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关于语文课堂交往过程的思考

  发布者:李倩    所属单位:浉河区柳林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2019-07-16    浏览数( -) 【举报】

关于语文课堂交往过程的思考

       现阶段语文课堂交往中已逐渐摆脱了“强调教师讲,学生听,重灌输,轻自学,主张把知识讲深讲透,让学生复习记取”这一传统教学模式,交往中已开始关注课堂中个体生命极其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师生之间的倾听、理解,克服了以前在传统模式教学中无视交往而造成的学生个性片面发展的弊端。而交往教学中所倡导的“双主体”乃至“多主体”的理念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突破了传统教学“单主体”的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虽然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课堂交往明显增多,但随之也在交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交往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在现代教育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是教育过程的主导,是课堂的控制者、管理者,作为权威灌输知识,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提出要求,做出评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没有怀疑,没有否定,成为教师权威的自觉服从者。主要表现在:现阶段中学大多数语文课堂中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面向全体学生讲授,呈现出较强的“控制——服从”状态,在课堂交往中绝大部分的教师仍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虽然也有很多教师响应新课改的要求,试图改变自身所处的尴尬位置,但是大环境下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出现了学生的消极配合、学校方面片面提高升学率的要求以及顽固保守派等压力,导致这些力图革新的教师最后也往往无疾而终,最后也只有抱着烂熟于心的新课改,而尴尬地实行着传统的教法,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

二、交往形式单一。现阶段课堂交往中往往以教师与学生个体、与全班的互动交往为主,而教师与小组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虽然随着课改以来,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已经开始注重人文关怀和无区别对待。由于学生的本身个体的差异,继而在高考的压力和社会等一系列特殊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教育资源在学生之间的分配最终存在很大差异,交往逐渐被少数人所独享、垄断,交往机会、交往的言语形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现象。从课堂交往范围来看,教师与少数优生之间、教师与近距离的学生之间交往偏多,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交往中被“边缘化”;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往和与个体学生的交往多,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交往少;优生之间、差生之间、男生之间、女生之间的小团队交往多;性格外向的学生比性格内向的学生课堂交往多。课堂交往也没有形成多元主体互补优势和共同交往与互动的平衡状态。

三、交往内容肤浅。“现阶段大多语文课堂交往过程中气氛虽然不乏活跃,但表面热闹的的实质 “短”、“频”、“浅”肤浅内容 ”。主要表现为课堂交往中,基本上是教师操作下的的“问答式”为主。教师希望用讨论将学生带入交往情境中,但讨论只是刚刚开始,却立刻草草结束;有的教师过于频繁发问,学生为应付老师而被迫交往,收效甚微;而大部分教师的口头禅就是“是不是”,这种毫无启发性的提问,根本就不能引起师生之间的深层次交往需要。有些课堂虽然教师试图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诱导学生进入到交往情境中,但是交往内容的肤浅使得这些刺激与措施大多无疾而终。在此种内容肤浅的交往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质疑的权利,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线性的影响,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流动,严重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虽然课堂交往这一理念已经深受肯定与欢迎,教师也以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课堂交往为己任。但眼下大多数所谓的课堂交往却徒有其表。在这样的课堂交往中既有“教”者的无奈,也有“学”者的彷徨。真心希望我们广大教育同仁们,能齐心协力,克服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好的方法,注重良性的课堂交往,让孩子们真正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成为课堂主体!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