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历史教师在信息化时代大有可为!

  发布者:王德军    所属单位:辅导团队    发布时间:2019-05-08    浏览数( -) 【置顶】 【举报】

AI教师不能代替真人教师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角色受到挑战,教师职业危机的感受越来越强。长期以来,教师职业会不会被人工智能代替,一线老师、社会大众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激烈,但梳理教师职业功能,我们发现,人工智能智能代替教师部分功能,主要在知识传授功能,这一点,人工智能教师回比一般教师做得更好,但教育情感功能,人工智能则是无能为力。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掌握知识只是人发展的内容和途径,鉴如此,教师职业是不会被替代,但教师角色定位需要升级,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者要从知识之师到道德之师。人工智能是人的创造物,它是人类聪明才智的展现而非替代物,它能替代是人类某些功能,比如计算、阅读、翻译、甚至学习顾问的角色,但它没有情感,无法在教育活动中进行人际关系链接,这是智能机器和老师最为本质的区别,这也是教师职业不能完全替代的原因所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而非仅仅培训某种技能,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者要注重道德素养的提升,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需要提升的关键素养。

首先,教师要提升道德素养。未来社会,教育者的关键素养有哪些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育者最本质要求,如今,前半句已经部分成立,后一句则是未来教师核心修养。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陶冶学生能力。人类社会智能化程度越高,对人类道德水平的要求也越高,否则二战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悲剧就会重演。

其次,情感素养的提升尤为关键。比如,教育工作中需要具备同理心,但由于代沟、生活环境、自身条件甚至学习能力等原因,教育者长于讲理,短于共情,让“先共情、后做事”问题处理一般规范抛之脑后,结果是感动了自己却感动不了学生,这值得警醒!

再次,批判性思维像金子般宝贵。这几天法国巴黎圣母院事件中,网络中有太多的“脑残粉”,他们不顾历史和人类文明的真面目,肆意在网络上发泄情绪,这中间也有教育工作者,这些人所作所为对于学生的影响真是令人担忧!又比如,近些年十分火热的国学热潮,很多家长、教育者趋之若鹜,但忘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一股脑接受,也值得深思。只有教育者是个明白人,我们的爱才没有毒素!

最后,教育者要有审美素养。教师“眼里有光”,学生才有“诗和远方”,教师只有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才能享受教育的美好。教育为了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只有教师知道教育的本质,生活的真谛,才会在喧嚣的世风下保持初心,教师和学生才能共成长,这是教育区别于物质生产的重要表征。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