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9-05-05 2019-07-25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请参训教师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根据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及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展示“新课标和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与反思以文稿的形式提交至平台。 

【具体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时,请附上1-2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图片。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李金锋    所属单位:伞陂镇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6-18 21:13:24    浏览数( 0 )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名著》

                                        潢川县伞陂中学   李金锋

 

一、活动背景

在教读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时,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吴用是《水浒》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书中还有那些与他相关的情节?”问题一提出,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个个耷拉着脑袋,像犯了错的孩子,不敢正视老师,这个场面令我为之一震。课后,我对全校754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60%的学生对娱乐性报刊杂志感兴趣,84%的学生不曾读过古典名著(四大名著),89%的学生不喜欢外国名著,76%的学生在“名著对自己的成长作用”一栏中填“不知道”。这一结果引起了我的深深思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爱好名著,走进名著已成为我反复琢磨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在全班开展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名人读书名言,了解名人读书的故事。

2、正确理解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

技能目标:

1、能用欣赏的眼光品评语言特色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读名著的习惯。

2、在古典名著的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陶冶审美情操。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讲述名人读书故事,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难点:用欣赏的眼光品评名著语言特色和人物形象。

四、活动准备

1、向学生介绍关于读书的图书,提供有关读书的网址,让学生去阅读、检索、搜集。

2、按兴趣,把全班学生划分成五个小组,选出负责人,确立子课题:

①探讨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

②编辑“名人读书名言”

③向亲朋好友推荐一本经典名著。

④讲述名人读书故事。

五、活动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明确任务,搜集资料,活动时间为一周。

1、教师向各组负责人布置任务,提出要求。一、二组探讨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此子课题以辩论会的形式展开,一组为正方,论题是:应多读经典名著;二组为反方,论题是:应多读流行作品。要求论据充分,有说服力。三组编辑《名人读书名言》,这些名言要求简洁、精炼、有代表性。四组向亲朋好友推荐一本名著,推荐的理由要充分。五组讲述名人读书故事,故事要生动、有积极意义。

2、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组的任务在网上或图书室查阅资料,进行搜集、筛选,为下一阶段的展示交流作准备。

第二阶段:展示交流

(一)老师作开场白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现代的书,我们可以感受时代的脉搏;读古代的书,我们可以传承先贤智慧。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搜集、整理,我相信各小组都已准备充分,成足在胸。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二)具体活动过程

主持人:第一、二小组研究的子课题是“探讨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以辩论会的形式展开。一组为正方,论题是:应多读经典名著;二组为反方,论题是:应多读流行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一起听一听他们的精彩辩论。

正方张雅兴:经典名著是经得住推敲的有意义的桌头书,它能以自身的丰富影响着你的丰富。因此,我方认为应多读经典名著。

反方李悦:流行作品是现代生活的缩影,他能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的心跳,如身临其境。因此,我方认为应多读读流行作品。

正方邹任杰:经典名著是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他能以自身的厚重充盈着你的厚重;它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在与你的心灵对话。因此,我方认为应多读经典名著。

反方朱翼飞:流行作品具有时代的气息,用的都是现代生活鲜活的语言,反映现代人的思想面貌,读起来无语言障碍,轻松惬意。因此,我方认为应多读读流行作品。

正方罗芷筠:经典名著就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它都不在话下,有以一当十的功效。

反方唐宇:尽管流行作品比不上经典名著名气大,内涵丰富,但我认为还是读流行作品好。流行作品比经典名著通俗晓畅,基于我们的阅读能力,你们认为呢?

……

主持人:正反两方争锋相对、不分高下的精彩辩论,让我们着实感受到了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雄辩的论辩才能。但我个人认为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当然也可适当涉猎少许流行作品。

第三小组研究的子课题是编辑“名人读书名言”。

组长李雪琛:我们组通过上网、翻阅资料搜集到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读书名言,读他们的名言就仿佛在和智者对话。比如歌德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袁榟寒:如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吴天浩:刘向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赵树理的“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胡云飞:苏轼的“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高尔基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臧克家的“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田壮壮: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池莉的“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

朱思朗: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宋浩江:苏霍姆林斯基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惠普尔的“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胡磊: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主持人:你们编辑的名人读书名言涵盖古今中外,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又通俗易懂,真可称得上是小巧精致。,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四小组研究的子课题是“向亲朋好友推荐一本经典名著”。

主持人:经典名著俯拾即是,下面就请四组成员向我们大家推荐一本经典名著。

周慧玲:我向大家推荐的是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

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列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嘉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它开始曾被人看做是年青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它不久便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曹胜男:我向大家推荐的是法国大仲马的《 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的主要作品之一,发表于1844年。描述了水手邓蒂斯(基督山)报恩复仇的故事。他遭人陷害被打入死牢,侥幸越狱后,化名基督山伯爵,凭借难友提供的大量财宝,报答了一直照顾他父亲的恩人,惩罚了三个曾经陷害他、现已成为7月王朝统治集团要元的仇人。小说扶正除恶,具有鲜明的亲拿破仑的政治倾向。情节曲折,富有传奇色彩,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李雨魏:我向大家推荐的是法国罗曼·罗兰 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通过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我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即宽厚、仁慈和友爱的力量。整部作品人物刻画细致,充满激情,充满乐感,且细腻而出色的心理描写读来情真意切,让人充分体会到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共鸣。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

作为指导老师的我打断了他们的发言:“你们刚才推荐的都是外国作品,难道你们都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吗?”学生唐宇不假思索的说“是”!我马上反问他“为什么”,他却反问我“那么多文学诺贝尔获得者有中国吗”。我停了停,不慌不忙的回答:“诺贝尔获得者是没有,但中国也有值得骄傲的名著,像《水浒》、《红楼梦》《论语》等就被译成好几国文字在他国广为流传。我们要为自己的名著拍案叫绝!

此时,班级掌声雷动。

第五小组研究的子课题是“讲述名人读书故事”

吴浩:我讲述的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读书的故事。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许欣:我讲述的是海因里希·伯尔“为了看书不吃面包”的故事。海因里希·伯尔是小镇上伯尔木匠家的第八个小孩。他是这个书店的常客。每天一放学,他便往书店跑。节假日,做完父亲交给他的活,他几乎整天泡在书店里。可他只看不买。书店里的店员都认识他了,知道他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也从不阻止他,让他尽情地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一来新书,书店里的店员还会向他介绍。小伯尔的父亲是一个木匠,专门给当地的教堂雕刻一些手工艺品。父亲每天都要让小伯尔给教堂送一次雕像,再把钱带回来供一家人吃用。每次父亲都要留给小伯尔一点零钱,让他第二天上学时在路上买面包吃。

小伯十分爱惜他那少得可怜的钱。他每天买一个最小的面包吃,把省下来的钱很小心地放到一个铁罐里,再把铁罐藏在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地方。小伯尔决定存了足够数量的钱以后,就去买一本他最喜爱的书。

然而,小伯尔的这个计划不得不改变了。星期一在学校时,老师宣布为了让同学们开阔视野,多阅读一些课外书,他要在同学中开展一项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都拿出几本课外书来,大家交换阅读。

小伯尔这下可着急了。他连一本自己的课外书也没有。到时,同学们都有书交出去,唯独他没有,那多丢脸啊。可他铁罐里存的那点钱还不够买一本书呢。怎么办呢?又不能向爸爸要钱。爸爸每天从早到晚地干活,挣来的钱只够一家10口人吃用,不可能再有多余的钱给他买书。如果每天能多存一点钱,那他很快就可以买到一本书了。要是把所有的钱都省下来,他两三天以后就可以买本书。对呀,何不把买面包的钱都是都省下来,这样,两三天后一本崭新的书就是他的了。想到几天后他将拥有一本自己的新书,小伯尔不由得兴奋起来
    就这样坚持了三天,他终于存够了买一本新书的钱。他把铁罐里的钱倒出来,仔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足够买一本新书了。”他自言自语道。他把钱又放回铁罐中,抱着小铁罐朝书店走去。

来到书店,他大声地对书店里的店员说:“阿姨,我要买一本新书。”

店员奇怪地看着他,说:“孩子,你有那么多钱吗?”

“我有,阿姨你看。”说着,他把小铁罐高高地举了起来,摇了摇,铁罐里的硬币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哪来那么多钱呢?”店员不相信似的问他。

“我省下来的面包钱呢。”

店员叹了口气,说:“可怜的孩子。”说着,她便去书架上拿了小伯尔最喜爱的《格林童话》。

龚宋宇:我讲述的是“宋濂守信好学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 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彭开元:我讲述的是孔子勤奋读书的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韦编三绝”的故事。

老师总结:“无论是故事的精心搜集,还是绘声绘色的讲述,都体现了我们三组同学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向名人学习,追谁名人的步伐踏入读书的殿堂。”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由于时间充足,同学们准备的充分,因此,在展示交流课上,气氛活跃,高潮迭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的。为了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这项活动将持续开展下去。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6-20 22:44:24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