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一材多用学案

(陈雁鸣 已在 2019-05-27 17:31 推荐!)

  发布者:张水娇    所属单位:吴川市第三中学    发布时间:2019-05-03    浏览数( -) 【推荐】 【举报】

一材多用学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懂得一材多用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该种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②过程和方法:通过练习、讲评、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架建“一材多用”的桥梁,让观点和例子巧妙地结合起来。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讲评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标

写议论文,

材料有限,而论点多变,我们怎么办?      

      破  解秘诀:灵活思维一材多用

二·示例感知

例如就《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材料,就可以多角度切入:(生范读)

  ①金子总会发光的。烛子武是块“金子”,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于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

  ②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千里马就是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狐。如果没有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

  ③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年轻时未被重用,难免产生委屈和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国。

  ④责已恕人,宽容待人。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深深自责,连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⑤烛之武善于辞令,值得我们学习。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不一样,烛之武的外交辞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刚,弦外有音。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中,人际交往大大增加,不善辞令的人,将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那么一则材料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又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三·材料的叙述思路

也许有人会问:手中的材料怎样才能多个角度地活用呢?

我们知道,一材可以多用,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藏着不同的意义。同时,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

下面我们就借《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失街亭”故事活用于不同论题的作文来说说怎样多角度活用的问题,而所谓“活用”,就是看你如何表述:

适用主题1:理智战胜情感                      叙述的角度:  诸葛亮            

街亭之役前,马谡夸下海口,说自己如何胸有成竹,结果关键一役由于他的粗心大意,使街亭这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隘口痛失。面对蜀国将领缺乏的现状,群臣的竭力劝阻,诸葛武侯深知军令如山,不能凭私人感情行事,于是挥泪斩马谡,这是理智战胜情感的义举,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适用主题2:偏信自己                            叙述的角度:    马谡           

带着几分侥幸的心理,他(马谡)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料敌军却轻易打败了他。是因为他不懂兵法吗?不,是因为他偏信自己,认为自己才华盖过军中上下,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适用主题3: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叙述的角度:   马谡            

马谡自告奋勇,愿守街亭,并立下军命状,可见得胜券在握,然而面对魏军却不堪一击,痛失要塞,这实在出人意料;可是只要看一看马谡纸上谈兵、骄傲轻敌、一意孤行的所作所为,其失败自在情理之中了。                                              

由此可见,论述的角度不同,材料的取舍去留也就不同了。

小结  一材多用材料与观点的结合思路:把握叙述材料陈述的角度,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

四·材料的分析方法。

例如:材料:《贞观政要》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  “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贞观二年,京师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捡了几枚蝗虫卵念念有辞道:"百姓把粮食当做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是害了百姓。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古时认为蝗虫有灵异,修有奶奶庙,因为蝗皇音同百姓不敢捕杀.而在古代一但发生大灾都认为是上天降的惩罚)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降罪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规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正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又怎么会因为害怕生病而逃避?"(说完)马上就把它吞了。

一则“太宗吃蝗虫”的材料,可以生发出多少个角度,可以论证多少个话题与观点?又分别是怎样分析的呢?请看:

[角度1一一“忘记和铭记”](2005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试题)

(迁移片断)《贞观政要》中有记载,唐太宗视察庄稼的长势,却看到蝗虫带来的灾害。太宗遂向上苍祈求,希望将百姓面临的灾难转移到自己身上,要用自己的生命安全换取百姓的安居乐业。太宗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心铭记着百姓的哀乐。在这种“忘记和铭记”之间,唐朝日益兴盛,太宗终成一代明君。

  太宗忘记的是什么?铭记的是什么?  他的忘记和铭记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角度2———“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2005年高考全国丙卷作文试题)

(迁移片断)《贞观政要》中记载:“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杖而咒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李世民乃是一代封建君王,肯于吞食蝗虫确是出人意料,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这看似出人意料的举动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作为一国之君,李世民不但非常清楚粮食与百姓、人民与国家的密切联系,更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而这样贤明的君主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更在情理之中。只此一事便可看出,大唐之兴亦实属必然。

太宗的什么举动出人意料?什么举动又在情理之中?太宗为什么吃蝗虫?太宗吃蝗虫怎么样(作用和意义)?

 [角度3-——“说‘安’”](200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

(迁移片断)《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视察农田时,见蝗虫蚀苗,不顾自身安全吞食蝗虫让其蚀己心而不危害百姓。太宗的祷告和希冀令人感动。岁乃民之根本,民乃国之根本,唐太宗舍一己之“安”,求万家之“安”,可敬可佩。农业乃国之根本,安泰之源泉,抓住了根本,方有杜稷之安稳,方可享百年之盛世、万代之荣光。“贞观之治”,得民心者得天下。

唐太宗心中的“安”是什么?为什么要求这样的“安”?追求这样的“安”有何意义和作用?

 

三·拓展训练1:(任选一个)

1.援用“太宗吃蝗虫”的素材,以“责任”、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2.援用“失街亭”的素材,以 “位置”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