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5-05 2019-07-25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请参训教师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展示“新课标和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具体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刘大友    所属单位:河南省潢川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5-16 21:47:32    浏览数( 2 ) 【举报】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机械能的概念,能够分析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会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来解释物理现象及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守恒思想,养成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及内容。

【难点】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找一名学生配合完成小实验:把钢球用细绳悬起,请一同学靠近,将钢球偏至这位同学鼻尖处释放,当钢球摆回时,观察该同学反应,并让学生分析会不会碰到鼻子,思考原因。由此引入新课《机械能守恒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师播放视频:荡秋千、过山车、撑杆跳、瀑布等视频材料,初步深刻感受各种丰富多彩的动能与势能发生相互转化的过程。

教师播放演示实验:滚摆、单摆、自由落体等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中物体自由下落时,重力势能怎样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重力势能减少,因为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思考:减少的重力势能去哪了?

学生: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在逐渐增加,说明物体的动能增加了,即物体原来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教师:那如果物体由于惯性在空中竖直上升时,能量又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物体原有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教师播放演示实验:水平弹簧振子在气垫导轨上振动的实验。感受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

教师举例说明:物体被弹簧弹出去之后,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而物体的速度增加,动能增加。也就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

学生总结:不仅重力势能可以与动能相互转化,弹性势能也可以与动能相互转化。

教师补充: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发现: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师提问:物体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呢?以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为例,研究这一问题。

结合教材给出题目,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动能定理和重力势能的的相关知识,列式并化简,得出前后总的机械能相等的关系式。

小组交流结果后总结: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同样可以证明在只有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互相转化,总的机械能也保持不变。

教师总结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及时深化: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可以总结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分别从做功角度和能量角度分析: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0;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能量转化,无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

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教材例题,之后分析结论,发现与已有的认知或生活经验一致。并通过例题总结出: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不用考虑两个状态间过程的细节,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初末状态即可。并比较与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简洁性。

环节三:巩固提升

利用所学知识思考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机械能是否守恒?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并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