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共享 > 正文

《望洞庭》教学设计

  发布者:赵兴禾    所属单位:梓潼县许州镇小学校    发布时间:2019-07-02    浏览数( -) 【举报】

《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词义句意,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对“两相和”、“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洞庭湖”,同学们知道洞庭湖吗?

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洞庭湖的美,课件播放洞庭湖美景视频,有同学去过吗?给大家介绍介绍。

3、课件出示洞庭夜景,欣赏月下洞庭湖的美!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二、学习古诗

(一)介绍诗人刘禹锡

1、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叫刘禹锡,他来到了洞庭湖边,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经典之作——《望洞庭》。

2、关于刘禹锡,你们了解多少?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二)诗意解析

让我们穿越到1300多年前的那个月夜,感受刘禹锡当时所见的美景。

1、请全班同学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单独请学生诵读,纠正诵读时出现的问题。

3、以不同形式比赛读,然后评价指导。

4、同学们,如果让你自己理解诗句的内容,你有什么方法呢?板书: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

5、分小组,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

6、全班交流诗的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7、引领学生理解:“两相和”就是湖光与秋月的“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潭面:指湖面。课件出示铜镜图片,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引领学生理解此词的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银盘青螺”──自然之美。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

(三)体悟诗的意境

1、以古琴曲《平湖秋月》为背景,学生们自由练读,在头脑中想象诗中画面,读出韵味,感受诗歌的意境。

2、全班交流:品读这首诗,心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3、通过品读,体验诗人的情怀。

三、背诵古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

2、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1、向同学们介绍与洞庭湖相关的古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岳阳楼》  李商隐   欲为平生一散愁, 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 枉是蛟龙解覆舟。

2、请同学们课后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洞庭湖的诗词文章,更深层次感受洞庭湖的美,

五、课后作业

1、默写《望洞庭》;

2、将这首美丽的古诗分享给家长,收集关于洞庭湖的诗词。


资源共享

最新资源共享

热评资源共享

热门资源共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