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9-05-06 2019-11-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根据项目考核要求,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实践研修成果提交做如下要求,各位学员根据所发布的要求提交一篇实践成果。由工作坊坊主进行评阅。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作业要求:

1. 题目自拟,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罗柳    所属单位:达川区陈家乡中心学校    提交时间: 2019-07-03 11:03:10    浏览数( 0 ) 【举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学习目标:

1、通过体验解释静电现象

2、认识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

3、知道电荷流动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塑料梳子、碎纸屑、充气气球、挂气球的支架,羊毛制品。

教师准备:静电现象的相关幻灯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体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了解学生对静电的初始认识

引入:今年是兔年,老师特意邀请了一只玉兔和我们一起上课。(出示玉兔图)可爱吧!你们有什么办法让玉兔直接站在黑板上?(学生尝试)

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办法的?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体验活动就知道了。

1、体验静电现象

课件出示“体验活动”

活动一: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体验,交流后汇报: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两种现象呢?

师:这就是静电现象。生活中静电现象随处可见,让“玉兔”直接站在黑板上也是静电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交流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还有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2)出示课件播放更多的静电现象。

小结: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二、认识不同的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1、认识电荷

我们找到、看到了这么多静电现象,也了解到静电存在于周围的一切物质当中,但是,我们摸物体时有电吗?这个有电吗,这个呢(摸桌子、饮水机等)?那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既然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1)出示课件:原来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师:根据这个结论思考物体为什么带电。

2)出示课件: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明白了吗?(明白了)一起来看下面的练习题检测一下自己是不是真懂了。

3)习题巩固: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上的负电荷发生了转移,跑到梳子上,梳子上就有了多余的负电荷,所以梳子就带负电荷,头发缺少了负电荷就带上了正电荷。这些电荷静止在物体上就产生了静电现象,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2、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

1)实验,进一步观察摩擦物体之间发生了什么。课件出示:

活动一: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讲解活动要求,学生动手操作

3)汇报、整理分析

如果气球和羊毛制品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头发应该带什么电;当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吗?(教师随机板书)

两个都和羊毛制品摩擦后的气球带什么电,当它们相互靠近后,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教师随机板书)

4)小结: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 ○ ○○ ○ ○

师:仔细观察图示,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板书: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这和我们了解的哪一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似?(磁铁)

三、认识电流的形成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同学们可能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电器就是靠电流来维持工作的,那电流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是这节课要了解的第三个内容。板书:“让电荷流动起来”

1、让电荷持续流动起来就会形成电流。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

2、汇报交流:需具备的条件是“电源”、“电路”。

3、课件演示:将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构成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电流的正确认识,并了解电路的构成。

小结: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电荷就开始流动了,我们的电器就可以正常工作了。值得注意的是:静电对人体没有伤害,家用电器所使用的这个电,电压很高,电流很强,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大家不能随意触摸家电所用的电。

四、拓展延伸

1、播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视频,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课后思考:(1)用梳子梳头发时,头发被站起来了,怎么解决?(2)裤子粘在大腿上怎么办?(3)为什么油罐车后面都有一个尾巴?(4)高层建筑物上为什么都有一根避雷针?

3、小结:关于静电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究,课后大家可以去查一些有关静电的资料,还可以继续做实验研究静电现象,了解电的奥秘。这个单元会有很多和电有关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在安全的基础上多了解,多掌握。

板书: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体验静电现象

不带电 带电

2)电荷 ○ ===== ○ ○ ====== ○

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3)让电荷流动起来——电流

 


老师评语

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过程详实,体现创新。

评语时间 :2019-07-17 18:29:07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