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例说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串 作业周期 : 2019-04-22 2019-07-26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在新的形势下,各学科都在提倡高效课堂模式,如何让课堂高效,问题串的设计尤为重要,好的问题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下面请结合你在本学期的某一堂物理课,把问题串的设计思路展现出来,字数500字左右。

发布者:程源俊

例说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串

提交者:学员袁保富    所属单位:息县二高    提交时间: 2019-05-21 20:35:04    浏览数( 2 ) 【举报】

摩擦力教学中“问题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问题间的联系,这样会使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者答非所问。通过“问题串”的设计,学生能够对概念有一个更深理解,问题本身带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问题串”解读
  所谓“问题串”,是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挖掘教材,整合身边的资源,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的一连串层次分明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包含着一定的思维逻辑性,它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
  巧设“问题串”引课堂 物理教学跟生活事例是分不开的。为了促进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以及增强课堂的有趣性,笔者用生活中的摩擦例子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前,笔者用黑板擦在黑板上面擦了几下,然后将黑板擦用一只手摁在黑板上。然后进行如下对话:
  师:黑板擦处于什么状态?
  生:静止状态。
  师:黑板擦受到重力,为什么能保持静止状态?
  生:黑板擦受到一个方向与重力相反的摩擦力。
  师:这个力是谁施加的?作用点在哪里?大小如何?
  生:这个力是黑板施加的,作用在黑板擦与黑板的接触面上,其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下面我们仔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状态的分析去分析力;第二个问题是在引导学生黑板擦除了受到重力,还应该受到摩擦力,从而引出“摩擦力”这个概念;第三个问题则是引导学生分析施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及大小,这个问题是对以上思考的一个总结。通过这个“问题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力的方法,更可以培养学生一种全面严密的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对物理学、尤其是力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虽然这样的引入很简单,但是不可否认它很有效。在第一次试教的时候,笔者是这样提问学生的“黑板擦为什么能够静止在黑板上?”这个问题的答案五花八门,其中有同学说是因为黑板擦被我按住了,这个答案的出现显然是我提问的误导。其实他没说错,黑板擦的静止跟我的手摁在它上面是分不开的,然而我提这个问题并不是想要这个答案,这答案不利于教学环节的完成,也不是真正的、直接的原因。其他同学也有很多答案,如黑板擦受到摩擦力,黑板擦受力平衡等等,虽然这些答案都对,但是比较杂乱,缺乏层次性,相比之下通过“问题串”得到的答案更科学,更加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分析方法和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利用“问题串”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是摩擦力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摩擦力是存在于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它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我们只能通过它的作用效果去分析它。在这里为了能让学生能更容易地分析出摩擦力方向,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给每个学生小组发一个毛刷,让他们用刻度尺在毛刷面上轻轻地向前推,提醒学生不要往下压,只是向前推。教师问:“毛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齐答:“毛变弯了”。接着问:“毛弯向哪里?”“前面。”学生回答。教师继续问:“毛向前弯说明什么?”……经过教师这样一问一答,学生对摩擦力有了深刻地认识。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地给出,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同时降低了这个问题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回答,并且每个答案都为下一个问题打下铺垫,层层递进,不知不觉中便完成了教学环节。这样的提问是有效的,这样的提问是引人思考的。
  借助问题串总结分析摩擦力的方法 这是一节方法型的复习课,在课堂上,笔者自然要引导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安排了如下的提问:“观察放在桌上的木块,请问木块处于什么状态?”学生回答:“静止状态。”教师继续问:“你能想个办法使木块受到摩擦力吗?”学生开始推、拉木块。
  其实,不管是推木块还是拉木块,结果都是使木块动起来,那么为什么木块动起来就受到摩擦力,静止就不受摩擦力?说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发生相对运动。那么,只要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就产生摩擦吗?教师将木块提到空中使其向前运动,再提问木块是否受到摩擦力,W生回答:没有。这就说明木块间受到摩擦还必须满足相互接触且有挤压。
  通过上述“问题串”,我们不难总结出判断摩擦力的方法。只要满足物体间相互接触、有挤压并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我们就可以说物体间存在摩擦,并且如果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就说此摩擦是动摩擦,不发生相对运动但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摩擦就是静摩擦。
  结束语
  “问题串”的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且“问题串”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尽管“问题串”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也不是说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问题都要用“问题串”。用“问题串”教学模式往往解决的是学生很难学会的知识或方法。我们在用这种模式前首先要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然后精心设计教案,课后还要反思,将课堂生成的东西与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再修改,不断完善课堂。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6-04 11:04:36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