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共享 > 正文

白鹅教学设计

  发布者:谢贞    所属单位:大竹县天城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9-09-03    浏览数( -) 【举报】

白鹅教学设计

13、白鹅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

 

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三)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四)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难点: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理解生词、体会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一、导入:

     可让学生回忆曾经读过的以鹅为题材的诗文来导入新课。如骆宾王的《鹅》

鹅, 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讨论: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

这首诗写鹅,抓住了鹅的外形特征和动作,语言简洁,色彩鲜明,画面感强。但毕竟是儿童之作,而且全诗总共才18字,不可能包含更丰富的内容。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内涵要丰富得多,语言也很有特色,生动幽默,而且富有童趣,值得一读。(也可让学生描述自己曾经见过的鹅,或展示相关图片、音像资料,由此引入课文)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三、范读课文

 四、讨论课文

14段内容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

 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注意对这些词语的意义加以比较: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傲人:骄傲自大,瞧不起人。

 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样子。

【提示:这几个词词义相近,用以形容白鹅,既突出强调了白鹅的鲜明个性,又避免了单富

有变化。(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如: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就是作者在看到这只雪白的大鸟伸长脖颈左顾右盼的姿态时情不自禁发出的赞叹。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白鹅的傲慢?结合文中的描写作具体来分析。

——头、叫声、步态、吃相。头高,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似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气概。

 叫声,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显得气宇轩昂。

 吃饭,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3.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鹅老爷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4傲慢

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

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形容人的词语来描绘鹅,把鹅写得富有灵性。长长的脖子和

轧轧的叫声是鹅的生理特点,而从容不迫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相反映了鹅的生活习性,是动物的本能,这些都与性格无关。但作者却将其说成是

傲慢性格的表现,显然把鹅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读来非常富有亲切感。 其次,傲慢本为贬义词,但作者在描绘鹅的种种傲慢姿态和表现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

种欣赏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这只鹅的喜爱之情。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4段。要求绘声绘色,通过朗读来领略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并解释下列词语: 

冥顽 叫嚣 引吭 局促 奢侈 窥伺  盛撰 岑寂 左顾右盼 三眼一板 蹑手蹑脚 

3.完成思考与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好句。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风趣。

教学难点:品会白鹅的高傲,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么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交流明辨,回顾导入

二、出示目标,大胆质疑

要求:请围绕课文题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出示课件)

1、  小泡泡里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鹅的高傲?

3、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自主学习,初步探究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丰子恺家的鹅的特点是(       ),这个特点,是通过(     )(     )(       )这三方面体现出来的。

2、文中小泡泡中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件)

要求:默读课文,抽学生回答   

四、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一)合作探究

1、(1—4小组探究学习第三自然段)通过“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这三个词语你们体会到什么?

(步态傲慢,走路大模大样的鹅)

2、(5—9小组探究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白鹅的步态的,用“—”画出相关的句子,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2)、赏析重点句段。(出示课件)

 3、(10—12小组探究学习5到7自然段。(出示课件)

1)、白鹅的吃相有什么特点?你是从什么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画出鹅吃饭时令人发笑的词。

(二)展示提升

1、学习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

2、从文中你体会到什么?

  五、运用拓展,知识迁移

向同学介绍以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

四、布置作业

  把你喜欢的小动物写下来。(要求:条理清楚,用词准确,字迹清晰。)

 


资源共享

最新资源共享

热评资源共享

热门资源共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