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9-05-06 2019-11-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根据项目考核要求,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实践研修成果提交做如下要求,各位学员根据所发布的要求提交一篇实践成果。由工作坊坊主进行评阅。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作业要求:

1. 题目自拟,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龚水英    所属单位:梓潼县文昌第二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9-06-25 10:27:00    浏览数( 0 ) 【举报】

27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张骞两次出手西域的经历及丝绸之路的来历。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创境激趣法和讲解指导法,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气、智慧、执着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张骞的勇气、智慧、执着和爱国情怀。

2、另外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历史背景,谈话导入:

1、师:汉朝建国初期,北方的匈奴兵强马壮,经常对汉朝烧杀抢虐,像一把悬在汉朝头顶的利剑,随时威胁着汉朝的生死存亡。为了解除威胁,汉武帝决心奋起反击。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的这篇课文,请大家跟我一起板书课题——27《丝绸之路》。生字“绸”如何记住它?

2、师:读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质疑。

二、精读课文,探究精神:

(一)请大家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

1、汉武帝为什么派张骞出使西域?

2、交流你对汉武帝、张骞的了解,抽生朗读,评价朗读。并介绍对大月氏、匈奴的了解。

3、朗读课文第一句话,读出对张骞的崇敬。

(二)默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

1、张骞几次出使西域?(两次)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经过了哪些地方?(在文中用“△”标出来)并算算用了多长时间?

全班交流:(1)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地图,并整理出地点:长安——匈奴——大宛——康居——大月氏——回到长安(图示);

2)计算出时间:公元前139年——公元前126年,共13年。

3)分组接读重点句子,体会路途的遥远,时间的漫长。

(三)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

1、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讨论交流并共同完成题单。

    2、全班交流,结合重点句子体会:

1)他们寡不敌众,有的被杀死,其余的都成了俘虏。

体会张骞为了完成任务,必须顽强地活下去。

(2)张骞被软禁在草原上放牧。十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始终”说明了张骞对国家的忠诚,对使命的坚守。

(3)终于等到一个机会,他们在一天夜里逃了出来。

说说“终于”的意思: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在这里强调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危险。给“终于”找一个近义词,并用“终于”说一句话。

4)他们常常忍饥挨饿,吃尽了苦头,终于到达一个叫大宛的国家。

“终于”说明了张骞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才到达大宛。

3、填空练习:说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历。

4、观看视频,想一想:张骞为什么要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吃尽了苦头,也一定要完成这个使命呢?(感受张骞忠于国家,坚守使命的精神。)

5、默读4自然段,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任务完成了吗?有什么收获?用“﹏﹏ ”画出来。

学生回答: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地区的人文和地理信息。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什么?用“—— ”画出来。

学生回答:汉武帝了解了西域的真实情况,知道有许多国家希望和汉朝友好往来。

(四)男、女接读5自然段,思考:

1、“丝绸之路”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交流,课件相继出示:

1)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西域地区的使节和商人也纷纷前往长安。(友谊之路)

2)中国的丝绸等各种商品源源不断地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经济之路)

3)教师补充:东西方的乐器、美术、音乐、舞蹈、雕塑等相互影响。(文化之路)

2、揭示“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三、小结:

介绍张骞的开拓精神和丝绸之路的影响。

四、练习设计:

说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

五、拓展延伸:

1、了解班超投笔从戎,苏武牧羊的故事。

2、了解“一带一路”,理解丝绸之路的意义。

五、板书设计:

板书:

27  丝绸之路

                第一次   获得人文 、地理信息

   张骞      {            }贯通中西的桥梁                           

                第二次    开拓丝绸之路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6-25 10:29:44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