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的几点建议

  发布者:司爱红    所属单位:孙营乡二中    发布时间:2019-04-09    浏览数( -) 【举报】

一、克服错误思想阻力进一步促进历史教学水平提高

    克服谬误思想,才能有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行为,才能有实在的成效。历史学习在学生中不容易引起重视、或一开始不重视历史学习到出现问题大了再重视、或只重视要考试前的学习,不重视平时每堂课的知识积累(我们经常见到有些学生,一到考试也紧张,加班加点的看书,考完试后分数很低自己也很自责,但在平时上课时趁你不注意还在做其它科目作业,听课时书上不注意记一些重要的问题,注解,从而在复习时手足无措,效果差;针对老师讲解不专心,看书不细心)、有的学生只重视单个死知识的记忆,不重视历史思维和知识迁移习惯的养成等。

    总之,长期的所谓副科思想和开卷考试,给许多人的思想套上了桎梏,制约了师生教学的动力,兴趣,钻研精神。为改变上述情况,作为历史教师责无旁贷,我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去提早打预防针。如针对学校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中考的实际困境说服学校领导在具体工作中给予提供帮助,如恰当的课时安排、教学资料和教具的添置。对学生来说,在开学初,教师要给学生多做一些思想工作,指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结合眼前中考,晓以利害,指出中考靠的是团体作战,缺少哪一门都不行,历史也是这样,告诉他,即使是开卷考试,你认真,很容易就学好,你不认真,学得就会很困难,中考它的失分不比语文、英语少。(要坚持说,每年都要说,不要有激情疲劳感,我们每年遇到的都是新的学生,即使是同一届学生也不要以为说过一次就行了,可以把可能发生的后果放大分析给他们听)帮助学生把好开头关,在课堂上,要抓住纪律,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特别是新的班级,尤其要抓好开头,在规范中要求,形成规范的主体和教学。我们不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至少让你的课堂效果提高十几个百分点,也使你少生不少气。

    二、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还是比较多的,他们的兴趣可能来自于喜爱的小画册,或者电视历史剧,或者来自长辈们茶余饭后的历史启蒙。但是他们的兴趣只停留在感性上,兴趣要让他们保持、提高,我们还有事情要做,不然,就可能被书山题海给从脑神经中“挤走”了。

    上面谈到的给学生讲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也能增加他们的兴趣。我每当给新年级上课时,第一节课总要给学生讲两个词,“学史明志”“以史为鉴”,一部著作《资治通鉴》,一个人物林则徐。大家一听就能想到这样做的目的。

    学习历史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是很重要的。于国而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个人来说,可以积攒勇气,培养正气,树立理想,健全人格,开阔心胸,丰富情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历史知识的多少也直接影响一个人将来在社会上交往、生活的质量如何。过去形容一个人知识丰富有句话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下五千年,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有知识的人在一起“谈古论今”。你没有一些历史知识能行吗?

    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知识游戏,在游戏竞争中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多使用影像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对历史,学生要有兴趣,教师更要有兴趣。不懂历史,或对历史无兴趣的人,也是缺乏情感的人,对历史缺乏兴趣的教师也不可能给学生带来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也“教”不好历史。

    三、注意改变几个做法提高授课质量

    改变把历史教学变成戏说历史或讲述街头巷尾的小故事的做法。你今天上课来段封神榜,明天来段岳飞传,后天来段山海经,学生兴趣是有了,就是考试考不好。所以,要克服这个现象,不能出现对辽作战的杨家将,不能把《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拿来当清代历史的教学。

    改变把历史课变成展示教师自我历史知识的场所的做法。我们做教师的,毕竟比学生多念了不少书,接触到很多的历史知识,也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时可能认为书简单了,往往会给学生补充很多的知识,这心是好的,恰当的穿针引线、架桥铺路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加重学生负担,或者造成学生知识的混乱。

    改变忽视初中历史知识的常识性的做法。如我们手中的世界历史。不能让学生认为,奴隶社会就是亚非四大文明,欧洲两大文明,封建社会就是亚洲两个国家,欧洲两个国家。我们要给学生强调我们初中生学的是一些历史常识,这些部分,是我们在初中所学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是“代表”。只要了解掌握这些就可以了,将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学习更丰富以及其他内容。不然,学生就会感到迷惘,感到世界历史知识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毫无章法。这样,既能解决学生的一些困惑,也能学生以后去学习钻研历史的兴趣。

     四、深挖内功,重视组内教研是关键

    不论是教研组还是备课组,我们成员之间要加强教学研究。这方面我不想多说什么,我们一直在做,我只想说,这个研究我们不要把它仅理解成什么理论研究,什么课题研究,特别是身处一线的教师们,研究什么?就是我们平时的一个小知识,小问题的研究;就是这课知识比较难,怎样让学生容易接受。我记得我们曾经遇到一个小问题,伊斯兰教教徒穆斯林朝拜方向这个问题,有幅图,一位穆斯林匍匐在地上,后面是跟着一个骆驼,问他是向哪个方向朝拜的。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学生错误率比较高,怎样让学生少失误,在研究中大家认为,学生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把这个方向思维定势了,一看到方向,就认为是东南西北,他在书上没发现,就抓瞎随便乱写一个。仔细看书,我们知道,伊斯兰教规定,不论穆斯林在哪儿,都要向克尔伯神庙方向朝拜,这就是关键。所以这个方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当然,如果我们有的教师想研究什么理论创造,也不要缩手缩脚的,不要怕别人说,大胆做,如什么教学理论或者课堂教学模式对你教学有用,就去研究、揣摩、运用,这是好事。平时多学习一些课改精神理论著作,也是必要的。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