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9-05-06 2019-11-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根据项目考核要求,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实践研修成果提交做如下要求,各位学员根据所发布的要求提交一篇实践成果。由工作坊坊主进行评阅。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作业要求:

1. 题目自拟,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席怀琴    所属单位:梓潼县文昌初级中学校    提交时间: 2019-06-18 10:58:35    浏览数( 12 )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14.2  勾股定理

                    梓潼县文昌中学席怀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探索基础上学习勾股定理。

       2.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边关系和三角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已知两边,运用勾股定理列式求第三边。

       2.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

       3.学会简单的合情推理与数学说理,能写出简单的推理格式。

   三、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适当训练,养成数学说理的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        步体会数学说理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两边,可以求第三边

       难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

【教学安排】

       课型:新授课

       教学思路:探索结论-验证结论-初步应用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在探索基础上学习勾股定理。

      2.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边关系和三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引导观察课本中图14.1.1和图14.1.2引入勾股定理。

          观看图14.1.1和图14.1.2,数一数三块正方形面积之间,并思考它们间的关系,体勾股定理的内涵。

    2、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由观察课本中图14.1.1和图14.1.2入手得出勾股定理;                      通过在图14.1.3中动手操作证实勾股定理;通过对本课本第50页例1的探索求解巩固勾股定理。

                 (2)师生互动

互动1:

  师:你们能数出图14.1.1中三块面积P、Q、R的数值吗?数数看.

       生:根据图形进行操作.

 

       由此得出: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师生共同归纳: ,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互动2:

 师:你们能数出图14.1.2中三块面积P、Q、R的数值吗?数数看.

       生:根据图形进行操作.

      由此得出: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

师生共同归纳, ,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互动3:

       师:由上述操作你发现了一般规律了吗?

        生:……

明确: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互动4:

        师:展示课本中图14.1.3.

    师:在上图中画出直角三角形ABC,用直尺量量斜边是多长好吗?

       生:每人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动手测量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然后举手回答问题。

         明确:师生合作通过操作证明勾股定理:

         3.例题教学:

           例1:如图14.1.4,将长为5.41米的梯子AC斜靠在墙上,BC长为2.16米,

              求梯子上端A到墙的底端B的距离AB.(精确到0.01米)

    师:你会用勾股定理解这道题吗?试试看

         生:操作后相互交流。

       明确: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注:在实际问题中往往需要求取近似值。

解:略。

           4、达标反馈

           (1)在直角△ABC中,∠C=,a=3,b=4,则c值是          

                (2)在直角△ABC中,∠B=,a=3,b=4,则c值是      ,理由是       

       (3)在△ABC中, a=3,b=4,c=5,则△ABC是          

               5、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直角三角形三边满足勾股定理: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注意:应用勾股定理时应特别注意哪个角是直角。

                      (2)方法归纳

                       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点评

6、巩固练习:课本第14.2中第1、2题。

 

 

 

 

 

 

【板书设计】

14.1.1勾股定理

1.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

面积之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投影幕

 

 


附件

老师评语

附件的设计合理,结构完整,值得我们学习!

评语时间 :2019-06-21 15:55:2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