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案例 作业周期 : 2019-04-17 2019-07-26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结合学习内容,请上传一份语文教案。

    要求:应体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融合。

发布者:曾婷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案例

提交者:学员朱晓光    所属单位:传店乡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6-15 08:56:08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向沙漠进军》 


教学目标:1、讲析课文内容,学习简单的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说明方法。 

          2、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浏览相关网页,独立解决科学疑难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使用网络资源,浏览相关网页,独立解决科学疑难教学设计思路;《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我校“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                 用”课题研究的一次尝试,依据课题“由老师给出网址,确定专题,让学生自己浏览后讨论并解决学习疑难”的要求。  

 教法:应用网络技术的多媒体教学  

教学实施:   一、“事理说明”单元主题词解说 

            二、课题解说:  

 ㈠初识大漠网络链接,沙漠的有关图片展示  

 A、神奇的塔克拉玛干(大漠鸟瞰、沙海风光、 奇景瑰观、 生命之泉、大漠生灵、翰海春光)、   B、沙漠的狞狰一面

㈡、沙漠现状及成因等相关知识的介绍 

 ㈢竺可桢和《向沙漠进军》  

三、简析课文  

 ㈠学生自学课文第一部分  

1、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2、问题落实   ⑴课文为何不一开始就介绍沙漠里的两个奇怪现象,引用古代典籍里的亲身倒过   沙漠的人的故事有何作用?   

               ⑵沙漠里的“鬼怪”为何到了解放后穿越沙漠的人员就没有再碰到类似的事情?(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 

 ㈡讲析课文第二部分 

 1、请同学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  

 ⑴“魔鬼的海”这一光怪陆离的沙漠现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⑵ 在课文中找出这一现象的科学解释,并用自己的话回答。 

 ⑶“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的现象的成因完全相同吗?为什么  

⑷“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一句在段落中的作用? 

 ⑸ 简要概括“鸣沙”现象的表现?  

 ⑹ 用一句话概括课本对“鸣沙”现象产生的原因。 

 四、课程的迁移和引申 

 ㈠提出相关思考问题   课文在分析鸣沙现象产生的原因时用了“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这句话,看来竺可桢1961年写作本文时人们对鸣沙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还没有定论,上网查找解决

五、布置回家作业  

 1、将“沙漠求生”的问题写成一段话,说明选择的原因  

 2、1961年竺可桢在《向沙漠进军》一文的结尾段中讲:“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会更快的成为现实。我们一定能逐步改造沙漠,使沙漠变成耕地和牧场,为人民服务。”四十多年过去了沙漠的现状如何,竺可桢生前的愿望实现了吗?上网了解。  

 3、课外自学《向沙漠进军》等有关沙漠情况的资料,以组为单位自编班刊小报《半亩方塘》特刊——“沙海探奇”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