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9-05-06 2019-11-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根据项目考核要求,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实践研修成果提交做如下要求,各位学员根据所发布的要求提交一篇实践成果。由工作坊坊主进行评阅。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作业要求:

1. 题目自拟,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徐娟    所属单位:大竹县安吉乡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8-31 23:07:54    浏览数( 3 ) 【举报】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体会作者的心里变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做一个严格遵守道德标准的孩子,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含义,通过揣摩“我”的内心感受来体会将大鲈鱼放掉的确很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难”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指导书写“钩”字
(板书:钓鱼的启示)
2.课题质疑:根据课题,猜猜课文会写那两部分内容?
3.浏览课文,印证猜想,了解作者写作思路。
(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

4. 引导学生抓课题和主要情节概括课文内容。
小结:从课题捕捉信息,抓住故事主要情节,可以简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
二、再读课文,理解“难”
1、出示“那是鲈鱼捕捞日开放前的一个夜晚......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A.通过抓“放、举、抛”三个动词体会作者钓鱼时的心情;
  B.通过品析“涟漪”想象美好的画面,进一步感受人物心情,从而有感情朗读这一段落。
2、出示“但是,在人生旅途中......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相机理解“抉择、告诫、实践”三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1)结合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A. 看到父亲的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
(板书:是 非)
 B.“是”指什么?“非”指什么?
  C.判断:试卷上老师多给了分,而不告诉老师;红灯马上要亮了,赶快闯过马路;捡到五元钱,悄悄据为己有。
   小结:道德不只是简单的判断对与错,关键是要实实在在的体现在行为上,而真正要做的时候就很难了。所以父亲说“道德只是个......很难”。
  (2)结合课文理解
 在“钓鱼这件事中”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实践又指的是什么?
  小结:我们和作者都知道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是正确的,留下是错误的,但让他把大鲈鱼放掉,他很不情愿,所以父亲说“道德只是个......很难”
 三、品读课文,聚焦“难”
  1、默读课文4-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从文章中的那些描写能体会到让作者放鱼真的很难?
预设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的问道。
“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1)引导学生抓“急切、大声争辩、哭出了声”体会作者急切、委屈的心情,感受作者“放鱼的难”
(板书:急切 委屈 )
(2)带着感受朗读对话。
预设2: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1) 抓“慢慢、依依不舍”体会作者内心感受,感受作者“放鱼的难”
(板书 不舍)
(2)带着感受朗读句子。
2、讨论: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作者很不情愿地把这条大鲈鱼放掉。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抓住动作、语言进行细致描写,可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
总结: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充分的体会到让小作者把大鲈鱼放掉,的确是很难。难怪父亲说“道德只是......很难”。
四、研读课文,探究“难”
1、默读课文3-9自然段,想一想让作者放掉这条大鲈鱼问什么这么难?
预设1: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见过......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相机引导学生抓“啊、从来、得意、欣赏”等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对大鲈鱼的喜爱(板书:十分喜欢)
预设2:过了好长时间......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相机引导学生体会这条大鲈鱼的来之不易。
(板书:来之不易)
预设3: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船的影子。
相机引导学生体会这条大鲈鱼得来时无人知晓。
(板书:无人知晓)
小结:因为十分喜欢,所以放弃很难,读“道德只是个......很难。”因为来之不易,所以......

实践活动:
  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等。格教育  道德实践  有道德的放弃很难,读“道德只是个......很难。”
 因为无人知晓,所以放弃很难,读“道德只是个......很难。”
五、巧设悬疑,升华“难”
这样的经历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在他今后的人生有什么的意义?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示?
板书设计:                  

                道德                            

                                  非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9-02 10:39:14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