正实现“一带一路”的畅通,就必须做到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一起推动时代的进步。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要密切政治经济联系,也要通过文明交流互鉴“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当今世界,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偏见与隔阂。因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需要经贸联通,也需要文化融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进而实现人心相通。

透过历史长镜头端详,有交流互鉴才有今日人类文明的繁荣多彩。古丝绸之路帆影幢幢、驼铃声声,书写出文明交流、文明共存的典范,印证了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的可贵价值。

我深信,文明交流互鉴,必将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文明交流互鉴,更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国与国之间,交流则无敌,互鉴则无畏。

11.颂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已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春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快闪系列节目《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一时间《我和我的祖国》那美妙动人的旋律响彻大江南北,“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活动场面震撼,无数人为之热泪盈眶,一种最真挚的情感在我们心中升腾——祝福祖国,展现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为春节增添了喜庆气氛。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解题:本题为新材料作文,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主旨的审视能力。

第一段材料围绕“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这个话题展开,共有四句话,第①句交代活动背景,第②句介绍活动内容,第③句写出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及歌词,第④句写活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显然,内容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③④两句。第③句通过节选的歌词内容,强调“我”和“祖国”之间的关系:“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分担“祖国”的忧愁,分享“祖国”的欢乐。第④句,凸显活动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综合来看,题干材料是指向我和祖国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爱国情。

围绕题干材料所提供的场景,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以做如下简单分析:这是怎样的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抒发了人们怎样的感情?“展现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一句,也可以引发考生们的思考:为什么要爱国?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作为新时期的学生应该怎么办?考生的文章可以围绕上述问题展开。

因此,如果把作文的立意定位在新时期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或新时期青年学生要拥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上,还是非常切题的。但如果把立意定位于信息时代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央视媒体的举动是在作秀等等,则有偏题甚至错误的倾向。

切题立意:1.媒体有担当,唤醒爱国情。2.拥有担当精神,分担祖国忧愁。3.爱国,需要发自内心,付诸行动。4.浓浓爱国情,呼唤青年担当天下。5.分担祖国忧愁,功成必定有我。

爱国情,呼唤我们勇担时代重任

2019年春节期间,如果你问我什么场景让我感动,那我要说是数千人自发地同唱一首歌;如果你问我什么歌曲让我印象深刻,那我要说是《我和我的祖国》;如果你问我什么情感让我热泪盈眶,那我要说除了亲情,就是浓浓的爱国情。

是啊,浓浓的爱国情,让我热泪盈眶;浓浓的爱国情,呼唤我们担当天下。这种感觉,就如同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所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浓浓的爱国情,洋溢在大江南北。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到深圳北站,从“南海上的璀璨明珠”三沙到“音乐之岛”厦门鼓浪屿,从成都宽窄巷子到长沙橘子洲头,是浓浓的爱国情,让无数不相识的人自发地聚在一起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是满满的幸福感,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感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没有国家,哪有我们个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就是当今时代我们应该拥有的家国情怀。“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我们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是爱国情在呼唤我们应该勇担时代重任。

爱国,不需要做秀,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爱国,不需要高调,需要的是我们做好本分。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个个值得我们学习。像守岛卫国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的“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忠诚信使其美多吉的“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八零后乡村教师张玉滚的“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等等,他们是平凡的,但他们都心甘情愿地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发自内心地把浓浓的爱国情尽情地展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将“平凡”与“伟大”画上了等号。

如今,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让我们不放弃一个贫困者;“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让我们的蓝天更蓝,环境更美。如今国泰民安,我们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自豪。

爱国情,呼唤我们要有时代担当。新时期,国家建设的接力棒马上就要交到我们手上了。目前,我们需要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坚持理想,脚踏实地,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今后能更好地承担历史责任打下扎实基础,从而书写我们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我相信,我们完全可以带着“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担当精神,再一次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12.从“黑洞”照片发布看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没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人类探索星空的脚步从未停歇。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一次次仰望星空,一步步接近宇宙和科学的奥义,探查未知世界的秘密,思索人类的未来。

1915年,爱因斯坦以其天才的想象力预言了“黑洞”的存在,当时人们认为黑洞吞噬一切。

2016年,霍金说:“黑洞不是永久的监狱。如果你觉得陷入了黑洞,不要放弃,有路可逃。”

2019年4月10日,由全球20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完成的首张黑洞照片发布,中国科学家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悟、联想与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是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理性思考的能力。完成这篇作文,需要考生先梳理材料。百年来,人们对于“黑洞”的大胆预言到全球科研人员共同捕捉到黑洞的盛世侧颜,不仅让考生领略到科学的巨大进步,还让考生重新审视好奇心、探索欲、想象力等科学精神的可贵。由科学家百年来对黑洞孜孜以求的探索激发出探求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由中国科学家近百年的缺席到中国科学家起到重要作用,认识到中国正一步步走向科技强国,培养国家认同意识,等等。

对于多则材料作文,还要注意理清材料间的逻辑关系。考生可以将四则材料看作观点和论据的关系;也可以看作相互补充、共同支撑中心论点的关系。但考生不可拘泥于材料,一定要展开联想和思考。

切题立意:1.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和科学的奥义。2.探索未知世界的秘密,思考人类的未来。3.积极面对未知“黑洞”,不悲观,不放弃。4.合作共赢,共探宇宙未来。……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一个有关黑洞的认知,历经百年的漫长历程,从一无所知到大胆假设,从恐惧未知到乐观判断,从科学假想到捕捉到盛世侧颜。星空充满诱惑,引人类一次次仰望,人类探索星空的脚步从不停歇,从而一步步接近宇宙和奥义。因此,我言: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生命不息,好奇心让人类探索不止。1915年,爱因斯坦因对星空中黑洞的大胆想象,提出了黑洞假说,让人们有了对黑洞从无到有的认知。霍金重新预言了无边宇宙中未知的存在。好奇心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好奇心活跃了他们的大脑,好奇心给予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因为好奇心,科学家们天才地定义了世界新的规则,开创了世界新的时代。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探索本能,我们才真正离我们梦想中的宇宙更进了一步,才真正开启了我们发展的新篇章,因为好奇心,我们才能走进未知。

生命不息,思索不止,对宇宙的探索更上一层楼。2016年,霍金的一句话激励了万千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地探查未知世界的秘密。“如果你觉得陷入了黑洞,不要放弃,有路可逃。”惟其艰难,才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视其珍贵。正是有了坚定的动力,才能无问西东,砥砺前行。人们的思想在探索过程中成长、在探索过程中坚强,坚定地探索,方能让生命生生不息,永不止步。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代代接力。2019年证实,全球200位科研人员精诚合作,终将星空中黑洞的真实面貌展现于世人。而且对于首张黑洞照片的发布,中国科学家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百年来科学家对黑洞的探索孜孜以求。从大胆预言到全球科研人员共同捕捉到黑洞的盛世侧颜,我们领略到科学的巨大进步,感悟到好奇心、探索欲、想象力等科学精神的可贵。中国科学家从百年缺席到起到重要作用,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正一步步走向科技强国……

在我国科技创新由以跟跑为主转向在更多领域并跑、领跑的时候,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需要有务实求真、永无止境的科学追求。新时代的我们应如星空探索者一般,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朋友,有科学梦,就放手去追。有国家支持,用勤奋打底,再有志同道合、精诚合作的队友为伴,逐梦科学路便不是白日梦。

点评:本文观点明确,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正文开头明确材料主题、点明文章中心后,引出主体部分的三层次或三分论:“生命不息,好奇心让人类探索不止”“生命不息,思索不止,对宇宙的探索更上一层楼”“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代代接力”。文中有事实论证,有说理论证,论证说理较有力度。此文结构形式整齐规范,文章善用排比句式,语言生动形象,较有气势,增强了可读性。

13.心愿与时代同行!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一位网友在一篇帖子中列举了他40年前为自己许下的100个心愿,其中包括住上楼房,冬天在家洗澡不怕冷,买一台黑白电视机,登天安门城楼,去西藏观光,乘长途火车睡卧铺,坐一次飞机,与外宾交谈,去一次美国,出一本书,了却父母一桩心愿,为家乡做一件实事……

这位网友表示,当年自己拿26元工资,住十几平方的房子,靠煤油灯照明,听收音机接收外界信息,出门不超过100公里……所以,这些心愿在那时实在非同平常!如今这100个心愿大都实现了,其中有的是靠自身的努力,更多的还是靠社会的整体进步。

今天的你有哪些心愿?再过40年,你这些心愿也能实现吗?会以怎样的方式实现呢?请根据材料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近两年,全国卷作文题选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时代进步,贴近现实生活,不回避时事热点,本次模拟考试的作文题是对这一特点的呼应和体现。题目中包含两个时间维度。一个维度是从40年前到现在,也就是改革开放的40年;另一个维度是从现在到40年后,即到2059年。按照国家制定的发展规划,到那时“第二个一百年”的目标已经实现,我国已经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文章要以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背景展开对“心愿”的论述,如果脱离时代和社会而单纯就心愿论心愿,可视为偏题或跑题。

考生立论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切入:1.个人心愿的时代特点。材料中列举的网友的心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心愿在今天看来十分平常,但在40年前的条件下却是非同一般的。同样的道理,“我”在今天也可以提出一些非同寻常的心愿,这些心愿到40年后可能也会变得很平常了吧?2.心愿的确立与时代潮流。材料中所列网友当年的心愿包括多个方面,有物质需求,有精神需要,有个人成就,有社会价值。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正当、合理,包含正能量,符合社会进步发展的时代潮流,这是它们能够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今天确立的心愿也应该将个人意愿与时代要求有机融合,这是保证它们将来能够顺利实现的基本前提。3.社会进步与心愿实现的可能性。材料最后说,网友心愿的实现“有的是靠自身的努力,更多的还是靠社会的整体进步”,这是点睛之言,点明了如何实现个人心愿的问题。实现心愿当然离不开个人的奋斗,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靠社会的整体进步。个人的奋斗要服务于社会进步的总目标,“我”努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和智慧,也就是实现个人心愿的最有效途径。

正确立意:1.在最好的时代追随心愿。2.心愿与时代同行。3.奋斗新时代,圆我冲天梦。4.吾愿万人同心,明日红鼓铮鸣。5.个人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6.以我奋斗坚守之行,圆家国昌盛之愿。

奋楫时代洪流,实现个人心愿  58分

(标题起得妙!鲜明点出“奋斗”“时代”与“个体”三个关键点,核心概念为“心愿”。)

靠自身的努力、靠社会的整体进步,网友实现了自己40年前曾以为难以启及的心愿,不觉心有戚戚,我也有很多心愿,我也想用这样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心愿。我要在新时代奋楫中流,实现心愿。40年后,回望人生,可以无悔无憾。(首段概述材料,回答指令,点明“在新时代奋楫中流,实现心愿,扣题。)

我也有很多心愿。我想,在未来能够登上月球,开启一场月球之旅;我想,我将有一位机器人朋友,它可以听我倾诉,为我释怀;我想,我们国家的每一位青年都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贫富差距不断缩小……(扣住引导语要求“今天的你有哪些心愿”,明确心愿内容。)

“欲穷天地三千界,欲上高峰八百盘。”要实现心愿,就必须有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此段谈实现心愿的具体要素:“信心”“劲头”“毅力”。)

回望今日之发展,展望未来之心愿,仿佛我的心愿近在咫尺,又仿佛可望不可即,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息,时代将会为我们提供条件,那么,心愿是否形成就看我们的了。(再次点明实现心愿的实现要靠社会进步和个人努力,引出下文对伟大人物实现心愿的叙写。)

孟祥飞积极创新,超越自我,填补了国家的多项空白,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两弹元勋”邓稼先,潜心钻研科学,挑战自我,实现了心愿;“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不仅实现了自我心愿,更实现了千千万万人民的心愿。他们在时代中努力奋斗,实现心愿并且将时代向前推动一大步。(事实论证楷模人物实现心愿的途径。)

我愿以之为楷模,以奋斗之灯照亮未来,以生命之火实现心愿。我自当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每天的座右铭;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时回响在耳边;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豪情拥抱未来,实现心愿。(联系自身,回到我的心愿,以及如何实现上来。)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自当如苔米一样为国家做出一丝贡献,为心愿的实现添砖加瓦。毕竟,时代一大步,个人一小步,个人的理想全都依附于国家的繁荣、进步与富强。

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昭示下,未来会更加精彩。到时,登月球旅游或许对每个人都有机会;机器人可能会“飞入寻常百姓家”;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应该都会消失殆尽……再加之我的努力奋斗与拼搏,相信我的心愿会如这位网友一样全部实现。(展望40年后,在时代发展进步和个人努力奋斗下,心愿达成。照应第三段心愿内容。)

云山苍茫,江水泱泱,于新时代中踏波驭浪,奋楫前进,相信我的心愿一定会实现!(呼应标题。)

 点评   本文作为考场作文,在双评情况下,得分58分,可以看出无论是写作者的内容选择,还是结构思路、语言组织,都深得两位阅卷老师的喜爱。文章标题直接扣住写作核心要素和要求,行文按照心愿是什么,如何实现心愿,心愿达成这一思路展开,运用道理论证、事实论证阐释了心愿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更多的还是靠社会的整体进步这一中心论点,论证充分,说理透彻;此外,本文语言优美流畅,或引用诗词名句,或长短句、整散句灵活运用,都让文章显得更加灵动,充分展现了写作者超高的审题能力和写作功底。

在最好的时代追我所愿       56分

网友“希望冬天洗澡不怕冷” ,这是一桩小小的心愿;同时,他还有“与外宾交谈,为家乡做实事”的大心愿。我虽不像海子“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天”,但我也有独属自己的心愿,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要努力追吾之愿!

以我之力,逐我之梦,我有我心愿。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最纯最真的童谣唱出我心中的向往——我要到满是星辉、辽远无际的宇宙里去!不同于单纯的载人航天,天文学研究的是天体的道理。从“太阳能不能被浇灭”到“如何利用恒星骤变的能量”,不断成长的我阅读各类科普书籍,在网上下载了不少资料,相信以我之力,定可逐我之梦,40年后的我,定会在天文领域有所建树!

时代之力,助人追愿,在最好的时代追我所愿。

“我一定要开花”是《野百合的春天》里百合的心愿,她深深扎根,终有美丽绽放,惊艳世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的心愿,但这种心愿非一己之力能解,唯有社会整体进步才可实现。发帖的网友40年前想住上楼房,“风雨不动安如山”;而现在的中国,广厦千万,全国人民尽欢颜。

许多心愿要靠社会的整体进步实现,没有种植方法的改进,意志再坚定也难以筑起绿墙,成就“塞罕坝”美谈;没有互联网,马云又怎样发家致富?万户只能坐在爆竹上妄想去往天空,而今“嫦娥”月背登陆、“鹊桥”搭线。这启发所有追梦人——要善于借助社会、时代的力量,时代成就个人,个人更要推动时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我躬逢一个大时代,定要在最好的时代全力以赴,“LU起袖子加油干”实现自我心愿,也成全时代的大目标、大心愿。

法国诗人兰波在《深谷睡者》里说:“闪烁的太阳已越过高傲的山峦,幽谷里的光点有如泡沫浮泛。”你悟,心愿在我心;你听,时代在召唤。加油吧,我告诉自己:不浮躁,不焦虑,我要在最好的时代追我所愿!

筑梦小我,成梦中国   56分

心愿,人皆有之,或大或小,或壮阔或平凡。而所有的心愿,都因小我而起星星之火,因中国而成燎原之势。

筑梦在小我。一位网友的100个心愿清单展现着他的人生。奋斗是他的见证。“出一本书”“了却父母一个心愿”“为家乡做一件实事”……他通过自身努力,将其中多数心愿实现,不由让人肃然起敬。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愿,属于自己的梦。而为之奋斗更是我们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于敏院士曾言:“一个人的成就,是微不足道的,若能将其融入国家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院士的心愿,简单而又不凡,他用一生为之奋斗,终在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完成自己的心愿,兑现了许下的诺言。人,因梦想而有前行的动力,因梦想而创造奇迹。乔布斯、马云、马化腾……哪个不是因在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努力破土而出,浸透着血与泪而成就自己的参天大树呢!

成梦在中国。回首建国七十年的艰辛奋斗史,我们看到了无数为国家撑起一片天的人们,是他们每个人燃烧的星光才汇成了如今耀眼的中国。而日益强盛的祖国终成一把坚毅的保护伞,为中国人民阻挡风雨,成就亿万人的梦想。网友心愿清单中“坐一次飞机”“去一次美国”“乘长途火车睡卧铺”的实现与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的速度飞速增长,高铁成为我国的一张名片,“蛟龙号”让深海不再神秘,“墨子号”创造通信安全新奇迹……快速发展的时代,通讯、出行,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即,中国的梦,更是成就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愿的梦。祖国的强盛,让无数个小小的梦得以实现,再微小的光芒也可以熠熠生辉!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正见证着祖国新时代的辉煌。在感受到祖国强盛光芒的同时,更应点亮自己,如鲁迅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只是向上走,发一份光,散一份热”。用自己做文明的火把,努力燃烧,让小我无悔,让中国更美。

最美的青春,最纯洁的梦想,都会在这大好的时代绽放。再小的梦想,都因艰辛的奋斗与美好的阳光而冲破黑暗的土壤,向上生长,直冲云霄。

筑梦在小我,成梦在中国。

草木蔓发,春山可期     55分

愿景,埋在心中。随着岁月不断生根发芽,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等待花苞绽放,释放心中的美好。四十年岁月是一条漫漫长河,流过山丘,流过低洼,不过总方向大致不移,那就是实现愿景的方向。

你心中埋着怎样的愿望?当问题落在我的头上时,我的回答与千千万万寻常人一样,渴望青年时求学顺利、事业顺利。中年时与相爱之人相守一生,家庭美满,父母健在。老年时子孙满堂,共享天伦之乐,共怡时光之美。你问40年心愿能否实现?是的,愿望美好,未来值得憧憬。可你的愿望不会自己凭空实现,需要的是自身的努力奋斗和社会的稳健发展。

草木生长蓬勃旺盛,春天的山才值得人们期盼欣赏。就拿自身来说,努力奋斗是青年奋发、建功立业、有番作为的唯一途径。叔本华曾说:“人生如同钟摆,摇荡在疲怠与痛苦之间。”无痛何以知痛觉醒,无苦何谈人生坚持。人一出生,便带着生的焦灼和生的忧虑。惟有心中有愿,并坚定不移切实为之奋斗,才能收获芬芳馨香,才能获得累累硕果。

不光要个人强,还在于社会、国家强大。经济浪潮一番又一番激起,面对世界局势风云变化,我们却仍握紧舵,拉好浆,在波澜丛生的海上平稳前行。这靠的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十四亿人共同努力,将心靠在一起建成坚实的领地;将力量合在一起,汇成一股绳,支持着我们国家永垂不倒。执政人良好的政策,切实为民的福利,让我们感受来自社会的温暖;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变化,让我们更感安心、更具信心。福利的不断加持,让我们愈来愈幸福。社会的树木越来越繁茂,我们的春天越来越值得期待。

在岁月的加持下,在漫漫40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幻中,我们会在一日又一日登上更高的山峰,社会也会在一年又一年中散发着更加迷人的气质魅力。

而我们心中的愿望必然通过社会的整体进步,个人的不断努力得以一个又一个地实现。时光不晚,岁月漫漫,未来犹可期。每一株灌溉希望的愿望之花终会在岁月之中开放,散发迷人馨香。

14.家训名句,化育后世(已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梁书》)

②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以严束也。(《修匿余编》)

③施惠勿念,受恩勿忘。(《朱子治家格言》) 

④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司马光)

⑤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林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五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句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本题是传统文化类中的家风家训热点,命题采用名言组合的形式,有很大的开放性,全面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立德树人的层面上,聚焦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的培养,引导考生树立立德为先、清白做人、重德疏财的价值观;也考查考生关注社会现实,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思考如何发扬家风家训,怎样才能做到家国同兴、国富民强、长盛不衰。

切题立意(组合示例):1.①+④教子以义方,遗子以清白。2.②+④义方严束育后代。3.①+⑤清白家风计长远。4.③+⑤遗子以德不以财。5.②+⑤富贵难永续,严束教子成。

遗之财富不如授之教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牙牙学语时,《三字经》便已融铸于中华血脉,华夏自远古走来,穿携古之教化义理,流芳百世;中国向未来而去,伴守传统化育,迎新时代复兴。

古之教化,在明明德。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自夏之禅让,舜便教子以贤,担国之大任。古代历史,风起云涌,德义教化之旗却从未倒下:谢添出身名家,世家大族,富可敌国,但家族的传承让他义无反顾,入仕有为。“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可他一向恭敬,素来坚毅,为汉邦镇守疆域,保一方太平。霍去病身为将门虎子,却非因家境殷实而无所事事,却是传承父亲志向,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舍小家为大家,捐躯报国,以死明志。古人高义,感我中华。

今之传承,在明己志。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的轨迹刻下中华韵骨,优秀文化不会随时代而消亡,反而熠熠生辉,愈加璀璨。毛泽东教毛岸英以劳动之姿实现人生价值;傅雷家书点点玉墨,缕缕纸香,将教义志向浸润子孙心田;何猷君出身富贵,父亲的化育让他不断充实自我,从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到最强大脑的顶尖选手,他一路前行,明己之志。“富贵不能骄”,传承精神财富的价值更高。

遗之财富不如授之教义。今之时人,日月为证,以优秀的风骨刻下中华道义的华章,重振国之重器。

来者发扬,在弘新风。

“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在时代飞速发展的洪流中,优秀家风的教化作用日益珍贵。富贵已不再稀有,贫穷仍存于世间。王心仪一篇《感谢贫穷》让古人圣训再现光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寒门学子志向远大,严于律己,不鹜于声,不弛于惰,故而事业易成。相反,如今富贵之家,溺爱孩子,疏于教化,以至恣意狂放、一事无成者,比比皆是。

遗之财富不如授之教义,后之来者,身体力行,以时代新风传承中华文化,再现国之雄风。

泱泱中华,红日初升,大道其光。遗后世财富,莫如授之以教义。优良家风世代相传,化育子孙,道义永存,家国同兴!

点评:本文是考场佳作的升格作文,思路清晰,畅谈古今,立意高远,聚焦传承的内容和方式,着眼传承优良家风的意义;引用材料准确醒目,论述材料丰富,能准确支撑论点,且表述言简意赅,突显了扎实的语文功底,在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15.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已印)


附件

  • 押题方向性预测15道作文题,必看!(许浩).doc  下载 预览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