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03-20 2019-07-10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并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3. 如您有参加线下集体研修活动的照片,请在提交该作业时作为附件上传;

4.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杨金勇    所属单位:市一中    提交时间: 2019-06-30 14:33:43    浏览数( 0 ) 【举报】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宇宙环境”篇的组成部分。地球是宇宙中一个普通的天体,认识地球的自转及因此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对整个地球环境有个基本的认识,可为后续“自然环境”篇的学习打好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是学生从地理事实上升到地理科学的一个平台。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接下来的地理天体计算等的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这一课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有信心学好地理。

2.学时:一课时(45′)

                              

3.教材结构:

                  概念 

                  周期     恒星日              

地球的自转                太阳日

方向    

速度    线速度

角速度

4.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特征及产生的自然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与角速度。

教学难点:自转的周期:太阳日和恒星日的理解和区别。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二、学情分析:

1.此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

 这部分内容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的年龄只有1617岁,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天性。其认知水平正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入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事例及直观的表象信息,来呈现学习的内容。

 此年龄段学生还具有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等特点,因此,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时地改变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2.知识技能基础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的自然现象,并且也有小学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的知识.并通过借助适当的辅助教学的过程,指导学生参与动手演示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这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非常有效。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的定义

  2.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别

  3.掌握地球自转的周期,区分恒星日与太阳日

  4.掌握地球自转的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分析图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体验地理学习的思维过程。

2.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

3.通过讨论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4.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5.使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形成物质普遍联系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发展观和联系观;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

2.培养学生树立关爱地球、了解地球、保护地球的信念;

3.树立一种勇于探究、善于探究、热爱科学的精神;

4.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

5.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通过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6.培养在生活中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思想设计:

地球的自转运动,是一些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对学生来说很抽象,不容易领会。为了上好这节课,可采用适合学生实际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从创设情境入手,采用直观教学,变宏观为微观(如以地球仪代替地球)、变静态(如课本插图)为动态(如动画)、变抽象为形象;再通过低起点、高坡度式的层层设问,创造协作学习与会话环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逐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本节内容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适时适量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学生为主体,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实例为素材,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感到地理中有生活、生活中离不开地理,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

2.教法与学法
①.多媒体演示法,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地球自转运动。使用多媒体,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教师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②.实物模拟法,如课前准备一个地球仪。

. 探究式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推理地理规律。 这样符合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地理规律的要求。
④.观察探索法: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进行推理分析,以把握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性。比如,地球自转方向的标示等,培养学生地理绘图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⑤.比较法法:指导学生阅读比较分别从南北极上方观察地球自转方向区别,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演示法、模拟法、探究式教学法、观察探索法、比较法、分析规纳法和图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

五 、学法指导:

1、学生应重视图文转化,通过老师给同学们呈现的多媒体图片及动画,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及老师给出的动画,将抽象、深奥的地球运动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内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首先通过导入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利用教学演示、学生讨论、动手操作及“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师生在愉快互动中共同探究知识。基本模式为:“问题引入——学习探究——启发解疑——尝试练习——评价反思——学习小结”。

2、课程资源的准备:

    教学媒体: 投影仪、地球仪、计算机、动画课件等;

学习资源: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制作档案。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

播放《斗转星移》中截取的视频片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太阳、月亮等天体东升西落?引入本课的内容——地球的运动(自转)。

2.教学新课

多媒体课件首页上显示一幅不停自转的地球图片,引入“地球的自转”这一内容。讲授地轴、南北极点、赤道等基本概念。5‵)

【设计思想】开门见山地将“地球的自转”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较为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教师小结】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旋转中心为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转的方向8‵)

【教师引导】由地球自转的定义引出地球自传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出示投影】观察讨论: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又是怎么样的?

【教师指导】动画,推导出“北逆南顺”的规律。

地球自转的周期10‵)

【分组活动】

请各小组讨论如何通过肢体动作模拟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的过程,并选择一小组成员上台演示这一过程,加深学生对于自转参照物选择的理解。

【教师指导】教师利用动画演示并启发引导学生据图推导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时长,进而确定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设计板图如下:

分析:

地球自转过的角度

    E2-E1,转过360度, 恒星日235604

    E2-E3,转过59分,

E3-E1,转过36059分 , 太阳日 24时。

【教师小结】恒星日 为235604秒 ,太阳日为24时,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恒星日。

地球自转的速度6‵)

1 角速度的计算

      角速度= 360°/24h = 15°/h = 1°/4min

2 线速度的计算

    板图如下:

    请各小组据图推导不同

纬度线速度的计算公式

V = 2πR/24

V= 2πRcosa/24

   = Vcosa

【教师小结】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最小为0,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

3.  课堂总结 4‵)

                             
 

        

 

 
 

地球自转运动

 
 

定义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旋转中心

 
 

地轴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周期

 
 

恒星日(真正周期)、太阳日 

 
 

 

 
 

角速度

 
 

除南北极外均为15°/h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零 

 

4.板书设计

     


                1  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恒星日 :2356  真正周期

地球的自转        3  周期

                            太阳日 : 24

                            线速度: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

                4  速度

                            角速度 : 除两极点,各纬度都相等,为15度每时

5.巩固提高(4‵)

①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

 B、地球自转绕的中心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在地球上,一天中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东升西落.这是由于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的缘故。

6.总结(3‵)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大家看这张结构图,对于今天的学习内容你已经掌握了多少呢?请同学们对照这张图,自己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有疑问,请提出来。

7.布置作业

1、在实际生活中及各种媒体上继续去观察、发现、查找能说明地球自转的事例,及地球的自转对我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整理和交流。

2、继续对太阳钟进行观察、记录。比较卡片阴影长度在相同时刻不同季节的变化,并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3、预习:地球的公转。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8.学生反馈

学生: 把这节课感觉到困惑的内容反馈给教师。

教师:当场解答学生的问题;也建议学生给教师写邮件咨询问题。补充相关网站链接,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设计意图】  学习好的学生有可能结合课堂外的知识提出疑问,后进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或多或少都存在疑惑;给学生创造平等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七、学习流程图          

                                                     
流程图: 延期: 播放视频
流程图: 延期: 多媒体课件
           
   
   

引入“地球的自转”

   
   
 
 

     


流程图: 数据: 观察现象

                             
           
   
   

   

   

   

全程监控

   

组织协作

   

释疑

   
   
 
 
流程图: 延期: 动画演示


流程图: 数据: 参与思考

                                                       


流程图: 数据: 理解提升

                                                                     
           
   
   

自转的速度演算推导

   
   
 
 


      

                               

                                                                       
流程图: 延期: 课后作业
           
   
   

   
   
 
 
流程图: 可选过程: 结  束


符号说明:

教师活动             媒体选用             学生活动              教师进行评价判断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7-01 10:33:47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