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5-05 2019-07-25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请参训教师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展示“新课标和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具体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毕剑飞    所属单位:罗山县定远初中    提交时间: 2019-05-11 09:36:23    浏览数( 0 ) 【举报】

《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党的十九大到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生动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高中生学习政治生活必须掌握的内容,但学生对于新中国为何以及如何选择这一制度缺乏了解。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沿着历史的脉络去寻找和回顾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选择的轨迹。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学生能从近代中国志士仁人的探索以及民国时期人们的梦想中体会资本主义制度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同时学习和思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不断探索与之相适应政体的努力,体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从而增强对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和自信。 

2.科学精神:学生通过分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制度行不通的原因以及第一次人民政协会议召开时站在不同界别会作出如何抉择的思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 

3.法治意识:学生对新中国第一次政协会议所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的意义探寻,体会法治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4.公共参与:学生在搜集新中国第一次普选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当时民众参与的整体状况,以及普选对于民主政治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进一步培育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意识,从而在心中埋下“公共参与”的种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探究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布置任务分别让学生去整理近代中国经历的制度尝试、学唱几首红歌以及寻访参加第一次普选的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中有所言、有所想、有所感、有所行。 

讲授法:本节课的设计沿着时间线以序幕的形式带领学生回溯历史看新中国的制度选择,会以旁白的形式连接起三个序幕;同时由于这节课的历史味比较浓,所以通过适当的讲授帮助学生理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读书法:本节课会给学生准备一份阅读材料,分别涉及民国时期的中国梦、三三制以及“兴亡周期率”的探讨等,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拓展知识边界,加深对于选择人大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二、课堂实录 

  (一)激趣质疑,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幻灯片,通过对“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的描述,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史上最牛创业团队”到底是谁。                          

学生答:中国共产党 

教师补充:把国家比作公司,把领导人比作CEO是不甚恰当的,因为国家和公司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段子虽然来自网络,但他的首创者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

播放幻灯片,展示1949年毛泽东给李达写的信。 

教师问:那么李达北上之后,他们到底选择了什么“经营”管理制度?你们知道吗? 学生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师总结:所以这节课,我们就要来探究为什么我国的管理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如何被确立下来的?又是何时确立下来的? 

(点评:通过对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的描述,让学生来猜一猜这个最牛创业团队,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简要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描述和猜谜语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巧构序幕 探索教学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开展沿着近代中国发展的时间轴,设计了三幕,分别是夜幕下的中国——路在何方,黎明前的中国——党和人民的探索,迎来曙光的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前后相继的这三幕使得教材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故事线般构成一个整体,有助于学生从理性和感性两角度增强对人民代表制度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的认同。) 

第一幕:夜幕下的中国——路在何方 

教师:(播放幻灯片)就像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都曾经历过辉煌和苦难。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被一张夜幕所笼罩,这是一段丧失主权的屈辱史,也是一段上下求索的抗争史。 

【探究一】(播放幻灯片)联系材料和已有知识,这些人为近代中国探索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为何最终都走向了失败? 

学生答:康有为是维新派,邹容和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壮大,小农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且由于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软弱性;同时,当时广大工农对资本主义制度认识不深。 

教师追问:你提到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软弱性,你觉得这种软弱性体现在哪里? 学生答:主要表现在当时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教师:正如刚才同学们所提到的近代中国要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思想文化上的基础。同时,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后,9易政府,军阀割据。今天,许多人怀想民国时期的文艺气质,但同学们不妨透过民国时期的国家梦和个人梦,来说说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期待。(结合阅读材料) 

学生答:通过材料,可以看到民国时期战争比较多,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课税重,封建官僚和帝国主义对人民压迫深重。当时的百姓向往国家和平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 

教师总结:透过这些人的梦想,我们分明感受到那个时期的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所以,1938年,蒋廷黻在抗战最危急的时候写了《中国近代史》,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组织起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 

学生:思考 

教师问:回答这个问题,历史把任务交给了谁?

师生答:回答这个问题的资格,历史把它留给了中国共产党人。 

(点评:第一幕侧重历史的回顾,通过三段比较有代表性史料阅读,让学生回到那个时代去感受真实的民生民意,了解近代中国也曾有过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但最终都走向失败,当时的中国呼唤一种新政权的出现。) 

第二幕:黎明前的中国——党和人民的探索 

教师:(播放幻灯片)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她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黎明的? 

教师:这个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一次次历史抉择和浴血奋战中拼搏出来的。尤其在抗日战争中,使贫苦大众第一次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世界,也认识了几千年来不曾认识的自己的力量,极大地推动了民众从传统的家庭、家族观念向民族、国家意识迈进。还有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有什么意义? 

学生答: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教师补充:是的,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大家在经济上更加有斗志和动力。正是这一步步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新型的政权。这一时期也产生了许多革命歌曲,大家今天也可以透过这些歌曲去了解回望那段历史。(播放歌曲) 

【探究二】新型政权的建立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也一直在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结合材料,你能说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建立新型政体做了哪些探索?这些探索有何意义? 

学生答:1927年,建立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追问:1927年以前,有没有探索?主创者是谁?是不是资产阶级? 

学生答:主要是工人和农民。1931年的时候,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代表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第一次以国家形式出现的人民政权。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各级参议会,可以选举各级政府。 

教师问: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政体的探索,除了书本提到的,还有什么? 学生答:还有阅读材料所提到的“三三制”,能够更加广泛的把大家统一起来,取得抗战的胜利。 

教师追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共产党在政体探索中的初心是什么? 学生答:我觉得这个初心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教师总结:新型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工人和农民建立起来的,所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点评:这一幕主要透过探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建立新型政体过程中的尝试,让学生体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实践检验、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第三幕:迎来曙光的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师:新型政权和与之相适应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使新中国真正迎来了曙光。 

【探究三】1949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了,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感受一下1949年政协会议召开时的情景。请同学思考这次会议参会人员有哪些?这次会议为什么没有选择西方多党精选的模式?如果你是参会人员,第一组民主党派的代表,第二组社会团体,第三组无党派人士,第四组特邀代表,你们会选择替新中国选择什么政治制度?(播放“毛泽东在第一次人民政协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片段”视频) 

学生1当时由于工农人数比较多,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学生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要紧密围绕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的建设富强文明的新中国。 

学生3中国共产党带领工农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此期间她也壮大了自身的力量,她有能力来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她带领人民完成了土地革命,开展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能体现人民的根本意志。而西方的多党制度从根本上说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意志,而非广大人民的意志。此外,当时的中国老百姓迫切希望稳定的建设国家。所以,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有民意的基础,又有制度探索的积累。 

学生4:我来说说为什么不选择西方的多党竞选,实际上当时西方的多方竞选已经体现出了一些弊端,比如大资产阶级对政治的控制,导致民主有名无实。而当时我国急需要从农业国转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转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我们需要建设,需要立刻让自己强大起来。所以,西方容易存在扯皮推诿的多党竞选制度不适宜当时的中国。 

教师总结:刚刚张雨薇同学侧重从多党竞选制度的弊端来说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适宜中国,当时的中国更渴望的是建设,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各位代表刚都从自己界别的立场上做出了分析和选择,最后这次会议上大家共同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通过《共同纲领》固定下来。 

【探究四】正如《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我们可以来看看第一次普选的场景。(这个活动课前布置,让学生搜集第一次普选的资料或者寻访参加过第一次普选的老人。)你知道第一次普选吗?你身边有亲身经历者吗?很多同学都搜集了资料,周吴悠同学还做了ppt,我们请她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老师想问一下,你寻访到的人是谁? 

学生答:我爷爷 

教师问:你爷爷今年几岁了? 学生答:嗯,大概80几岁了。 

教师问:我们可以算一下,参加第一次普选的老人今年最小几岁了? 学生答:8384岁。 

学生介绍:(展示了自己家的全家福,介绍胸前别着毛主席头像。)当时的普选开展经历这样几个环节:上级发放名额、民主提名、礼堂投票、开箱数票等。而且据我爷爷反映,他对两件事还有印象:1.大街上敲锣打鼓,很热闹,选民证也很好看;2.但在农村,某些群众不知情且不参与。我认为这其实反映出了一方面大家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欢迎,另一方面也说明普选的落实在当时也有实施的难度。当然这不能否认普选的进步性,重要的是投票的权利,不仅仅是投票的过程。 

教师点评:非常好,请坐,刚周吴悠介绍了第一次普选的情况,就像她说的,我去不去行使权利是一回事,而我有没有权利又是另一回事。但是有一点值得大家关注,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不高,包括到今天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这说明公民的参政意识还不够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开设政治课的意义所在,我们希望培养更多的人参与政治生活,培养真正具有责任担当的公民。 

教师:如果说《共同纲领》为人大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那么普选则为人民代表大会奠定了组织基础,而人大制度真正确立的标志则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召开。 

(点评:在这一幕设计中,课前让学生去寻访和了解第一次普选的情况,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调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以主人翁的角度去发现、观察和体会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发展。) 

 

(三)拓展延伸 总结升华  

教师问:同学们知道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是几几年吗? 学生答:1954年。 

教师问:是的,1954年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召开也标志着我国人大制度的正式确立。也就在上个月,我们国家召开了第几届人大会议? 

学生答:十三届一次会议 

教师补充:(播放幻灯片)人大制度已经走过六十多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天我们在审视人大制度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时候,我们可能可以借用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的一句话作为回应:优良政体的真正检验标准应视其能否有助于治国安邦。正如李世默在《两种制度的传说》中所说:“中国模式的重要性,不在于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可以替代选举民主的新模式,而是在实践上证明了良政的模式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各国都能找到适合本国的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这节课好多同学都提到了“国情“,我国的国情是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让更多公民踊跃的参与政治,尤其是在座的各位。但习主席又特别强调“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这个根本是什么?这个根本不是民主的形式,而是民主的内容,那就是我们的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地回应民意。 

(点评:本课堂最后部分以图片展现第一次人大到第十三届人大以来,民众生活面貌和城市建设的变化,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国家在实行人大制度的60多年来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家实力的增强,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 

【板书设计】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