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5-05 2019-07-25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请参训教师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展示“新课标和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具体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杨培朝    所属单位:新县第二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7-02 16:29:52    浏览数( 0 ) 【举报】

《将进酒》教学设计

【考纲导向】

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设计意图: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考试大纲,提出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核心立场,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考查要求。

考试大纲“导向教学”的功能、高考改革的大环境、现行教育教学实际三个因素,决定了“考纲导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课标引领】

《将进酒》属于必修课程的学习任务群7“文学阅读与写作”。

1.学习目标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优秀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激活想象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2.教学提示、课程要求

“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根据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从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设置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

3学业质量标准、高中语文素养水平

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五、高中语文素养水平描述“审美鉴赏与创作”水平三表述是相同的:

在鉴赏活动中,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能具体清晰地阐释自己对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表现形式及作品风格的理解。能比较多个不同作品的异同,能对同一作品的不同阐释发表自己的观点,且内容具体,依据充分。能对作品的艺术形象及价值有独到的感悟和理解。有文学创作的兴趣和愿望,愿意用文学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设计意图: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将核心素养框架构建和学科素养的目标分解,作为这一次完善升华新课程的抓手。

新的课标,“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厘清本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贡献,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精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提出教学实施、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的建议。”

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是在新课标的关照之下。)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吟诵诗歌,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体会诗歌极参差错综之致、节奏疾徐尽变之美,提高古诗文诵读能力。

2.从诗歌中“悲、欢、乐、醉、愁”入手,把握本诗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理解诗人由悲转乐、转狂放愤激、最后结穴于“万古愁”的情感变化,进而体悟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师生能对诗人形象及价值有独到的感悟和理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因声求气、吟诵诗歌,发挥联想和想象,领会诗中宏大广阔的意境美,品味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

 教学难点

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貌似“醉生梦死”的消极行乐实则积极用世的复杂情感。

【学情分析】

诗歌教学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内容,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诗歌知识,背诵了一定量的名篇,但是又往往只停留在背诵了解的表面,对于诗歌的抒情性的基本特点、诗歌语言的含蓄凝练,认识还是不到位,对于诗歌鉴赏的方法还没有系统掌握。

学生对李白是有所认知的,从蒙学阶段的《静夜思》开始,豪放浪漫的风格也慢慢成为李白的一个“符号”,但是学生对李白的人生经历和创作个性缺乏了解,对于李白诗歌的精神内核,缺少系统而又深入的探究、挖掘。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

教学活动:吟诵、质疑、讨论、探究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将进酒》朗诵视频一组,7个视频资源。可处理为二维码扫描。

徐健顺吟诵《将进酒》

配乐朗诵1(康桥朗诵,视频)

配乐朗诵2(濮存昕朗诵,乐队现场伴奏)

现场朗诵(濮存昕在晚会现场深情朗诵,无配乐,视频)

央视“子午书简”《唐诗十家·李白》(高峰朗诵,视频,节奏明快,声音厚实)

《唐之韵 第七集一代诗仙(上篇)》(视频)

北京人艺《李白》

2.学生学过的李白诗歌梳理。

3.关于李白研究的著作、代表性文章一组。(略)

(体现丰富资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计一:

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一章,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那颗。李白一生诗酒相依,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酒与诗,天生结缘,诗随酒发,酒催诗生。同学们都知道李白有哪些咏酒的诗句?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把酒问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借酒解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酒成为诗人生命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将进酒》。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本设计引导从学生已知出发,由“李白与酒”的诗意文化,慢慢走近好饮的李白、浪漫的李白,在诗歌的吟诵中,触摸李白“狂歌痛饮”豪放飘逸外表下孤傲不屈、愤激狂放的灵魂。)

设计二:

余光中的诗中有这么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写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对他的精彩描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李白?如此一个好酒、狂放的李白喝起酒来是怎样的情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将进酒》。

(设计意图:以余光中、杜甫咏李白的诗歌导入,其共同点都是抓住了李白的浪漫豪饮的个性和对于中国诗歌的贡献。“好酒、狂放”又是《将进酒》所体现出的特色。导入自然,激发学生读诗兴趣。)

设计三: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借酒浇愁。离别酬唱,喝!怀才不遇,喝!功业未成,喝!唐代天才诗人李白在这个方面尤为突出,李白好饮也善饮,杜甫《饮中八仙歌》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一个嗜酒如命,狂放不羁的李白跃然纸上。不过李白不仅能喝,而且也善劝酒。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李白的好饮个性、李白的浪漫风格有一个感性的了解,为接下来吟诵《将进酒》,触摸李白的灵魂打好基础。)

学习活动一:吟诵指导

1.李白的抒情诗是很豪放的、飘逸的,我们还知道诗歌具有音乐美,古诗是朗读我们称之为“吟诵”。下面我们先听名家的吟诵,请你谈谈吟诵《将进酒》该掌握哪些技巧。播放徐健顺的吟诵视频。(诗歌的节奏)

明确: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学生自由吟诵。

2.教师跟学生共同讨论全诗的吟诵。

这首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

(1)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

“黄河”一句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句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

这两句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 应读得很有声势,先“高亢”后“悲伤”,读出慷慨生悲的韵味。

(追问预设:什么是比兴手法?你能举出一些诗歌运用比兴手法的例子吗?学生会回答《诗经》里的比兴手法。)

(2)入题:节奏稍许明快。

“人生”一句,“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句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这几句诗朗读时,要逐渐加快,展现出“乐”情。诗的第一个高潮在“会当一饮三百杯”这句上,应当读得豪气十足,要用升调读,“三百杯”一语尤当着力加以渲染。

以上是诗的铺垫部分,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3)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岑夫子”以下六句为诗意转换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重音依次落在“将”“莫停”“歌”“倾耳听”诸字上,突出邀请之意。读完,稍作停顿。

(4)“钟鼓”一句至结尾为诗的主体部分,诗人借此尽吐胸中块垒,必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钟鼓”二句是这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主旨所在。愤激之情必当见于辞色,应当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二语当用极强音读,以见其憎恶、鄙弃之深。其下“古来”二句是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亦可见诗人盖世之气和狂放之态。两句之中,上句为宾,宜轻读;下句为主,宜重读,要表现出十足的自信。

陈王”二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为例,可用叙述调读而略带感情色彩。重音当落在“恣欢谑”三字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为结尾的抒情高潮蓄势,再用夸张语调读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当有延长音——这是全诗的高潮,须有强大的声势,才能显示诗人的飘逸的风格。

这部分朗读时,要注重配合作者的“狂放”之情,李白的愤慨之情尽情宣泄,要将这种情感通过节奏的加快展现出来。

(设计意图:本学习活动为达成“教学目标1”。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诗词方法,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配合肢体语言的变化,将文中意境从抽象、平面的文字中进一步延伸,在有声的空间里丰富发展。诗词吟唱,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文化艺术形式,是诗词音乐性的进一步升华。诗词“吟诵”与“吟唱”不仅是我们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手段,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著名古典文化学者叶嘉莹说,诗歌诵读和吟唱是一种偏重于感性的直觉的感化,“诗歌所写的内容既可以增加孩子美感的联想,诗歌吟诵的声音,更可以透过直接的感受,而产生一种乐音对心灵之品质的感化的效果。”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题目的意思也很直白,就是一首劝酒歌,可李白在劝酒的同时也直抒了心中悲情与豪情,使得多年以来心头的苦闷来了次淋漓尽致的释放。本活动指导学生从七个方面学习吟诵技巧:气息支持、语调抑扬、句逗停顿、字正腔圆、韵味内涵、神态自然、动作协调。让学生在听读、吟诵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形象、语言,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是师生共同吟诵,在反复实践中总结规律。反复诵读是鉴赏诗歌的基础,诵读需分层次:疏通式诵读、理解式诵读、情感式诵读、个性化诵读。)

学习活动二:体悟感情

1.《唐诗别裁》说“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通过吟诵,我们初步感知了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体会到了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接下来,让我们理清诗人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的复杂情感。

播放濮存昕配乐朗诵《将进酒》。请再次诵读,找出直接抒发情绪变化的句子。并请梳理出诗人的感情脉络。学生诵读,讨论: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悲”;

人生得意须尽欢——“欢”;

烹羊宰牛且为乐——“乐”;

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

但愿长醉不复醒——“醉”;

与尔同销万古愁——“愁”;

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本诗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诗人由悲转乐、由乐转狂放、由狂放转愤激、最后结穴于“万古愁”

(设计意图:本学习活动为达成“教学目标2”。新考纲、新课标都要求,鉴赏诗歌要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诗歌的最基本的特点是“抒情性”。本活动是整体感知诗人情感基调,应该善于老老实实从文本出发,善于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品味。教师启发学生抓准关键点;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教学情境。)

2号称“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生中与“酒”相伴,追求“醉生梦死”。你对《将进酒》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哪一点感受最深?请反复诵读诗歌,并结合你所积累的有关李白和中国文学文化知识,谈谈你的认识。大家先自己思考,然后同位、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探究、讨论,全班交流。

(1)人生苦短之悲。

开头四句写悲。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其基调是壮;这次则不同——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看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开篇的这组对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是巨人式的感伤。

(追问预设:人生苦短之“悲”是否是诗人的悲观与消极?)

中国古代的文人,在面对着永恒的大自然的时候,经常发出这样的一种感慨。尤其是那些有着远大的宏伟志向的人。当他的这种志向不能够得以实现的时候,报国无门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这样一种人生易老的感慨。从《诗经》到“楚辞”,到《古时十九首》,到李白这首,一直到李白的后代,许许多多的历代文人都在感慨人生苦短。

譬如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深感人生有限,他就更急于实现人生理想。而这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仍未完成的一统中国的宏伟大业,在表达忧虑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发出了对贤士的思慕之情。我们也正能从李白人生苦短的悲叹中,读出他那颗渴望建功立业的赤诚之心。

(追问预设:你对人生苦短之“悲”与中国传统的“流水文化”有什么独到的理解?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明确。)

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告戒世人: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流。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将进酒》一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便是抒发“逝者如斯”的伤感,李白对于“流水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不仅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也为诗人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2)朋友聚会之乐。

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客舍,百代是古往今来时间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悲感虽然不免,李白是天生乐观的。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

(追问预设:“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写这首诗的?发挥想象,叙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游期间。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

(追问预设:“人生得意须尽欢”是在宣扬及时行乐吗?)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落魄的身世,迫他走上颓废的路”,“颓废之中仍透露出他的热情来……他并没有忘掉人间的祸乱,的确具有‘济世’、‘拯物’的心肠的。”(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发出了自我人生非常自信的价值宣言:“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用”而“必”。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的喷薄而非。

诗人连呼“烹羊宰牛”,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欢乐至极乃为狂放。

(追问预设:你能想象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形象:大醉,酣睡不起。理由:“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

(3)怀才不遇之愤激。

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可诗人以为“不足贵”, 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闻一多在其长篇叙事诗《李白之死》中写道:“若不是你们(酒)的爱护,我这生活可不还要百倍地痛苦?啊!可爱的酒!自然赐给伊的骄子——诗人的恩俸!神奇的射愁的弓矢!……”这两句诗集中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本是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然“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他是要借这个酒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那么这种不满当中呢,他发出了令人震惊的话:“古来圣贤皆寂寞”。

(追问预设:你认为“圣贤”是什么样的人?你认同“古来圣贤皆寂寞”吗?理由是什么?)

自古以来,品德高尚的人,如孔子、孟子、贾谊等,都得不到重用,可谓怀才不遇。

圣贤在他眼里面都无所谓了。其实李白从内心深处是非常尊敬那些圣贤的,因为圣贤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给了后人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他十分景仰的曹植,也脱离不了怀才不遇抱恨终生的遭遇。忧愤深广的愤激自我肯定的叹惋,使得诗情悲而不伤,悲而能壮。

(4)尽情欢乐之狂放。

“主人何为言少钱”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在这个时候,他确确实实是借酒浇愁,发出了一种狂吟。他的感情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诗人要将“五花马,千金裘”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狂放到了极点,一种狂傲,一种精神。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天,二十五岁的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第一次长江流域的漫游,“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是何等豪举。故“千金”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诗人“呼儿”“与尔”,口气甚大、将宾作主、不拘形迹,浪漫豪迈,狂放至极。李白是傲岸不屈的,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由,他不愿意受到统治者的那种束缚,你不重用我,我就“明朝散发弄扁舟”。他这个时候发出的一种狂吟,表露出追求解放的鲜明个性。篇尾的“与尔同销万古愁”,照应开篇之“悲”,含义更为深沉宽广。

(设计意图:本学习活动为达成“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老师给学生提供脚手架,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诗,启发引导学生从“悲、欢、乐、醉、愁”入手,在反复涵咏中把握诗人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品味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体悟李白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抒发貌似“醉生梦死”的消极行乐实则积极用世的复杂情感。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激活想象中提升诗歌欣赏能力。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学习活动三:浪漫解读

从诗歌的表现手法看,李白继承并发展了屈原开创的浪漫主义,将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推到绚丽无比的高峰。严羽评李白《将进酒》时说:“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既是,此其所长。”大家讨论一下,《将进酒》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的?

1自我的肯定和豪放的性格。

李白一生追求功业,渴望为世所用,实现“为王师、安社稷、济苍生”的宏愿,心中充满自信、自豪、乐观、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对认识价值的肯定和歌唱,自我意识的觉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个性,落得个赐金放还的下场,“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于“醉生梦死”中寻求解脱与自慰,在放浪形骸中寄托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荣华富贵的蔑视。这正是李白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核。

2.宏阔的意境和跌宕的诗情

诗的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作者“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诗人由“悲”生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知己聚会、及时行乐的心情,即化为豪迈的酒量——“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作者由悲转乐,但仍然掩盖不了内心之“愁”,随着酒的量饮,借着酒劲,李白爆发了,将自己对社会,对统治者的愤懑之情宣泄出来。诗人由愤懑,加上酒精的作用,最终走向狂放,这正是李白豪迈的一面。

纵观全诗,围绕一“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乐观→狂放→愤激→更狂放→愁苦,潜藏在酒话底下的郁怒不平之气,如黄河之水,奔涌迭宕,一泻千里,境界宏阔。

3.高度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借助想象,先声夺人,写汹涌澎湃的黄河之水,如从天降,奔流到海,一去不返,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这是空间上的夸张,给人横空出世之感,令人震撼,她那狂放不羁的性格与诗人的性格完美契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写在高大的厅堂上因镜子里窥见自己白发生而悲伤,早晨如青年人的黑发,到了傍晚成了如雪的白发,人生易老、光阴易逝,这是时间上的夸张。其中的“悲”是全诗的“诗眼”,给全诗奠定了悲怆苍凉的基调。高度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显示了诗人独特的极具浪漫色彩的审美个性。

(追问预设:诗人除去诗篇开头运用了高度的夸张外,你还能说说诗歌其他地方也运用了夸张吗?)

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如“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

4.清新的语言和参差的节奏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的诗语句通俗,音节响亮,节奏明快,感情充沛。王安石说李白的诗“词语迅快”,准确地概括了李白淋漓畅快的诗风。李白决不使格律束缚感情,当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往往冲破格律的限制,出现一些散文化的诗句。李白的《将进酒》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极参差错综之致,节奏疾徐尽变之美,豪放洒脱,极大表现了李白豪放是诗情。

(设计意图:本活动为达成“教学目标3”。“浪漫主义”不能只是一个标签,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通过感知形象、品味语言、体悟情感,去鉴赏诗人的风格。落实新课标要求:在鉴赏活动中,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诗歌,“能具体清晰地阐释自己对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表现形式及作品风格的理解。”)

【板书设计】

设计一:


(设计意图:诗歌的最基本特点是抒情性,“悲、乐、愤、狂”是《将进酒》跌宕感情的变化脉络,而其精神内核是豪放外表下的“愤激”。李白“高堂明镜悲白发”,“酒逢知己千杯少”“人生得意须尽欢”,“买醉”狂歌痛饮,目的是“消愁”。诗人由悲转乐、由乐而愤,由愤转狂,鲜明体现了李白的豪放飘逸与追求个性自由的浪漫。)

设计二:

 


(设计意图:主题是酒坛的形状。打开李白这坛美酒,扑面而来的的“巨人式的感伤”,但接着饮下去,是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之豪放洒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然后“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放纵、“钟鼓馔玉不足贵”的愤激,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寂寞”和“万古愁”。李白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抒发貌似“醉生梦死”的消极行乐实则积极用世的复杂情感。)

设计三:


(设计意图: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愁”。本设计极简单,却能让学生从诗歌中“悲、欢、乐、醉、愁”入手,把握本诗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理解诗人由悲转乐、转狂放愤激、最后结穴于“万古愁”的情感变化,品味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

【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将进酒》。

2.准备一次李白诗歌朗诵会。(学习活动四)

(设计意图:巩固课上吟诵指导成果,“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课上课下的语文活动成为一个整体。让学生熟练掌握古代诗歌吟诵技巧,在诗歌吟诵活动中,走近李白。)

3.酒成为李白生命的一部分请到图书室查阅资料,或者利用网络搜集李白写“酒”的诗歌,以“李白与酒”为题,写一篇鉴赏文章。(学习活动五)

(创新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设计。设计出发点有二:

新课标要求“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设置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

“学业质量标准”“高中语文素养水平”都要求学生“能比较多个不同作品的异同,能对同一作品的不同阐释发表自己的观点,且内容具体,依据充分。能对作品的艺术形象及价值有独到的感悟和理解。”

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些内容都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学生耳熟能详的李白的“酒”诗: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把酒问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设计反思】

本教学设计除去常规的要素(“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外,特地增加“考纲导向”“课标引领”“设计反思”三个栏目。

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极富创意地设计了“学习任务群”。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它通过任务让学生在语用实践中追求语言、技能、知识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位、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以此力求避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技能逐项训练的模式。

本设计即是遵循了上述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设计

语文的核心素养有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如何来设计我们的教学?

当下的教学突出的问题是“知识唯一的教学”,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基本方式。我们今天学科存在的问题是忽略了学科知识意义的内容,既也不反映知识体系的要素关联性,也不体现学科内容的逻辑完整性。我们提倡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是让我们孩子了解语文学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学习《将进酒》不单单学习关于李白的知识,也不单单是学习诗歌的碎片化知识,而是将李白乃至李白代表的唐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古代诗歌,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从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2.情景化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

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情景化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将进酒》教学设计设计了“吟诵指导”“体悟感情”“解读浪漫”“诗歌朗诵会”“李白与酒”(作业设计)五组学习活动。

尹后庆说:“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一定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间形成、发展的。以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为特点的传授式教学,完成不了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培养的。《将进酒》的五组学习活动,是我们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精心设计的。我们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使他们在活动的参与中建构语言、发展提升思维,在学习知识能力的过程,接受美的熏染、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3.问题化的学习设计

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问题以及问题的探究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设计,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我们提倡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对于《将进酒》的解读,“问题化学习”是我们设计的学生学习主线,我们设计了五组以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为指向的学习活动,同时预设了一系列的辅问题。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学会解读诗歌,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与规律,同时在对李白诗意人生的解读中,认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4.基于诗歌文体要求的设计

诗歌教学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激活想象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古代诗歌的特点有四个:抒情性;运用意象、意境抒情;语言凝练含蓄;富有音乐性。

(1)以读促情,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好的语文教学如同一篇好文章,应该是线索分明的,如何寻找语文教学的线索?贯穿整节课的是朗读教学,我们不妨称其为教学线索。一首诗的鉴赏首要的是诵读、吟诵。《将进酒》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体诗,也是李白悲剧人生的写照。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我们的第一个学习活动设计就是“吟诵指导”。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细细咀嚼、反复玩味诗意、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获得审美享受。

(2)激发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真正的鉴赏,既要知人论世,联系诗歌写作背景、诗人生活经历、诗人艺术风格,更要敢于敞开心扉,让自己的灵魂去触碰诗人的灵魂,以期达到心灵的共鸣。既要展开想象联想,在形象思维方面得到直觉审美的的享受,还要进一步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对形象所蕴含的内容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推理。

为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产生创造的意识和愿望,我们尝试了一些“追问预设”。“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写这首诗的?发挥想象,叙述一下当时的情景。”你能想象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学生在教师问题引导下,展开想象、得出结论,发展了形象思维。而另外两个追问预设:你认为“圣贤”是什么样的人?你认同“古来圣贤皆寂寞”吗?理由是什么?你对人生苦短之“悲”与中国传统的“流水文化”有什么独到的理解?则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地思考、想象、判断和推理,也在不断的实践和创新。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