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谈谈启发式教学

(许采洁 已在 2019-05-15 21:45 推荐!)

  发布者:戴霞    所属单位:徐闻县下桥第二中学    发布时间:2019-05-10    浏览数( -) 【推荐】 【举报】

启发式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也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谈话法”,也叫“产婆术”,被称为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现今启发式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般来说,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策略。广义上来讲,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原则。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记,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沉闷。大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深思,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深思。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这正是启发式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孔子言:“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的意思按宋代大儒朱熹的解释是心里想知道某个道理又不得而知,有种强烈的学习 。而“徘”是学习者对某个道理已有所理解,但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样子。这两种状态也即是学生对所学的理由很感兴趣的状态。而这时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启发式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由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所引起的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1]。而学生的兴趣常表现为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内容的好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人自小对数学有兴趣,认为学数学“能动脑子”。而另外一大部分喜欢学数学是因为“老师讲得好”“学了有用”。前者属于直接兴趣,即由于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所引起的兴趣;后者则属于间接兴趣,即对这种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感到需要而引起兴趣,对于学生来讲,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都是必要的。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