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5-05 2019-07-25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请参训教师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展示“新课标和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具体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张雷    所属单位:新县千斤职业高中    提交时间: 2019-05-09 09:35:56    浏览数( 0 ) 【举报】

《诗经.氓》教学设计

                            新县千斤职业高级中学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2、品析语言,感知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对作者情感变化的理解、把握。

2.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

3.难点是对主人公婚姻破裂原因的分析。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2. 讨论法: 
从故事情节,女主人的心理变化来讨论女主人公的形象的二三其德。
从诗中找出诗经赋比兴的用法及其效果讨论

3.合作探究法。

课时:第二课时

巩固上节课内容,课前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解析 :B项“以为”是“以之为”,省略句,意思是“把它作为”。C项“不爽”是“没有差错”的意思。D项“至于”在这里是“到”的意思。 答案 A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叶沃若 沃若:润泽的样子。 

B.于嗟女兮 于嗟:叹息,“于”通“吁”。 

C.女也不爽 不爽:指不爽快。 

D.靡室劳矣 室:家务。  

解析 :C项,“爽”,这里是“差错”的意思。“不爽”应译为“没有什么差错”。 答案 C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击鼓》

课堂导入: 

不知大家有否读过这样一首乐府民歌:《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怎样感天动地的痴情的绝唱啊!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痴情之人未必能真正得到痴情的回报。

    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诗经》中的《氓》,看看诗歌中痴情的女主人公都遭遇了什么。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一、1.PPT展示,听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中情感的变化。

二、 设疑自探:小组讨论并整理板书

    1.理解文章内容,并根据作者的情感变化将课文分为三层。

    2.请试着用几个二字词语将每一层的感情基调和情节分别概括出来。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恋爱   热情、幸福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婚变    沉痛、怨恨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决绝    清醒、刚强

 

三、解疑合探:

1、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各有何举动?

    男:抱布贸丝  来、谋    ---------     男:急躁、任性;

    女:乘、望、泣涕、笑、言  ---------     女:温柔体贴、纯真热情。

 

2、三四两章有哪些对比、比喻?

桑未落,叶沃若-------桑落,黄陨

士之耽可说-----------女之耽不可说       对比

女不爽---------------士贰其行

 

桑叶

鸠食桑葚

叶沃若 比喻

叶黄陨

3、本诗采用怎样的叙述角度?有何作用?

    “我”(女主人公)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写法。

    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更能引起人们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祝福里的祥林嫂)

4、谈谈诗中弃妇的形象。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勤劳

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

温柔、坚强

归纳小结:

    本诗的主题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

 

四、质疑再探:

   1.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我的爱情?

     分析《氓》之婚姻破裂的原因?

社会道德

            “士”之变心

《氓》之 社会制度(经济)        现代婚姻破裂

婚姻破裂     

年老色衰

    从古至今有关弃妇的例子:陈世美 与秦香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社会制度: 一夫多妻、男尊女卑的社会制 度决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

结论:

一、婚姻中的女子应当保持独立的经济状态和人格尊严。

二、婚姻必须用爱情维系,且女子应当保持自已的个人魅力。

三、应该有守护爱情的终生理念和责任。

提示语:独立的人格与个性魅力是我们应该一生保持的。

 image.png

五、拓展阅读

   阅读舒婷的诗《致橡树》,把握其中的女性形象,体会它的主题思想。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只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赏析

      凌霄花    这是一种“极力攀附”的爱情

       痴情的鸟儿  这是一种“只知痴恋”的爱情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

       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阳刚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练习:

    1.自从有了《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就成了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至于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谚语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请你根据示例,再写出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起兴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即借另一事物,以引起所吟咏的事物。据此并结合示例,不难写出。

   (1)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六、布置作业:

    你认为女主人公在断然分手后,会获得人生的幸福吗?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推荐阅读:

1、《孔雀东南飞》

2、《娜拉出走之后怎样》

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诗经两首.氓》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新县千斤职业高级中学      教师:张雷

 

本节课整个流程下来,很流畅,课堂气氛很活跃。和学生互动也很充分。对于学生的发言能够准确点评,加以总结整合升华。

我想这次教学活动必须同时坚持文本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其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全部的语文教学活动都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所以学生活动就成为这节课的重要的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对《氓》这课书的设计与教学,我想用以下几点来概括:

1、是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

作为一名老师,要带领学生去“倾听”那个两千多年前的声音,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平时极少可能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事物,帮助学生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这种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文本本身的美。

2、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只有充分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和教师的教学主体性之后,才能正确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

教学中,我努力用更丰厚的文学文化内涵充实课堂,用更典雅纯粹的审美情操清新课堂,让我的课堂有一点探究的学术品味,启发和培养学生朴素的同情与悲悯情怀。我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对诗歌的鉴赏之后,申发出更深层的思考。

比如,在《氓》的内容分析的后面环节,我设计这样个问题: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我的爱情?

设计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本。

然后通过拓展阅读阅读舒婷的诗《致橡树》,把握其中的女性形象,体会它的主题思想。让学生懂得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相互尊重,彼此人格独立的,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引导学生对我们自己现实人生的关照。

古人有言:不读诗,无以言。对学生对老师也是如此,多多读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就会有所体现。一堂课不能面面俱到,因我本人的经验与能力所限,授课过程中还存在随意散漫之处,只能留待今后一一改进了。当然,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份沉淀之后的反思于我的成长和进步深有意味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