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当表演法介入语文教学中 —— 一次公开课的反思

(陈秋波 已在 2019-05-10 15:58 推荐!)

  发布者:王燕平    所属单位:湛江农垦实验中学    发布时间:2019-05-10    浏览数( -) 【置顶】 【推荐】 【举报】

  戏剧是文学世界的一朵奇葩,是现实世界的缩影,它向世人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崇高与卑污猥琐。从中,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涤荡自己的灵魂,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而当戏剧进入语文课堂时,我们老师应该如何把握呢? 

  其实,一提到戏剧,我们脑海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演员们在狭窄的舞台上活灵活现地演出的画面——他们所演绎的一个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世界。一段段尖锐冲突的矛盾,一个个性格鲜明、鲜活欲出的人物以及一句句本色个性、含蕴隽永的台词往往让我们流连忘返、如痴如醉。若让我们的学生充当小演员,又是一幅什么画面呢?这种想法很快就在我的一次公开课中得到了尝试。 

   仍记得那是在高一(11)班的一次公开课,由于是我第一次尝试将表演法介入语文教学中,几经考虑,才挑选了人教版《窦娥冤》这篇课文。事前,我在课堂上咨询学生的意见,殊不知,面对戏剧表演,学生的情绪相当高涨,很多学生踊跃参与,有的即使是一些小角色也甘于担当。而为了更好地落实表演法,我将公开课安排在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我简介作者、背景及元杂剧的相关知识,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了解主要矛盾冲突,分析悲剧产生的根源。接着在公开课时,我简单地回顾上堂课的内容,总结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设计一些开放性话题让学生讨论以便更好地把握课文,如“窦娥是一位善良、孝顺、坚强的女性形象,但这么美好的人却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是谁之过错呢?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应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学生积极回答,令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眼看这一切都按着我的教学思路顺利地进行着,但很快却到了最令人紧张和担心的环节——表演“对簿公堂”这一幕。这场戏参与人物多,而且能够很好地体现衙门的黑暗和受害者的坚决反抗。因此,我选择它作为表演内容。

   随着全班同学的模仿开审时官兵的吆喝声,演员依剧情的需要徐徐登场,课堂气氛也随之高涨。有的学生课前认真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模仿其当时的心境,基本还是能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情感特点,特别是那个张驴儿就演得出神入化,美中不足的是,窦娥的那种悲切动人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表演有点造作,不是发自内心;有的学生一看就知道只想凑热闹,表情夸张,机械式地读台词;有的一上台,就一直面挂笑容;有的紧张得表情僵硬,连对白都读不准。本来,悲剧在众多的艺术品中是最具震撼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能使欣赏者在感情激荡中得到净化,更加深刻地认识现实生活。而我的初衷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自身参与表演,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人物的内心,感受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及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最终使在剧烈的戏剧冲突中被塑造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窦娥真正地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但预想总与现实有着微妙的差距,虽然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听课,气氛热烈,但是最后一个表演环节给人一种“看似热闹”实则问题多多的感觉。不过,总体而言,这几位学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流畅地演完这一幕戏,也算是一次不错的表演实践。

   反思这一堂课,在事前准备工作上,我只是安排好表演内容,分配好角色问题,却没有落实到实际的方法指导层面,过于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放任学生发挥,导致戏剧表演反倒成了一个“坏噱头”,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那么,表演法怎样才能很好地介入语文教学中?

   所谓表演法(即表演性教学方法),就是以艺术的形式将课文内容(或课文中所蕴含的人物美、语言美等)形象地再现出来,自身参与以及视觉听觉的冲击,使学生更容易领悟和接受。而学生在台上表演,为了使自己在台上的表演更富吸引力和生动性,就会对人物对话认真揣摩,花时间对人物的对话进行反复练习,体会其中包含的情感。这一过程会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观看的过程,事实也是接受审美教育的过程,借由自己和他人对课文内容的不同解读有了新的审美感受。

  可见,在课堂上实施表演法的确有助于我们实施新课程,但实际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一、若表演内容不合适,对没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演,就会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二、表演时间过长,没有留给学生时间充分思考则得不偿失;三、表演中角色的定位与成型,使绝大部分学生永远处于观众的角色,从而使“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一句空话。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他们对课本内容的解读有深浅之分和正误之别,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表演科学组织,否则课堂教学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可见,表演法若要避免套上“瞎闹”的头衔,在如何落实、操作上,需要多加斟酌:

  一、选择适合表演的课文内容以及材料。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选择那些形象性和感情色彩或者内在感情因素较强的课文。尤以情节生 动、对话较多的文章为宜。一般而言,小说、记叙文、戏剧等文体比较适合教师作为表演材料提供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比较枯燥的说明文、政论文等文体就不适宜作为表演材料,只是需要教师对这些文体进行改编,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来进一步确定是否进行表演。

   二、选定材料后,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通过表

演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分配角色、方法指导、组织表演等几个基本环节,教师都要给予扎实而

得体的指导,引导学生细心研读课文,明确主旨,对所要表演的情节进行构思,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语言所流露的情感,揣摩动作背后包含的意义。

   四、表演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地组织评议总结。可先让演员自我评价,谈谈

对于角色的理解;其他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来评议演出效果,必须指出表演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同时,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和表演活动本身两个方面设计相关的问题,由学生们来议论、解答,最终加深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同时又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最终使他们得到扎扎实实的收获。

   当然,只有克服少数人表演、多数人看热闹的现象,打破演员与观众、教师与学生的界限,让每个人参与,才能使课堂表演真正成为全员参与、全员发展的舞台。

    总之,语文教学任重道远,而表演法能使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更加融入课堂之中,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可以说,它更是一种人文文化的熏陶,一种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展示。只要我们教师努力地充当好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端正心态,以认真的态度解读课文,相信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把表演引进语文教学》,王春晓,载自《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5期。

〔2〕《创设课堂表演 体现生活情趣》,黄桂林,载自《江西教育》,2002年第10期。

〔3〕《中学语文教学中表演法的运用》,林秀琼,载自《教育评论》,2000年第2期。

〔4〕《略谈语文教学的表演艺术》,骆宏文,载自《淮北煤师院学报》,1998年第2期。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