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共享 > 正文

解救额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王仁玲 已在 2019-06-05 12:21 推荐!)

  发布者:徐文    所属单位:大竹县石子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9-05-24    浏览数( -) 【推荐】 【举报】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在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

   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在解题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阅读习惯和能力的训练。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偏低,阅读能力有限,有部分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读题,自己不能独立地阅读题目。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有效训练,反映在学生的作业中,常常因为没有充分地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就开始列式计算,导致解答方法的错误。

二、审题习惯和能力需要重视。

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解题时就怕学生不细心,细心应该是数学学习应具备的良好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发现很多学生解题错误原因,是学生只是粗粗读题后,没有深入分析,没有审清题意,马上就解答,怎么能正确呢?

 三、解题过程、作业规范需要切实解决。

班上有些学生,思维比较敏捷,解题能力很强,课堂上经常有他们精彩的发言。但是,反映在作业和考试中,他们的成绩却不理想。原因是答题过程不规范,答句不完整,影响了答题质量。

四、重视思维过程,养成打草稿的习惯。

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在草稿纸上画图或者进行计算,其实,画草图、打草稿的过程是思维的有效方式。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后,有大量的练习需要动手拼一拼、画一画。例如:将两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的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求拼成图形的周长是多少。这道题目通过画草图后,就很直观地看出拼成后的图形,然后,将条件标在图形上,接着计算出图形的周长。但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还不少,说明学生还没有形成打草稿、画草图的作业习惯。

对于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提出以下是几个尝试:

一、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1、教会学生自主阅读。从问题的呈现起,我就要求学生自己读题,不懂的字或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大家讨论,直到读懂题意。

在教学乘法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图上出示小花说的话:“我借了7本书,”小亮和小朋说:“我们借的图书和你同样多”。问题是“他们一共借了多少本图书?”解决问题时,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题意,先让一位女生读小红的话,再让两位男生分别读小明和小朋说“我们借的图书和你同样多”这句话。从模拟的情境对话中,学生直观清楚地分析出数量关系:求一共借了多少本图书,就是求“37”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解决。

2、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阅读是审题的前提,通过仔细审题,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已知条件和问题,排除其它多余条件,为解决问题服务。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地研读,从不同的情境中体会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信息,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初步具有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正面引导,抓好作业规范。

学生具备了阅读分析能力和审题习惯的同时,还必须形成规范的作业习惯,而作业习惯的养成还依赖于教师平时的训练。

1、注意加强平时的作业检查,经常开展作业质量评比,定期展示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同时,不放松重点纠正个别学生马虎的缺点,激发他们自觉严格要求。

2、重视数学草稿,培养解题习惯。

要重视数学草稿,使学生习惯在草稿本上写写、算算、画画、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以后,解决图形的实际问题时,更能够体现草稿的优势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一般都采用先画草图的方法,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规律,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

4、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量关系。


资源共享

最新资源共享

热评资源共享

热门资源共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