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初中英语自主学习方式探究

  发布者:张文刚    所属单位:冯庄乡一中    发布时间:2019-06-17    浏览数( -) 【举报】

《初中英语自主学习方式探究》

   

在我校举行的校级观摩课比赛中,学校统一规定:凡加竞争的老师必须讲授同一节课,这样才有可比性。那次授课的两个老师讲的是同一节课“Population”。每个老师的备课时间是两个小时,互相不能商量,在两个平行班上课,由于两个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授课方法,授课效果却截然不同。

第一位老师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法。课堂上,她从单词的拼写、含义到用法;从词组到句型、从句型到语法、句法一一精心讲解。面面俱到,百密而无一疏。一节课下来,老师可谓口干舌燥,再看学生一个个竖起耳朵,笔耕不停,焦头烂额。在教务处进行的随机测试中,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却非常少。若单从授课环节来说,该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周到,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整节课可以说无可挑剔。单从授课效果来说,本节课不能算成功的课。

第二个老师在授课前一个小时,进班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去搜集和Population”有关的资料。学生积极行动查找资料。在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不仅把课本上的内容全部描述出来,从中国人口谈到世界人口、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谈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甚至谈到计划生育和老龄化问题等等。课堂气氛热烈,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容量大、信息面广。一节课后,师生均有满足感。在随后进行的随机测试中,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率在90%以上。

由此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效果却有天壤之别,问题在哪?为此学校专门召开研讨会,大家踊跃发言,最后我们一致认为:这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内因。老师只是外因。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导致了学习效果的巨变。因此,我校成立了英语课题研究组,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  

我们认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全面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观能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彻底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彻底转变。也就是倡导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问题。学生只有变学习的被动为主动,才会有学习效果的质的飞跃。

自主学习的核心特征是主动性。它与传统的被动学习是相对的。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而在传统的学习活动中是“要我学”。这两者有着根本区别。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则是一种快乐体验 ,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苦行僧”式的生活。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会为学习所累、所困。学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我校师生在本课题成立之初,就大胆尝试,全面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情境,寻找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一.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总结为八个“给”。

①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②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③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安排。

④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

⑤ 给学生一次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

⑥ 给学生一个矛盾,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⑦ 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⑧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二.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① 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自主学习绝不等于放任自流,绝不是“放羊式”学习。要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老师必须创造条件。首先,老师要以教材作为基本的语言材料,,并帮学生去掌握这些语言材料。老师要给学生创设情境,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自制卡片、利用教学图片、声音材料、多媒体等创造不同的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必须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学会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们在讲课时,我们的实验步骤是:提供语言材料——让学生去查找和该语言材料有关的信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查找到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质疑辩论——老师总结。

在每节课上,我们都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并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让学生开启了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学习状态也由被动转为主动。

②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老师要鼓励学生敢疑、善疑。使之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习惯。例如在讲现在完成时时,我们是这样实验的:

板书:

He has got a new pencil.

Lily has lived in China since last year.

The twins have been to Japan.

They have had their breakfast.

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句子的主语部分,找出与过去学习的时态有哪些不同。然后观察句子的谓语部分,谓语的组成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前两句用has,而后两句则用have.二者是否可以互换等一系列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相互质疑,相互补充,最后总结出现在完成时的结构。这样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目标更明确,自主性更高。

③ 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讲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特征。因此,在课堂上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他们遇到问题多问为什么,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我们在讲到though but 的用法时,我们就利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办法。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I like writing to my pen friend, but it takes a lot of time.在译成汉语时我们用到了关联词“虽然但是我们鼓励学生用另一种方法来表达同一个意思,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就会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去思考,然后得到答案Though I like writing to my pen friend, it takes a lot of time.”然后让学生做句子转换练习

Though it is raining heavily, the farmers are still working in the fields.

Though he is in his seventies, he is still in good health.

Though he has been to Beijing twice, he wants to there once more.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高,教学目的也顺利完了

④ 培养学生学会感受

凡事情之所以成功,一定是悟出了什么东西。即所谓“豁然开朗”。恍然大悟也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我们非常就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感受。这是让学生保持高昂学习兴趣的关键。让他们每节课都能体验成功的感觉,让他们每节课都享受到快乐这是我们的实验成功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听力实验时,我们就让学生猜班里的一个学生。老师讲这个学生的基本特征“He is a boy of 15 years old. He is tall and thin.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学生们边听边猜,范围越来越小,情绪越来越高。学生获得正确答案的时候也是学生体验成功快乐的时候。

三. 老师转变角色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空间

前文已经说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放羊式”学习。老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更应该明白自己的角色与任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铺平道路。老师应该从学习的主动地位改变为主导地位。也就是说老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应该是“编剧”,是“导演”,是“观众”。而不是“演员”。老师应该是自主学习阶段的促进者、组织者、指挥者、参与者。老师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握学生,并为学生的潜能发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一个舒适与开放的环境。帮助学生设计学习计划,为学生提供有用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检查和自我反思。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尽量减少讲解的时间,把更多更好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课堂上老师的任务是“扫除障碍及讲解;“化解难点”及重点突破;“加深印象”及归纳总结;“夯实基础”及适当操练和练习。老师的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才能被充分表现出来。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百花齐放的春天,只有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彻底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学生们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会有教学效果的质的变化。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