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5-05 2019-07-25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请参训教师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展示“新课标和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具体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何琦    所属单位:高梁乡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5-08 09:49:27    浏览数( 0 ) 【举报】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初中道德与法制学科具有四大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政治认同”,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了解我国的大政方针、理解我国的社会制度并能发自内心地接受与认可;“理性精神”,就是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生活;“法治意识”,就是让学生崇尚宪法和法律,对宪法和法律有敬畏之心,从而遵从宪法和法律,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履行法定义务的习惯;“公共参与”,就是让学生有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能作为社会一员以主人翁的姿态实践,参与生活,见证成长。下面我就以实际课例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课例                                                                                                                                                                  课例一:在教学《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时,我设计了模拟我校所在的“亭子岗”村村主任的选举活动:要求学生课前推选出3位候选人,每位候选人准备竞选演说词;班干部组成选举委员会,开展选举筹备活动,如确定竞选程序、制作选票、布置选举场所等。课中候选人分别发表竞选演讲(每人3分钟―5分钟),接着学生投票,然后现场唱票,最后当选人发表当竞选感言。通过这一课堂活动,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政治参与的热情显著提高。特别是候选人为争取选民,在竞选演讲中对“村民自治”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具体的思考,从而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鲜活而可操作,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融入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从而有效培育了理性精神。                                                课例二:在教学《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我让学生寻找班上“最美同学”。学生通过身边同学的日常表现评出心中的“最美同学”并说明理由,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是如何实现的。整节课没有空洞的说教,说的是学生所熟悉的人,讲的是学生所经历的事,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每个同学都有话可说。通过参与,学生认识到人生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才有意义。类似这样的活动我还组织了很多,比如学生对“校园统一穿校服的规定”有不同的认识,我就在课堂上召开一个听证会,听听多方学生的意见。在学校其他管理方面,我力求结合教学内容提供适合的平台,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建言献策。                                                                                                                                                                       课例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中,我以“协商民主有什么优势”为议题,指导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观看微课、微电影等,探究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及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在课外走访本地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对本地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评估他们对有争议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立场、应对措施的理由;指导学生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对话协商活动,参与对有关公共政策的制定。                     因此,我们要把政治参与的过程、态度、效能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政治实践活动,拓展学生政治参与渠道,通过网络参与(网站、微信、微博)和�F实参与(电话、书信、实地)等渠道让学生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校内参与校外参与并举,如校内的学生自治和学生职务竞选、学生与校长面对面、校内民主管理,校外参与社区管理、政府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其作为政治参与个体对于决策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认同。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反思    

(一)“活动型课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行之有效的好模式。打造“活动型课堂”,要求学校变革政治学科课程结构,变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将以往的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要求一线政治教师成为“活动型课程”的科学设计者、正确引导者、智慧组织者、坚定实施者。这是一个挑战。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与议题相关的实践问题,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感悟、发现、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三)选取的教学活动内容应更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选择的活动内容既可以是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处理、食品安全、道路安全、居民搬迁、环境治理等话题,又可以是学生身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在校园穿校服、校园建设及学生关心的其他学校管理制度等。    

(四)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全程要周密考虑。对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问题能够有效应对、机智灵活,从而增强活动型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政治学科活动设计要遵循什么原则?我认为,学科活动一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重构知识;二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三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四要体现教育性,精心设计活动,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五)注重课内外活动的一体化、系列化,使课内课外活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今天,课程专家共有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就是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动手实践、亲身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课堂上闭门造车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行在“做中学”。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学生社会活动将首次纳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课程,课时上占三分之一,这是一个亮点。    

(六)形式可以更多样更丰富。围绕议题的课内活动可以采取表演小品、观看微电影、分析微课、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辩论赛等多种形式;课外活动可以有观看电影、组织社会调查、访谈、法庭见习等形式。只有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热情,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    

(七)健全学生政治参与机制。由于条件受限,学生不能经常走出校门实实在在地体验参与政治生活的魅力,难以一以贯之,因此会觉得这只是一种虚拟的、可以不负责任的活动,往往出现学生不重视、不严肃对待的现象。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