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3-20 2019-07-10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曹小毛    所属单位: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    提交时间: 2019-05-29 23:04:07    浏览数( 0 ) 【举报】


《太阳系》教学设计


一、《太阳系》教学内容简介:


本课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五课,是在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三个天体运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太阳系的天体。教材分为认识太阳系建立太阳系模型两个部分。教材中,对各天体的介绍只是虽然学生们可能听说过太阳系中一些其他行星的名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直接观察到,因此学生们自己先查找资料,并利用一些资料来帮助学生们认识太阳系,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二、学情分析:


学习者特征学生们之前可能听说过太阳系中一些行星的名称,但对行星的认识很少,并且在实际生活中难以直接观察到。学生课前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会学习太阳系,在讨论会上充分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在课上讨论交流中加深对天体的认识,老师进一步补充相关资料小结太阳系。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八大行星的资料,按照一定比例,尝试建立一个太阳系的模型。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建立太阳系的模型。先在教室里进行,再到操场上进行,来体验太阳系的浩大以及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运行特征。加深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理解力,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有关宇宙空间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相关天体的特征,尽可能多地了解太阳系的其它有关知识。(基于网络教学信息量大的优势而设计)


  2、探究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形成对宇宙天体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卫星和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并能分析推理出一些基本的运行规律。


  难点: 八大行星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及运行规律。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相结合 2、太阳系八大行星平面模型  3、橡皮泥  4、支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非常好看的录像片,你们想不想看?(播放一段杨利伟在太空拍摄到的地球)。你们看到了什么?欣赏完我们美丽的家——地球,你是否也想到太空去看一看呢?就让我们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亲临太阳系参观游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迎接我们了?(电脑上出示出现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的八大行星)。




 



 



那就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看你都能发现些什么? 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学生活动: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探求新知(活动一)认识太阳系


教师活动:


1、让学生根据收集观察到的信息,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内的整理和交流。


a、有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b、你们观察到的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你能概括出来吗?


c、你能说一说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2、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课件、多媒体资料)


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和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形式展示交流)


2、汇报交流


3、归纳总结: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卫星和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三)探求新知(建立太阳系模型1—橡皮泥模型)


教师活动:观察太阳系八大行星平面模型



1、目标任务:建一个太阳系模型。


2、让学生讨论:建立太阳系模型,需要了解太阳系的哪些数据


3、提供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阅读教材有关内容。


4、确定建立模型的比例。教师提示:按倍数比例缩小各天体间的距离;按比例缩小各天体的大小。(举例子)


5、提问:制作过程大致是怎样的?需要哪些材料?


学生活动:


1、探究学习。制作太阳系模型需要了解太阳系的哪些数据?


2、阅读课本47页八大行星的数据。


3、讨论:如何利用数据资料建立模型?各天体间距离和比例怎么处理?


4、学生计算。       


5、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


部分操作:在桌面上用支架排列出各天体的距离。并根据各行星的直径,初略地用橡皮泥搓出大小不同的各行星,将行星插在支架上。


探求新知(建立太阳系模型2—课外场地)


教师活动:


1、引导语思考:假如太阳的直径缩小为14厘米,那么模型中的各行星的距离和大小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对各种设计进行可行性判断,并选择简单易行的方法模拟实验。)


2,让学生代表8大行星,建一个太阳系模型。


3、哪些行星的轨道离得比较近?哪些行星距离得很远?这些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均匀的吗?


学生活动:


1、根据假设计算。 


29个人集体在操场上完成太阳系模型的建立。


(叫九名学生代表这 9个星体,发给每个人一张纸条,到操场或大体育馆开展这项活动。按下列步骤指导这九名学生摆成太阳系模型。 太阳站在场地的一边。  水星从太阳开始走 4小步。  金星从水星开始走 3小步。  地球离开金星 2小步。  火星离开地球 5小步。 木星离开火星 34小步。  土星离开木星 40小步。 天王星离开土星 90小步。 海王星离开天王星 100小步。)


3、思考并回答


4、讨论交流。


(四)、拓展理解


教师活动:


1、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


2、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学生活动: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学生之间进行汇报


七、教学评价设计:


 ,实现踏实的研究,学生在进入太阳系的学习过程是比较快速的。学生的兴趣更多关注在某颗行星的某种特点上,但是,宏观研究太阳系也是非常有趣、非常震撼的。本课我运用的多样化教学环节,多种探究方式,让学生从  ” “ 逐渐加深对太阳系的认识,并在不断认识太阳系的过程中,感受到太阳系庞大。一是化繁为简的模型,让观察成为本课探究的重要过程 观察一直是作为天文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本课的研究对象既庞大,又遥远,所以,直接的观察在本课无法开展。这里,我通过网络资源把枯燥的文字变成了形象的模型,让学生在近距离就能进行初步的观察,这也为学生用模型来研究天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是尊重科学数据,合理处理数据,让天文数字生活, 在本课的学习中,用到的科学的数据。我对教材的数据进行了筛选,让学生通过数据的分析,来获取信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并通过活动--建太阳系平面模型来初步感受太阳系的庞大。三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宇宙领域知识更新是比较快的,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更多关注了相关内容的信息。自己感觉收获也是很大的。在不断研究教材、课标的对比、分析、及讨论的过程中,在对教材不断的合理的运用,在教学设计中的改进。


八、设计特色简述:


1. 观察八大行星的平面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八大行星。观察作为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之一,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由于八大行星是无法亲自观察到的。通过网络资源的专业网站提供的资料是很具有科学性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获取很多的信息。结合数据把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出八大行星的平面模型,无论从颜色、体积及光环这些特点,都具有权威性,并让 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了解太阳系的兴趣。为了便于学生认识八大行星的名称,在每个模型后面,都印有行星的名字。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既能帮助学生记住八大行星的名称,又能便于学生记录行星的特点。2、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我设计了在操场上完成太阳系模型的建立的挑战,让有基础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同时,也让不清楚的学生印象深刻,更加便于学生了解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学生能够完成任务,制作太阳系模型这一活动来进行数学计算,把八大行星之间的距离缩小很大倍数,还是无法完成太阳系模型,他们会深刻感受到太阳系的庞大。


九、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


 


                  恒星:太阳


                  行星:八大行星(包括其卫星)


5、太阳系  矮行星:冥王星


                  小天体:(彗星、小行星、流星)


 


学生记录单设计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及其特点


   小组


                                   
 

行星

 
 

特点(每个行星特点用简单的词语概括)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6-21 09:53:36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