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5-05 2019-07-25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请参训教师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展示“新课标和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具体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李华国    所属单位:长竹园一中    提交时间: 2019-05-08 15:04:49    浏览数( 0 ) 【举报】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理解“千里马”“伯乐”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千里马”“伯乐”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有关马的成语,(一马当先、跃马扬鞭、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马说》,认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二、题目解说

,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似。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其主要特点是一事一议,要求作者写出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或对某种现象的看法。

三、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四、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父母早亡,由嫂抚养。卒谥“文”,又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背景介绍: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五、检查预习,梳理文言字词

1.重点字词

(yé  骈死(pián)    食马者(sÌ      外见(xiàn)   (zhǐ)

 

2. 重点词语解释(课本上注释)

    六、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听录音。

2.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注意句子的朗读节奏。(3分钟)

教师提示:

/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教师指导,疏通文意。(8分钟)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文翻译,标注不理解的问题,同桌讨论。

4.齐读课文,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以下问题。(用原文填空)

要求: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讨论正确答案,标注不同答案的问题。

本文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合作探究,体会文章的感情。

要求:同桌合作学习,针对以下问题理解作者情感。

  1.托物寓意的写法(3分钟)(同桌讨论,理解托物寓意)

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明确:千里马”——人才。

“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

3.体会作者情感

①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重要?为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伯乐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②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明确: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使人才受到不公平待遇和遭遇不幸的处境。重用人才,给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

教师总结:文章借助伯乐和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抨击了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

迁移创新

造成韩愈一代人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那么在春光明媚的新世纪,你觉得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怎样做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当今社会缺少的是敢于展示自己能力的人)

九、课堂检测

(1)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①食马者:“食”“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见”“现”,显现。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才干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同“衹”,只、仅。

2重点句子的翻译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②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十、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问)

布置作业:《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马  说

韩愈

                                  千里马     人才

       伯乐    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食马者     愚昧无知、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