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9-05-06 2019-11-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根据项目考核要求,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实践研修成果提交做如下要求,各位学员根据所发布的要求提交一篇实践成果。由工作坊坊主进行评阅。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作业要求:

1. 题目自拟,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刘双双    所属单位:达川区檀木小学    提交时间: 2019-07-28 13:43:54    浏览数( 5 ) 【举报】

不管是新课程理念还是旧课程理念,关键要适合当地学生的学情,新课程标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从当地学生学情出发,课堂上要让学生有所收获,而不是自己最得意。再新的课程理念、再华丽的教学技巧,如果学生学不到东西的话,都是失败的课堂。课件是死的,思想是灵活的,但是会思维定势,改变教学习惯,你可以尝试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一节课当成一个故事,采用引出问题,举些实例,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下面的环节是问题分析的环节,得让学生先仔细思考,你让学生回答,进行一些点评和引导,用很多的实例去映衬课本的知识。 然后让学生再由理论进行发散,回归到现实实践。 将理论与实践反复的结合,这样的课将会很有趣。我记得一节课是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因为是教研公开课,所以我在备课时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上比平时多了更多的准备和推敲。首先课本内容比较抽象,给学生自学造成很大的困难,而我们采用的又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便设计了“导学案”,通过“给出一个条件”,“给出两个条件”,“给出三个条件”,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画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来分散难点,画三角形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很简单,同学们画的不亦乐乎,画完后进行小组比较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很容易发现什么情况下不能保证三角形全等,什么情况下能保证三角形全等;同时又利用“模仿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将本来很无味的“作图”让同学们津津有味的自学成才;接下来的“例题拓展”将本节课的重点体现的一览无余,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解题格式,又让学生明白了学习本节课对后继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它是解决线段相等或是角相等问题的重要依据。新知识在学生的画、比较以及模仿中探究出来,最后的环节便是“运用新知”,在习题的设计难度上我进行了细心的比较,由浅入深,而每道题又有它独特的要点体现。就这样,学生在兴趣下很好的度过了一节课。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