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培训引领

【初中化学1班】培训辑要

发布者:张季波     发布时间:2019-10-25 浏览数( 0) 【置顶】 【精华】 【举报】

2019年中学教师职务培训第二期【初中化学1班】培训辑要

辅导老师:张季波

【初中化学1班】第2期研讨活动之一:

研讨主题: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请谈谈你是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研讨时间:10月14日-10月22日

研讨内容: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10月14日

整理时间:10251427

浏览(468) | 回复(305)

【初中化学1班】第2期研讨活动之二:

研讨主题::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请结合实际教学,谈谈你在突破“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中的具体的做法,还望大家积极原创!

    研讨时间:1021日-1028

研讨内容:请结合实际教学,谈谈你在突破“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中的具体的做法(写一点即可)

【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 1021

整理时间:10251427

浏览(202) | 回复(119)

【研讨摘要】

莫列贤 2019-10-23 22:59

教师要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实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探究。只有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才会积极、进取、乐观地去学习,去探究,去归纳,去总结水的电离平衡的知识及其应用。

黄建 2019-10-24 08:38

交流-互动是学生能力的体现,能充分发挥各自的闪光点,从中获得幸福感,对学习信心大增。

郑先平 2019-10-23 10:21

初中生在化学学科方面的素养,多引导学生做实验,特别是自己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次多设计问题,让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黄海作 2019-10-22 21:52

听就是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定义、概念讲解给学生;说就是学生在自己动手做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现象进行描述表达;写  教会学生正确地利用化学知识;议 通过讨论问题、从讨论中学习化学;辩  通过比较,找出异同,归纳、总结;练  通过加强练习,提高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

李水江 2019-10-21 15:48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也是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

李建才 2019-10-21 12:39

   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林达金 2019-10-20 07:49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钟浩 2019-10-24 16:56

在教室取半根粉笔,以竖着的形状在黑板上不断的摩擦,学生能观察到,粉笔会慢慢的从条状变成粉末状。从而引出宏观物质的概念,看得见摸得着的。当粉笔变成粉末以后,它还并没有消失只是越来越小,然后引出微观的概念,看不见的。再以教学平台展示一个原子的运动模拟图,让学生了解,即使肉眼看不见还可以有别的方法看见。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宏观和微观两个概念的差别。

王妃妹 2019-10-24 15:12

物质的性质体现在宏观变化上,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理论则是理解性质、把握变化本质的依据,而化学符号则从微观层次上科学、简明地表达了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成为联接宏观与微观的中介。这样,在学习者心理上就形成了对物质特有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

黄海作 2019-10-22 21:29

化学式的意义就是很好地把宏观和微观以及符号联系在一起。

李文昌 2019-10-22 15:33

宏观就是大方向,具体,一半可以看,可以摸。微观,肉眼不可见,但实际存在;符号是联系的关键点。

比如:H2O,宏观:物质,组成元素,微观:分子,分子的组成。一个符号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李忆秋 2019-10-22 09:09

物质三重表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进行有意的联系。通过学生亲身实验,或是通过投影片展示实物的宏观性质等其他方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为什么”的想法时,教师通过描述,模型展示,多媒体放映或进一步的实验对比,使学生们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特征。在结合物质的分子式、结构式或表示变化过程的反应式等符号表征下,使对物质的三重表征教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整理人:张季波


培训引领

最新培训引领

置顶培训引领

精华培训引领

热门培训引领

AI推荐 换一批